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拦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0536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拦截装置,包括若干拦截棒,拦截棒上端处于施工缝之外,下端延伸至施工缝底部;拦截棒与拦截棒并排相贴设置,组成用于止挡混凝土的拦截面;各拦截棒顶端分别固接第一挂环,第一挂环套装于支撑杆中部,支撑杆与握把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条形棒组合止挡面结构,针对钢筋布置密集的施工缝,各拦截棒可穿插经过有横纵筋阻挡的施工缝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握把现时将多根拦截棒放入施工缝,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拦截装置,拦截面分解又组合,有效拦截混凝土向外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临时安装工具,拦截面与施工缝这外的握把相连,便于拆除,可以反复周转使用。可以反复周转使用。可以反复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拦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模具,具体是一种混凝土拦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梁柱节点处,当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楼层梁板时,以混凝土强度50N/mm2为一级,凡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一级者,梁柱节点处的混凝士可随梁板混凝士一同浇筑,当超过一级的,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本层框架柱。施工时该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需要分两次浇筑,先浇筑柱再浇筑梁,需要在柱侧安装结构拦截柱体混凝土。由于梁柱接头钢筋密集,节点复杂,施工空间小,不便于模板安装的拆除。
[0003]现有技术中柱混凝土浇筑时拦截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0004]1)采用快易收口网。收口网表面呈凹凸波纹状,混凝土浇筑时,砂浆通过网眼格孔渗透到界面形成一种抗剪性能非常理想的粗粒界面,形成一个与邻近浇注块相连的机械式楔,接缝的质量得到严格的控制。由于柱板交界处钢筋个数及端头锚固较多,快易收口网受施工空间限制,安装固定非常困难,经常出现从梁侧、梁底空隙部位漏浆的情况,导致梁底色差大,另外,收口网是一种消耗性拦截结构,浇筑后无法拆除。
[0005]2)采用隔断气囊。在梁柱节点钢筋绑扎完毕后,根据钢筋间距缝隙安放未充气的橡胶充气气囊,安放好后使用打气筒充气,利用气囊充气膨胀将梁钢筋之间空隙填塞密实,将梁柱节点高强度混凝土与梁板低强度混凝土完全隔开,然后浇筑梁柱节点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在浇筑梁板低强度混凝土前,将气囊放气后变缩,气囊与混凝土脱离,即可将其拔出,清理后使用到下一楼层或流水段。隔断气囊在使用时是多根气囊并排使用,气囊膨胀时相互推挤,不容易对施工缝形成稳定的封堵,固定比较麻烦,气囊拆除后表现容易残留混凝土,由于气囊是橡胶材料,清理时容易造成损坏,清理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既便于安装,又能周转的混凝土拦截装置。
[0007]本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混凝土拦截装置,包括若干拦截棒,拦截棒上端处于施工缝之外,下端延伸至施工缝底部;拦截棒与拦截棒并排相贴设置,组成用于止挡混凝土的拦截面;各拦截棒顶端分别固接第一挂环,第一挂环套装于支撑杆中部,支撑杆与握把固接。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采用多条形棒组合止挡面结构,针对钢筋布置密集的施工缝,各拦截棒可穿插经过有横纵筋阻挡的施工缝口,本技术通过握把现时将多根拦截棒放入施工缝,安装方便;本技术提供的拦截装置,拦截面分解又组合,有效拦截混凝土向外流动;本技术为临时安装工具,拦截面与施工缝这外的握把相连,便于拆除,可以反复周转使
