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无菌智能配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79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无菌智能配置设备,所述无菌智能配置设备包括箱体、混料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原料室,所述原料室的内部设置有两组转动架,其中一组所述转动架上放置有药液罐,另外一组所述转动架上放置有药粉罐,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匀料机构,通过匀料机构一方面能够使得药粉在与药液接触之前四散开,另一方面通过匀料机构能够在药液与药粉接触后使得混合药液自发振荡,以避免药粉在落入到药液中时内部空气无法排出,导致药粉在药液中结块,影响药物后续服用,另外工作结束之后,通过匀料机构产生的气体,能够冲刷混料箱、排液箱和射流头,防止后续配置的药物受到之前配置的药物污染。配置的药物受到之前配置的药物污染。配置的药物受到之前配置的药物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无菌智能配置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配置设备
,具体为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无菌智能配置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肿瘤是一类细胞疾病,其基本特征是细胞的异常生长,如今在医学上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瘤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但恶性肿瘤会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且会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在人口老龄化和癌症“年轻化”双层趋势的影响下,我国的肿瘤患者越来越多。
[0003]目前肿瘤患者所需的药物大部分都是人工进行配置,只有少部分采用机械设备进行配置,例如专利“CN202010138287.X一种肿瘤科静脉注射混合配药装置”即公开了一种易于操作的配药装置,但该装置在使用时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影响药物服用效果,另外该装置无法将粉末态药物和溶液态药物混合配置,造成装置使用范围受限,随着肿瘤治疗药物越来越多,上述专利装置已经无法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最后肿瘤药物在配置的过程中,由于人工操作失误、设备出现故障等因素的影响下,实际药物配置重量和理论药物配置重量会出现稍许的差异,目前的配药装置通常都是在配药结束之后才对药瓶中的药物进行重量检测,此时若再将药瓶中多余的药物取出,不仅会减低工作效率,还会使得药物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无菌智能配置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无菌智能配置设备,所述无菌智能配置设备包括箱体、混料装置和固定装置,所述箱体的底端设置有原料室,所述原料室的内部设置有两组转动架,其中一组所述转动架上放置有药液罐,另外一组所述转动架上放置有药粉罐,所述箱体的两侧设置有取料室,每组所述取料室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取料装置,每组所述取料装置均与一组转动架相配合,所述箱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配药室,所述配药室的内部设置有位移架,所述混料装置设置在位移架上且与两组取料装置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滑动安装在配药室的底端,所述固定装置靠近混料装置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组药瓶,所述配药室和原料室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灭菌灯,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和排液箱,所述混料箱通过排液座与排液箱相连通,所述混料箱的内部设置有匀料机构,所述排液箱的内部设置有负压机构,所述排液箱靠近药瓶的一端设置有启闭架,所述启闭架靠近药瓶的一端设置有射流头,所述负压机构通过软管与启闭架相连接。
[0006]每组转动架均与一组驱动电机相连接,其中一组转动架上放置有若干组药液罐,另外一组转动架上放置有若干组药粉罐,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转动架的旋转角度,以保证取料装置能够吸取不同的药液或者药粉,当取料装置将相应比例的药液和药粉输送到混料装
置内后,通过匀料机构一方面使得药粉在与药液接触之前四散开,另一方面能够在药液与药粉接触后使得混合药液振荡,以保证药液和药粉能够充分混合,避免药粉在落入到药液中时内部空气无法排出,导致药粉在药液中结块,影响药物后续服用,当药粉和药液混合后,通过排液座将混料箱内的混合药液排到排液箱内,通过启闭架和射流头将配置好的混合药液送入到药瓶内,固定装置一方面固定药瓶,另一方面能够判断药瓶中混合药液的重量,当药瓶中混合药液的重量超标时,通过启闭架和负压机构能够将多余的混合药液吸取走,以避免药瓶中混合药液重量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中药瓶的瓶盖上设置有泄压孔,当工作结束之后,通过匀料机构能够产生一组气体,通过该组气体能够冲刷混料箱、排液箱、射流头,避免混合药液残留在混料箱、排液箱、射流头上,防止后续配置药物时受到污染。
[0007]进一步的,所述混料箱通过滑座滑动安装在位移架上,所述匀料机构包括第一下料管、隔板、排气箱、气缸和第二下料管,所述隔板设置在混料箱的内部远离排液座的一端,所述第一下料管、第二下料管和排气箱均设置在隔板远离排液座的一侧,所述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均与一组取料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下料管和第二下料管均贯穿于隔板,所述排气箱的内部设置有排气板,所述排气箱远离隔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气缸设置在混料箱的外侧且与排气板相连接,所述隔板远离排气箱的一端设置有散料孔,所述第一排气孔通过单向排气阀和第一导气管与散料孔相连接,所述排气箱远离隔板的一端通过过滤器与外界环境相连接。
