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104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定桩位;钢护筒的制作及埋设:以步骤(2)定出的桩心短钢筋为圆心,2~3倍的孔桩半径为半径,定出三个点,插短钢筋作为标志,要求其中两点连线穿过桩中心;先挖一个孔桩直径大小的圆坑,再把钢护筒吊放进孔内,使护筒外边缘到到三个短钢筋头的距离相等,然后对称、均匀将护筒外侧与孔壁之间的空隙采用其周围的渣土回填夯实;钻具安装准备;钻机就位;建立泥浆池备用;钻进成孔;第一次清孔,成孔检查验收;钢筋笼制作安装;导管安装、第二次清孔;混凝土浇注。该灌注桩施工工艺可以防止钢护筒偏斜,且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钻孔冲程。且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钻孔冲程。且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钻孔冲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层建筑、变电站或桥梁等施工中,通常需要采用灌注桩。在灌注桩施工中,泥浆护壁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灌注桩施工工艺。泥浆护壁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是依靠重锤自重产生的冲击动能冲击土层或破碎岩层形成桩孔,再用掏渣筒将钻渣岩屑排出。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钢护筒偏斜,钻孔时冲程不当导致卡钻、埋钻等问题,从而使施工期延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其可以防止钢护筒偏斜,且根据不同情况调整钻孔冲程,从而使施工正常进行,避免延缓施工。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1)施工准备:施工前进行复核复测,并定位放线;
[0007](2)定桩位:采用直角坐标法放出具体每个桩的中心位置或轴线,在放出桩位后,打插φ14mm短钢筋作为标志,并将标高控制到短钢筋上,做好标记,每根桩定位时需要核准后才能开始成桩;
[0008](3)钢护筒的制作及埋设:以步骤(2)定出的桩心短钢筋为圆心,2~3倍的孔桩半径为半径,定出三个点,插短钢筋作为标志,要求其中两点连线穿过桩中心;先挖一个孔桩直径大小的圆坑,再把钢护筒吊放进孔内,使护筒外边缘到到三个短钢筋头的距离相等,然后对称、均匀将护筒外侧与孔壁之间的空隙采用其周围的渣土回填夯实;
[0009](4)钻具安装准备:钻头规格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购选配;
[0010](5)钻机就位;
[0011](6)建立泥浆池备用;
[0012](7)钻进成孔:冲击钻要对准钢护筒中心,开孔时,应低锥密击,孔内泥浆面应保持稳定,高于地下水位1.5~2.0米,掏渣后应及时补浆;
[0013](8)第一次清孔,成孔检查验收;
[0014](9)钢筋笼制作安装;
[0015](10)导管安装、第二次清孔;
[0016](11)混凝土浇注: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直径不大于25mm,混凝土采用导管法灌注,导管内径为250mm,用厚度不少于5mm钢板卷制而成,直径制作偏差不应超过2mm,两节导管之间丝扣连接,提升机械采用汽车式吊车。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泥浆池内泥浆的比重为1.15~1.20,粘度为18~24s,含砂率小于6%,胶体率大于95%,稳定性小于0.03g/cm2,pH值为7~9。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7)中,当通过含砂低液限粘土等粘质土层时,降低输入的泥浆稠度,并采用小冲程钻进;在沙及卵石夹土等松散土层钻进时,按1:1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使泥膏、片石挤入孔壁,起到护壁的作用;在通过岩石或岩层时,且表面不平整时,先投入粘土、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用十字形钻锥进行冲击钻进,防止发生斜孔事故。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9)中,钢筋笼采用分段制作,分段长度视成笼的整体刚度,钢筋笼分段制作时钢筋头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焊接用焊条应根据母材的材质合理选用,主筋焊接采用绑条焊,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双面焊时焊缝长度应大于5d,焊缝宽度不应小于0.8d,厚度不应小于0.3d,两主筋端面的间隙应为2~5mm,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应大于主筋总数的50%,相邻接头应上下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35倍主筋直径,钢筋笼主筋净距不应小于60mm。
[0020]优选地,钢筋笼外箍筋为螺旋箍,环形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应采用电弧焊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采用铁丝绑扎并间隔点焊固定,或直接点焊固定,钢筋笼上设保护层垫块,每隔4.0m一组,每组数量不少于3块,且应均匀分布在同一截面的主筋上,钢筋笼安装标高允许偏差
±
100mm,砼保护层厚度为50mm。
[0021]优选地,所述步骤(9)中,钢筋笼制作工艺流程如下,滚焊机安装

