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057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实际APF值。该方案,通过在对空调进行APF匹配时,采用能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式,能够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和最大能效。能效。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组能效预测与能效寻优结合的APF寻优策略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在APF(依据标准GB/T 17758

2010,APF的全称为:全年性能系数)的匹配过程中,技术人员多是基于预先确定的理论APF值,按照机组实测数据进行各工况的测试调整,从而得出认为是此配置下最优的APF值。但这种APF的匹配方式,并没有以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法,无法完全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和最大能效。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装置、空调和存储介质,以解决在空调的APF匹配过程中,基于预先确定的理论APF值,按照机组实测数据进行各工况的测试调整进而得出当前配置下最优的APF值,未能以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式,无法完全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和最大能效的问题,达到通过在对空调进行APF匹配时,采用能满足设定目标为终点的匹配方式,能够发挥空调所在机组的最大能力和最大能效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得到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实际APF值。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在所述空调的名义制冷工况下,获取所述空调的测试值;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
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最优功率;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包括: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与所述空调的最优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情况下,基于卡诺循环计算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和/或,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包括:利用以下两个公式,得到所述空调运行过程中功率与能力的对应关系所反映的上极限和下极限的两条线性线,即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
[0008]lnW=3/4lnQ

COP计算值+COP实测值
ꢀꢀ
(1);
[0009]lnW=3/4lnQ+COP实测值
ꢀꢀ
(2);
[0010]其中,W=能力,Q=功率,lnW=能力对数,lnQ=功率对数,COP计算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COP实测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所述空调在名义工况下的功率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与功率范围中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最小制冷工况;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对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对应的倍数关系,作为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低温制热自由跑工况;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还包括:基于所述空调的低温制热自由跑,采用所述空调在低温制热自由跑下的测试值中的能力和功率。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包括: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和/或,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包括:将所述实测数据中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其中,所述APF计算公式,包括:GB/T17758

2010C.5、以及C.5.7.4/C.5.7.5中的APF计算公式。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空调的
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一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得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一部分工况,包括: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二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差,得到第二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得到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基于所述实测数据,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实际APF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在所述空调的名义制冷工况下,获取所述空调的测试值;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吸气压力、最优能力、最优功率;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测试值,确定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包括: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的最优能力与所述空调的最优功率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在所述空调的测试值包括所述空调的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情况下,基于卡诺循环计算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和/或,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确定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包括:利用以下两个公式,得到所述空调运行过程中功率与能力的对应关系所反映的上极限和下极限的两条线性线,即得到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关系范围:lnW=3/4lnQ

COP计算值+COP实测值
ꢀꢀ
(1);lnW=3/4lnQ+COP实测值
ꢀꢀ
(2);其中,W=能力,Q=功率,lnW=能力对数,lnQ=功率对数,COP计算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理论值,COP实测值=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COP实测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所述
空调在名义工况下的功率范围、以及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范围与功率范围中能力与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其它工况,还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以及低温最小制冷工况;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包括:基于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对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设定对应的倍数关系,作为所述空调在名义中间制冷工况、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中任一种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根据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包括:将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中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和/或,再次进行APF值的计算,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包括:将所述实测数据中的最优能力和最优功率,代入APF计算公式,得到所述空调的最优计算APF值;其中,所述APF计算公式,包括:GB/T 17758

2010C.5、以及C.5.7.4/C.5.7.5中的APF计算公式。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APF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和寻差,得到实测数据,包括: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一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优,得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一部分工况,包括:低温制冷工况、低温中间制冷工况、低温最小制冷工况、名义制热工况、名义中间制热工况、名义最小制热工况;基于所述空调的最优理论APF值的设定阈值范围,对所述空调在所有工况中的第二部分工况下的所有测试点的能力进行寻差,得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所述第二部分工况,包括:名义中间制冷工况、名义最小制冷工况;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实测数据和所述第二部分实测数据,构成所述实测数据。7.一种空调的APF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围;匹配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在名义制冷工况下的能力与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范
围,设定所述空调在其它工况下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平贺春辉赵一能卢浩贤何林肖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