[0008]通过第一下料管将药液罐内的药液引进混料箱内,通过第二下料管将药粉罐内的药粉引进混料箱内,通过气缸控制排气板在排气箱内往复升降运动,排气板上设置有气阀,排气板每运动一次,散料孔便会喷出一组气体,通过散料孔喷出气体能够使得第二下料管中的药粉在落到混料箱内后四散开,进而提高混合效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匀料机构还包括振动架,所述振动架设置在混料箱的内部靠近排液座的一端,所述振动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弹性片,两组所述弹性片之间通过收缩弹簧相连接,所述排气箱靠近隔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通过第二导气管与振动架相连接。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气板下降的过程中,排气箱内的气体一部分从散料孔排出,一部分进入到两组弹性片之间,使得两组弹性片向外膨胀,排气板上升的过程中,通过收缩弹簧使得两组弹性片向内凹陷,两组弹性片之间的气体会回流到排气箱内,同时外界的气体会穿过气阀进入到排气箱内,以方便排气板下一次下降排气,通过调控气缸的工作频率能够改变两组弹性片内凹和外胀的频率,通过两组弹性片能够使得药液在与药粉接触后,混合药液发生振荡,保证混合效果,避免药粉在药液中结块,影响药物后续服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排液座的内部设置有排液室,所述排液室靠近混料箱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具有磁性且两侧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通过密封弹簧与排液座相连接,所述排液室远离混料箱的一端设置有磁场发生器,所述排液室通过排液槽与排液箱相连通。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气箱内的气体从散料孔排出后会使得混料箱内的压强逐渐增大,当混料箱内的压强大于弹性块对密封块的阻力后,密封块会穿过弹性块向磁场发生器的方向移动,此时混料箱内的混合药液会穿过排液室和排液槽流入到排液箱内,最后通
过启闭架和射流头将配置好的混合药液送入到药瓶内,当工作结束后,磁场发生器会产生一组排斥密封块的磁场,使得密封块向远离磁场发生器的方向移动,通过磁场发生器使得密封块复位,以方便后续药液和药粉继续在混料箱内混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箱的内部设置有漏斗和升降管,所述升降管设置在漏斗的外侧,所述升降管通过第一伸缩杆活动安装在排液箱的内部,所述升降管远离漏斗的一端与启闭架固定连接,所述启闭架的内部设置有启闭流道,所述启闭流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槽和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转换架,所述启闭架的外部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挡板相连接,所述转换架通过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活动槽相连接,所述启闭架的内部靠近第二活动槽的一端设置有回流槽,所述第二活动槽与回流槽之间设置有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无菌智能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智能配置设备包括箱体(1)、混料装置(2)和固定装置(3),所述箱体(1)的底端设置有原料室(13),所述原料室(13)的内部设置有两组转动架(131),其中一组所述转动架(131)上放置有药液罐,另外一组所述转动架(131)上放置有药粉罐,所述箱体(1)的两侧设置有取料室(12),每组所述取料室(12)的内部均设置有一组取料装置(121),每组所述取料装置(121)均与一组转动架(131)相配合,所述箱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配药室(11),所述配药室(11)的内部设置有位移架(112),所述混料装置(2)设置在位移架(112)上且与两组取料装置(121)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3)滑动安装在配药室(11)的底端,所述固定装置(3)靠近混料装置(2)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组药瓶(4),所述配药室(11)和原料室(13)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灭菌灯(111),所述混料装置(2)包括混料箱(21)和排液箱(22),所述混料箱(21)通过排液座(213)与排液箱(22)相连通,所述混料箱(21)的内部设置有匀料机构(211),所述排液箱(22)的内部设置有负压机构(223),所述排液箱(22)靠近药瓶(4)的一端设置有启闭架(224),所述启闭架(224)靠近药瓶(4)的一端设置有射流头(225),所述负压机构(223)通过软管与启闭架(22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无菌智能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箱(21)通过滑座(212)滑动安装在位移架(112)上,所述匀料机构(211)包括第一下料管(2111)、隔板(2112)、排气箱(2113)、气缸(2114)和第二下料管(2116),所述隔板(2112)设置在混料箱(21)的内部远离排液座(213)的一端,所述第一下料管(2111)、第二下料管(2116)和排气箱(2113)均设置在隔板(2112)远离排液座(213)的一侧,所述第一下料管(2111)和第二下料管(2116)均与一组取料装置(121)相连接,所述第一下料管(2111)和第二下料管(2116)均贯穿于隔板(2112),所述排气箱(2113)的内部设置有排气板(21131),所述排气箱(2113)远离隔板(21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排气孔(21132),所述气缸(2114)设置在混料箱(21)的外侧且与排气板(21131)相连接,所述隔板(2112)远离排气箱(2113)的一端设置有散料孔(21121),所述第一排气孔(21132)通过单向排气阀和第一导气管与散料孔(21121)相连接,所述排气箱(2113)远离隔板(2112)的一端通过过滤器与外界环境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无菌智能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机构(211)还包括振动架(2115),所述振动架(2115)设置在混料箱(21)的内部靠近排液座(213)的一端,所述振动架(211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组弹性片(21151),两组所述弹性片(21151)之间通过收缩弹簧相连接,所述排气箱(2113)靠近隔板(21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排气孔(21133),所述第二排气孔(21133)通过第二导气管与振动架(2115)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无菌智能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座(213)的内部设置有排液室(2132),所述排液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珠朱珠陶宏耿洲潘杰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