上料

穿主筋及固定

箍筋端部和主筋焊接

连续旋转焊接

终止焊接

切断箍筋

分离固定盘

松筋

分离移动盘

降下液压支撑及卸笼

移动盘归位。
[0022]优选地,所述穿主筋及固定具体步骤如下,将主筋穿过固定盘到移动盘,并在移动盘用过螺栓进行固定,起始节钢筋笼端头齐平,标准节和末节钢筋笼主筋要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尺寸错开端头,箍筋穿过夹具连接到主筋上。
[0023]优选地,所述连续旋转焊接具体步骤如下,固定片、移动盘同步旋转,移动盘边旋转边后移,主筋同时做纵向和圆周两个方向运动,拖动箍筋在主筋上缠绕,形成螺旋箍筋,焊接工人在操作平台上对箍筋进行点焊,直到钢筋笼成型。
[0024]优选地,加劲箍筋和主筋焊接具体步骤如下,将加劲箍筋安设在钢筋笼内,将其与主筋点焊牢固,形成箍筋、加劲箍筋与主筋的全点焊连接。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通过重新设计钢护筒,以及采用其周围的渣土回填夯实,以固定护筒,从而保证钢护筒不移位,不倾斜。
[0027]2)当通过含砂低液限粘土等粘质土层时,因土层本身可造浆,应降低输入的泥浆稠度,并采用小冲程,从而防止卡钻、埋钻;在沙及卵石夹土等松散土层钻进时,按1:1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粒径不大于15cm),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使泥膏、片石挤入孔壁,起到护壁的作用;在通过岩石或岩层时,如表面不平整,应先投入粘土、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用十字形钻锥进行冲击钻进,防止发生斜孔事故;在掏渣后或因其他原因停钻后再次开钻时,应由低冲程逐渐加大到正常冲程以免卡钻。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工艺流程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钢护筒埋设示意图;
[0030]图中,1、短钢筋,2、钢护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其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3]1、施工准备
[0034]1.1施工前复核复测
[0035](1)施工前复核本支护图与建筑总图、基础图、地下结构图中关于地库轮廓、坐标系及高程系、
±
0.00基础埋深及布置、地下结构层标高等内容是否一致。
[0036](2)施工前对场地内外进行实地踏勘,必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施工准备:施工前进行复核复测,并定位放线;(2)定桩位:采用直角坐标法放出具体每个桩的中心位置或轴线,在放出桩位后,打插φ14mm短钢筋作为标志,并将标高控制到短钢筋上,做好标记,每根桩定位时需要核准后才能开始成桩;(3)钢护筒的制作及埋设:以步骤(2)定出的桩心短钢筋为圆心,2~3倍的孔桩半径为半径,定出三个点,插短钢筋作为标志,要求其中两点连线穿过桩中心;先挖一个孔桩直径大小的圆坑,再把钢护筒吊放进孔内,使护筒外边缘到到三个短钢筋头的距离相等,然后对称、均匀将护筒外侧与孔壁之间的空隙采用其周围的渣土回填夯实;(4)钻具安装准备:钻头规格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购选配;(5)钻机就位;(6)建立泥浆池备用;(7)钻进成孔:冲击钻要对准钢护筒中心,开孔时,应低锥密击,孔内泥浆面应保持稳定,高于地下水位1.5~2.0米,掏渣后应及时补浆;(8)第一次清孔,成孔检查验收;(9)钢筋笼制作安装;(10)导管安装、第二次清孔;(11)混凝土浇注: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直径不大于25mm,混凝土采用导管法灌注,导管内径为250mm,用厚度不少于5mm钢板卷制而成,直径制作偏差不应超过2mm,两节导管之间丝扣连接,提升机械采用汽车式吊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泥浆池内泥浆的比重为1.15~1.20,粘度为18~24s,含砂率小于6%,胶体率大于95%,稳定性小于0.03g/cm2,pH值为7~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当通过含砂低液限粘土等粘质土层时,降低输入的泥浆稠度,并采用小冲程钻进;在沙及卵石夹土等松散土层钻进时,按1:1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使泥膏、片石挤入孔壁,起到护壁的作用;在通过岩石或岩层时,且表面不平整时,先投入粘土、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用十字形钻锥进行冲击钻进,防止发生斜孔事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钢筋笼采用分段制作,分段长度视成笼的整体刚度,钢筋笼分段制作时钢筋头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焊接用焊条应根据母材的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亚子杨洋文申兵卢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