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58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油泵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油泵本体固定连接于两个侧板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油泵本体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与油泵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机构,所述油泵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回流管,且回流管与油泵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出料散热的分流机构,所述油泵本体的一侧外壁顶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液管进入到油泵本体内部的液压油在互相啮合的主齿筒以及副齿筒旋转下,实现了整个装置对液压油的增压效果,并且通过进料机构可实现对液压油的进油方向以及进油压力的控制。液压油的进油方向以及进油压力的控制。液压油的进油方向以及进油压力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油泵
,具体是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油泵是由泵体、长方形油箱、压把、超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四大部分组成,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其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在各种领域中都会用到,其中机床加工方面也会用到大量的液压油泵。
[0003]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6589086U的一种耐高压液压油泵,包括液压油泵壳体,所述液压油泵壳体的前端安装有端盖,所述液压油泵壳体一侧设置有进油口,所述液压油泵壳体另一侧设置有出油口,所述液压油泵壳体的内部下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存在以下不足:在装置使用的过程中,进入到液压油泵壳体内的液压油会流淌至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与液压油泵壳体内壁的贴合处,从而对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旋转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底板顶部的油泵本体,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油泵本体固定连接于两个侧板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油泵本体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与油泵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机构,所述油泵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回流管,且回流管与油泵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出料散热的分流机构,所述油泵本体的一侧外壁顶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且油泵本体的四周外壁设置有用于装置整体降温的散热机构;
[0007]所述油泵本体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齿筒和副齿筒,且主齿筒与副齿筒为互相啮合状,旋转轴固定连接于主齿筒的一侧外壁。
[0008]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分液箱,且分液箱固定连接于油泵本体与进液管之间,分液箱的另一端顶部和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且夹持板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流板,限流板的两端外壁之间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通槽,通槽的圆周内壁之间均开有旋转孔,且旋转孔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增压球。
[0009]优选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冷却管,且油泵本体的另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液板,冷却管均固定连接于出液板的另一端外壁,且冷却管的另一端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集液管,回流管固定连接于集液管的一侧外壁。
[0010]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多个对接杆,且油泵本体的一端外壁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与对接杆相适配的对接槽,对接杆均插接于油泵本体的四周外壁,且对接杆的两端
外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铜材质的散热翅。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端顶部和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竖槽,且竖槽的圆周内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风泵,竖槽的顶部圆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出气挡板。
[0012]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与侧板的底部外壁之间均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均插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圆周外壁均套接有棉材质的减震柱。
[0013]优选的,所述限流板的另一端外壁密封粘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延伸管,且延伸管均与通槽相对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在使用本技术时,通过进液管进入到油泵本体内部的液压油在互相啮合的主齿筒以及副齿筒旋转下,从主齿筒和副齿筒之间被挤压出,从而实现了整个装置对液压油的增压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通过进料机构可实现对液压油的进油方向以及进油压力的控制,设置的分流机构可有效对排出油泵本体的液压油进行降温,实用性更强;
[0016]本技术中,当液压油在通过进液管进入到分液箱中时,此时的液压油会被两个夹持板挤压进限流板中,并通过通孔进入到油泵本体中,并且当液压油在通槽内流动时,增压球可对液压油进行第二重增压限流,从而使得液压油具备更强的动能冲击主齿筒以及副齿筒,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旋转效率;
[0017]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多个延伸管,可在不影响主齿筒和副齿筒转动的情况下,直接将被增压后的液压油导向至主齿筒与副齿筒的啮合出,进一步加强了对主齿筒以及副齿筒的驱动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的主齿筒和副齿筒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的增压球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的减震柱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的延伸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板;2、侧板;3、集液管;4、冷却管;5、回流管;6、进液管;7、分液箱;8、旋转轴;9、油泵本体;10、散热翅;11、对接槽;12、主齿筒;13、副齿筒;14、对接杆;15、夹持板;16、增压球;17、限流板;18、旋转孔;19、连接杆;20、减震柱;21、出气挡板;22、延伸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油泵本体9,底板1的顶部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侧板2,且油泵本体9通过螺栓连接于两个侧板2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油泵本体9的一端外壁焊接有进液管6,且进液管6与油泵本体9之间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机构,油泵本体9的另一端设置有回流管5,且回流管5与油泵本体9之间设置有用于出料散热的分流机构,油泵本体9的一侧外壁顶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8,且油泵本体9的四周外壁设置有用于装置整体降温的散热机构;
[0026]油泵本体9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齿筒12和副齿筒13,且主齿筒12与副齿筒13为互相啮合状,旋转轴8通过螺栓连接于主齿筒12的一侧外壁,在使用此装置时,通过进液管6进入到油泵本体9内部的液压油在互相啮合的主齿筒12以及副齿筒13旋转下,从主齿筒12和副齿筒13之间被挤压出,从而实现了整个装置对液压油的增压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通过进料机构可实现对液压油的进油方向以及进油压力的控制,设置的分流机构可有效对排出油泵本体9的液压油进行降温,实用性更强。
[0027]其中,进料机构包括分液箱7,且分液箱7焊接于油泵本体9与进液管6之间,分液箱7的另一端顶部和底部内壁均焊接有夹持板15,且夹持板15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限流板17,限流板17的两端外壁之间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通槽,通槽的圆周内壁之间均开有旋转孔18,且旋转孔18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增压球16,当液压油在通过进液管6进入到分液箱7中时,此时的液压油会被两个夹持板15挤压进限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包括底板(1)以及设置在底板(1)顶部的油泵本体(9),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且油泵本体(9)固定连接于两个侧板(2)的相对一侧内壁之间,油泵本体(9)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液管(6),且进液管(6)与油泵本体(9)之间设置有用于进料的进料机构,所述油泵本体(9)的另一端设置有回流管(5),且回流管(5)与油泵本体(9)之间设置有用于出料散热的分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本体(9)的一侧外壁顶部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有旋转轴(8),且油泵本体(9)的四周外壁设置有用于装置整体降温的散热机构;所述油泵本体(9)的两侧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主齿筒(12)和副齿筒(13),且主齿筒(12)与副齿筒(13)为互相啮合状,旋转轴(8)固定连接于主齿筒(12)的一侧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床加工用液压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分液箱(7),且分液箱(7)固定连接于油泵本体(9)与进液管(6)之间,分液箱(7)的另一端顶部和底部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板(15),且夹持板(15)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流板(17),限流板(17)的两端外壁之间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多个通槽,通槽的圆周内壁之间均开有旋转孔(18),且旋转孔(18)的顶部和底部内壁之间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增压球(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中张池罗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源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