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六方钻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64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新型六方钻杆,它包括六方钻杆,其特征是:六方钻杆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六方钻杆上均匀焊接有若干个钻杆保护套,所述钻杆保护套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底边中心开设有与六方钻杆外壁的四个面相配合的通槽,所述钻杆保护套最大外径小于钻头直径1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六方钻杆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生产
,具体涉及新型六方钻杆。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当需要对巷道顶板施工炮眼时,往往用到气动锚杆钻机。因气动锚杆钻机的钻头直径比六方钻杆的直径大很多,在钻孔过程中,由于气动锚杆钻机的工作会带动六方钻杆产生震颤及摆动的现象,这种震颤及摆动会带动六方钻杆的钻头产生震颤,导致在钻孔过程中的孔径不均匀,严重时需要重新进行钻孔施工;同时这种震颤及摆动也会带动六方钻杆刮擦孔壁,导致六方钻杆折断,这样就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同时又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六方钻杆,既能有效减少六方钻杆施工巷道炮眼时的震颤及摆动现象,同时保证钻孔的施工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施工成本,并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六方钻杆,其特征是:六方钻杆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六方钻杆上均匀焊接有若干个钻杆保护套,所述钻杆保护套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底边中心开设有与六方钻杆外壁的四个面相配合的通槽,所述钻杆保护套最大外径小于钻头直径1mm

6mm。
[0005]作为优选,钻杆保护套在六方钻杆上对称交错布置。
[0006]作为优选,钻杆保护套与六方钻杆相配合的通槽为半个蜂巢形,通槽的顶角与钻杆保护套等腰梯形的顶边中心线对应。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能有效减少六方钻杆施工巷道炮眼时的震颤及摆动现象,同时保证钻孔的施工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及施工成本,并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钻杆保护套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示意图
[0011]图中:1.气动锚杆钻机;2.六方钻杆;3.钻杆保护套;4.连接套;5.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3]如图1

图3所示,六方钻杆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六方钻杆2上均匀焊接有若干个钻杆保护套3,所述钻杆保护套3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底边中心开设有与六方
钻杆2外壁的四个面相配合的通槽,所述钻杆保护套3最大外径小于钻头5直径1mm

6mm;钻杆保护套3在六方钻杆2上对称交错布置;钻杆保护套3与六方钻杆2相配合的通槽为半个蜂巢形,通槽的顶角与钻杆保护套3等腰梯形的顶边中心线对应。
[0014]将新型六方钻杆的一端与气动锚杆钻机1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套4与钻头5连接,如钻头5直径为50mm,钻杆保护套3直径为46mm,则在钻孔过程中,钻杆保护套3的最外端两侧各距离孔壁为2mm,之后开始进行钻孔施工,当钻头5钻入顶板一定距离后,由于增加了钻杆保护套3,致使在钻进过程中,新型六方钻杆与孔壁的接触距离变小了,通过气动锚杆钻机1对新型六方钻杆产生的震颤与摆动相应减少了,最终使得钻进过程中钻头5的震颤减少,相应的孔径也更加均匀,同时震颤与摆动的减少也会阻止新型六方钻杆的折断现象发生。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六方钻杆,它包括六方钻杆,其特征是:六方钻杆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六方钻杆上均匀焊接有若干个钻杆保护套,所述钻杆保护套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底边中心开设有与六方钻杆外壁的四个面相配合的通槽,所述钻杆保护套最大外径小于钻头直径1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浩唐英政李刚赵增伟王永征张国华尚阳赵星张金王国清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隆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