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光电复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89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水光电复合缆,其涉及水下光电传输线缆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相抵设置的电传输单元,两个电传输单元的相抵处形成第一接触位;相对设置在两个电传输单元两侧的两个光传输单元;包设在两个电传输单元和两个光传输单元外侧的外护套,外护套的内壁抵持于两个电传输单元及两个光传输单元上,外护套的内壁与两个电传输单元的相抵处形成第二接触位和第三接触位;其中,两个电传输单元和两个光传输单元共同螺旋绞合设置,同个横截面内的第一接触位、第二接触位、及第三接触位呈共线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深水光电复合缆具有较小的弯曲半径,不易折断,且具有良好的水密和耐压性能。且具有良好的水密和耐压性能。且具有良好的水密和耐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水光电复合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光电传输线缆
,尤其涉及一种深水光电复合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许多水下设施都需通过光电复合缆获取电力和光信号传输,深海环境下水压极大,在深海中使用的光电复合缆需要具有极好的水密性和耐压能力。现有水下光电复合缆结构中,一般会使用金属套管以及金属铠装层等多层的金属加强结构,虽然能使其可以在水下使用,但会导致生产的光电复合缆整体单元外径较大,并导致其弯曲半径大并且容易因弯曲而导致折断,极大的限制了光电复合缆在深海中的布设和使用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小弯曲半径的、不易折断的、且具有良好水密和耐压性能的深水光电复合缆。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水光电复合缆,包括:
[0006]两个相抵设置的电传输单元,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的相抵处形成第一接触位;
[0007]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两侧的两个光传输单元,每个所述光传输单元同时与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相抵设置;
[0008]包设在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和两个所述光传输单元外侧的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壁抵持于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及两个所述光传输单元上,所述外护套的内壁与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的相抵处形成第二接触位和第三接触位,所述外护套的内壁与两个所述光传输单元的相抵处形成第四接触位和第五接触位;
[0009]其中,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和两个所述光传输单元共同螺旋绞合设置,同个横截面内的所述第一接触位、所述第二接触位、及所述第三接触位呈共线设置,同个横截面内的所述第一接触位、所述第四接触位、及所述第五接触位呈共线设置。
[001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传输单元包括:
[0011]表面涂覆有光纤涂层的光纤;
[0012]包设在所述光纤外的铠装层,所述铠装层由多个铠装件沿所述光纤的外壁呈螺旋环绕延伸形成;
[0013]包设在所述铠装层外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由多个芳纶纤维沿所述铠装层的外壁间隔缠绕形成;
[0014]包设在所述加强层外的光单元护套,所述光传输单元通过所述光单元护套的外壁与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相抵设置。
[001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传输单元包括:
[0016]电传输导线;
[0017]包设在所述电传输导线外的电单元护套,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通过所述电单元护
套的外壁相抵设置,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通过所述电单元护套的外壁与所述光传输单元相抵设置。
[001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外护套的内部、所述电传输单元和所述光传输单元的外部形成有容纳间隙;
[0019]所述深水光电复合缆还包括:
[0020]填充在所述容纳间隙中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分别与所述电传输单元、所述光传输单元、及所述外护套相抵设置。
[002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传输单元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电传输单元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光传输单元的直径与所述电传输单元的直径的百分比在66%至67%之间。
[002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铠装件为由不锈钢丝或镀锌钢丝压制形成的金属薄带,所述金属薄带的厚度在0.2mm至0.5mm之间,所述铠装层的外径在1.2mm至2mm之间。
[002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传输单元还包括:
[0024]包设在所述光纤外的套塑层,所述铠装层包设在所述套塑层外;
[0025]其中,所述套塑层的壁厚在0.2mm至0.3mm之间,以使包设有所述光纤的所述套塑层的外径在0.8mm至1mm之间,所述光单元护套的壁厚在0.35mm至1mm之间,以使所述光传输单元的直径在2.65mm至4mm之间。
[0026]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传输导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电传输导线的直径在2mm至3mm之间,所述电单元护套的壁厚在1mm至1.5mm之间,以使所述电传输单元的直径在4mm至6mm之间。
[0027]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护套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形,所述外护套的壁厚在1mm至1.5mm之间,以使所述深水光电复合缆的整体直径在10mm至15mm之间。
[0028]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套塑层由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尼龙、聚氯乙烯和聚乙烯;
[0029]所述光纤涂层由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硅酮树脂、聚氨基甲酸乙酯和丙烯酸酯;
[0030]所述外护套由聚氨酯弹性体材料制成;
[0031]所述光单元护套由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制成:聚氨酯弹性体、聚烯烃和聚氯乙烯。
[0032]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
[0033]本专利技术的深水光电复合缆设置有相抵于第一接触位的两个电传输单元,两个电传输单元同时被包设在外护套内并分别抵于外护套的两侧内壁上的第二接触位和第三接触位,同个横截面内的第一接触位、第二接触位、及第三接触位共线。同样的,两个光传输单元相对设置在两个电传输单元两侧并同时与两个电传输单元相抵设置,并且两个光传输单元同时被包设在外护套内并分别抵于外护套的两侧内壁上的第四接触位和第五接触位,同个横截面内的第一接触位、第四接触位、及第五接触位共线。当本实施例的深水光电复合缆外的压力会通过外护套传递至内部时,由于外护套与两个电传输单元间的接触位共线,与两个光传输单元间的接触位也共线,能使光电复合缆外部两侧的压力平衡,从而使光电复合缆内部的结构稳定承压,并且不会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结构改变。两个电传输单元和两个光
传输单元共同螺旋绞合设置,能良好分散深水压力,提高光电复合缆内部的承压能力,进而提高其电力和信号传输稳定性。本实施例的深水光电复合缆依靠其内部结构设计而获得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而未在电传输单元和光传输单元外设置额外的金属承压部件,从而使本实施例的深水光电复合缆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适合于深水环境使用。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深水光电复合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深水光电复合缆的另一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深水光电复合缆的光传输单元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8]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深水光电复合缆的部分光传输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水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抵设置的电传输单元,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的相抵处形成第一接触位;相对设置在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两侧的两个光传输单元,每个所述光传输单元同时与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相抵设置;包设在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和两个所述光传输单元外侧的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壁抵持于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及两个所述光传输单元上,所述外护套的内壁与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的相抵处形成第二接触位和第三接触位,所述外护套的内壁与两个所述光传输单元的相抵处形成第四接触位和第五接触位;其中,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和两个所述光传输单元共同螺旋绞合设置,同个横截面内的所述第一接触位、所述第二接触位、及所述第三接触位呈共线设置,同个横截面内的所述第一接触位、所述第四接触位、及所述第五接触位呈共线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输单元包括:表面涂覆有光纤涂层的光纤;包设在所述光纤外的铠装层,所述铠装层由多个铠装件沿所述光纤的外壁呈螺旋环绕延伸形成;包设在所述铠装层外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由多个芳纶纤维沿所述铠装层的外壁间隔缠绕形成;包设在所述加强层外的光单元护套,所述光传输单元通过所述光单元护套的外壁与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相抵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水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传输单元包括:电传输导线;包设在所述电传输导线外的电单元护套,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通过所述电单元护套的外壁相抵设置,两个所述电传输单元通过所述电单元护套的外壁与所述光传输单元相抵设置。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水光电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护套的内部、所述电传输单元和所述光传输单元的外部形成有容纳间隙;所述深水光电复合缆还包括:填充在所述容纳间隙中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分别与所述电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向前薛驰姚骞梁斌包德贵谢书鸿郭朝阳徐亚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装备电缆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