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80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内的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前侧设有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包括固定纠偏辊和活动纠偏辊,所述活动纠偏辊两端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通过伺服升降机构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支撑轴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伺服升降机构,利用第二伺服电机驱动螺杆的结构,实现开启和关闭纠偏组件的目的,与气缸控制的纠偏组件相比,活动纠偏辊的速度更加可控,有效抑制了活动纠偏辊在夹持极片时容易夹伤极片表面的情况,达到了保护极片的效果,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利用压力突变的信号作为极片打皱的识别检测信号。测信号。测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极片卷绕
,具体地指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锂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两极极片以及隔膜一起卷绕来制备电芯。现有技术中,由于收放卷容易出现张力不均的情况,造成极片产生波浪边,导致极片起皱,使极片局部因折叠而变厚,使产品出现缺陷,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卷绕过程中及时介入极片打皱的情况,但是多数卷绕机构却无法在卷绕过程中对极片打皱进行识别检测,也就无法及时对极片打皱的情况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其可以通过检测卷绕中的极片对活动纠偏辊施加的压力大小,来判断是否存在极片起皱的情况,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内的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包括与机架固定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连接有卷绕轴;
[0005]所述卷绕组件前侧设有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固定纠偏辊和活动纠偏辊,所述活动纠偏辊两端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通过伺服升降机构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支撑轴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0006]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内侧固定有与卷绕轴转动连接的机座,所述卷绕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机架顶部两端固定有支撑板,所述固定纠偏辊两端通过连接轴与支撑板连接。/>[0008]进一步地,所述伺服升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支撑轴与滑动座连接,所述机架内安装有用于驱动螺杆的第二伺服电机。
[0009]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上方设有与机架固定的限位板,所述螺杆顶端与限位板转动连接。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座侧部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侧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支撑轴的装设槽。
[0011]作为优选项,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于装设槽底部内壁上,且压力传感器顶部与支撑轴抵接。
[0012]作为优选项,所述装设槽贯穿安装块顶部,所述支撑轴通过活动销钉与装设槽固定。
[001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通过设置伺服升降机构,利用第二伺服电机,来驱动螺杆,配合与螺杆连接的滑动座,来带动活动纠偏辊上下移动,实现开启和关闭纠偏组件的目的,与气缸控制的纠偏组件相比,活动纠偏辊的速度更加可控,有效抑制了活动纠偏辊在夹持极片时容易夹伤极片表面的情况,达到了保护极片的效果。
[0015]2)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将其设置于支撑轴底部,来对处于电芯卷绕全过程的活动纠偏辊的夹持力进行监控,由于来料波浪边过大导致极片打皱,使得极片突然变厚变紧,使得活动纠偏辊受到来自极片的作用力突然变大,相应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突然变大,使得压力突变的信号能够作为极片打皱的识别检测信号,以便对极片打皱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0016]3)通过设置安装块,利用装设槽,来对支撑轴进行安装,以便对活动纠偏辊和支撑轴所组成的整体提供支撑,增强升降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的后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的前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的侧视图。
[0021]图中:机架1、第一伺服电机2、机座3、卷绕轴4、活动纠偏辊5、支撑轴6、压力传感器7、第二伺服电机8、螺杆9、滑动座10、安装块11、装设槽12、活动销钉13、限位板14、固定纠偏辊15、支撑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机构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3]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1内的卷绕组件,卷绕组件包括与机架1固定的第一伺服电机2,第一伺服电机2连接有卷绕轴4,主要用于卷绕极片;
[0025]机架1内侧固定有与卷绕轴4转动连接的机座3,卷绕轴4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伺服电机2输出轴连接;卷绕轴4内侧端部伸入机座3内部,同时第一伺服电机2输出轴伸入机座3内,卷绕轴4和第一伺服电机2输出轴在机座3内部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且卷绕轴4和第一伺服电机2输出轴均与机座3转动安装;
[0026]卷绕组件前侧设有纠偏组件,纠偏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固定纠偏辊15和活动纠偏辊5;在极片卷绕的过程中,极片需要先经过纠偏组件,也就是需要经过固定纠偏辊15和活动纠偏辊5之间;
[0027]机架1顶部两端固定有支撑板16,固定纠偏辊15两端通过连接轴与支撑板16连接;
连接轴一端与固定纠偏辊15固定,另一端与支撑板16转动安装;
[0028]活动纠偏辊5两端转动安装有支撑轴6,支撑轴6通过伺服升降机构进行上下移动;
[0029]伺服升降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螺杆9,螺杆9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座10,支撑轴6与滑动座10连接,机架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螺杆9的第二伺服电机8;螺杆9底端与机架转动安装,机架1下部的横向挡板内部为空心的,内部设有由锥齿轮和传动螺纹所组成的传动结构,这种传动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述,当第二伺服电机8启动,第二伺服电机8输出轴带动螺杆9转动,又由于螺杆9与滑动座10螺纹连接,进而使滑动座10沿螺杆9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支撑轴6以及活动纠偏辊5上下移动;
[0030]螺杆9上方设有与机架1固定的限位板14,螺杆9顶端与限位板14转动连接;由于螺杆9仅底端受到来自机架1的支撑,当螺杆9转动时,顶端处于无支撑状态,容易发生晃动,使得支撑轴6与活动纠偏辊5也会发生晃动,使活动纠偏辊5处于不稳定状态,当向上运动时,容易使极片破损,实际使用效果不好,通过设置限位板14,使螺杆9获得来自机架1提供的支撑,增强稳定性;
[0031]通过设置伺服升降机构,利用第二伺服电机8,来驱动螺杆9,配合与螺杆9连接的滑动座10,来带动活动纠偏辊5上下移动,实现开启和关闭纠偏组件的目的,与气缸控制的纠偏组件相比,活动纠偏辊5的速度更加可控,有效抑制了活动纠偏辊5在夹持极片时容易夹伤极片表面的情况,达到了保护极片的效果。
[0032]支撑轴6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7;用于检测卷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机架(1)内的卷绕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包括与机架(1)固定的第一伺服电机(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连接有卷绕轴(4);所述卷绕组件前侧设有纠偏组件,所述纠偏组件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固定纠偏辊(15)和活动纠偏辊(5),所述活动纠偏辊(5)两端连接有支撑轴(6),所述支撑轴(6)通过伺服升降机构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支撑轴(6)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侧固定有与卷绕轴(4)转动连接的机座(3),所述卷绕轴(4)通过联轴器与第一伺服电机(2)输出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部两端固定有支撑板(16),所述固定纠偏辊(15)两端通过连接轴与支撑板(1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极片起皱的卷绕纠偏夹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升降机构包括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飞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