用。
[0011]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12]所述拦截棒组成的拦截面左侧、右侧还设有气囊,气囊下端延伸至施工缝底部,上端安装第二挂环,两个第二挂环分别套装于支撑杆两端,气囊充气状态下一侧与处于边缘的拦截棒紧密抵接,另一侧与施工缝模板紧密抵接。气囊能有效补足拦截面两侧与施工缝模块不贴合的情况,避免两侧漏浆。
[0013]所述拦截棒为钢筋,钢筋在拦截面上的宽度大于第一挂环在拦截面上的宽度。此结构采用废钢筋制作拦截工具,钢筋与钢筋贴在一起形成拦截,一方面刚度高不易变形,另一方便节约材料费用。
[0014]所述钢筋接近浇筑面的一侧设有橡胶条,橡胶条宽度大于钢筋,橡胶条下端突出于钢筋,橡胶条背面均匀设有U型卡,所述U型卡开口端与橡胶条固定,连接端套箍于钢筋上。
[0015]拦截棒下端还设有连接筋,连接筋为一根,依次连接各拦截棒。此结构采用橡胶条与橡胶条贴在一起形成拦截,接缝紧实,不漏浆,橡胶与混凝土不粘结,易拆除,拦截面仍然具有钢筋的强度,不变形。
[0016]使用实施例:组成拦截面的拦截棒为所有拦截棒以及两侧气囊。此实施例针对宽度较大的施工缝,是本技术能适应的最大施工缝。
[0017]使用实施例:组成拦截面的为部分拦截棒及两侧气囊,其它部分拦截棒向远离浇筑面一侧旋转。此实施例针对稍小或较小施工缝,本技术适合多种宽度的施工缝混凝土浇筑。
附图说明
[0018]图1 为本技术基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拦截棒外侧增加气囊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拦截棒结构改进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拦截棒改进结构安装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拦截棒改进结构背面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使用部分拦截棒组成拦截面示意图。
[0024]图中:1、握把;2、支撑杆;3、第一挂环;4、第二挂环;5、气囊;6、钢筋;7、橡胶条;8、施工缝模板;9、U型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参见图1至3,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拦截装置,包括若干拦截棒,拦截棒上端处于施工缝之外,下端延伸至施工缝底部;拦截棒与拦截棒并排相贴设置,组成用于止挡混凝土的拦截面;各拦截棒顶端分别固接第一挂环3,第一挂环3套装于支撑杆2中部,支撑杆2与握把1固接。
[0027]进一步的,本技术拦截棒组成的拦截面左侧、右侧还设有气囊5,气囊5下端延
伸至施工缝底部,上端安装第二挂环4,两个第二挂环4分别套装于支撑杆2两端,气囊5充气状态下一侧与处于边缘的拦截棒紧密抵接,另一侧与施工缝模板8紧密抵接。气囊5是安装后充气膨胀的结构,在本装置装入狭窄的施工缝时,它干瘪状态,这样装置在放入时有较大的安装空间,中间的拦截棒固定后,向气囊5充气,气囊5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弹性,在逐步膨胀过程中,两侧与施工缝模板8和拦截棒相抵,受到拦截棒挤压的位置出现一些适应性变形,对拦截棒外侧形成一定包裹,使气囊外表与模板和拦截棒贴合的更多,从而达到使两侧完全封堵的效果,避免两侧漏浆。
[0028]拦截棒实施例1:
[0029]所述拦截棒为钢筋6,钢筋6宽度大于第一挂环3宽度,这样能够使想念钢筋的侧面能够接触并贴在一起。钢筋采用施工现场废钢筋制作即可,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材料费。钢筋刚度高不易变形。
[0030]拦截棒改进实施例:
[0031]参见图4、图5,在实施例1基础上,对拦截棒结构改进:所述钢筋6接近浇筑面的一侧设有橡胶条7,橡胶条7宽度大于钢筋6,橡胶条7下端突出于钢筋6,橡胶条7背面均匀设有U型卡9,所述U型卡9开口端与橡胶条7固定,连接端套箍于钢筋6上。U型卡将橡胶条与钢筋结合为一体拦截棒。本实施例拦截棒即具有了便于与混凝土分离的橡胶表面,利用橡胶的弹性,橡胶条相互贴紧拼合,拦截面不用担心出现缝隙漏浆,本实施例拦截棒又具有钢筋刚度,实现通过握把一次性拉出本装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拦截棒,拦截棒上端处于施工缝之外,下端延伸至施工缝底部;拦截棒与拦截棒并排相贴设置, 从而组成用于止挡混凝土的拦截面;各拦截棒顶端分别固接第一挂环(3),第一挂环(3)套装于支撑杆(2)中部,支撑杆(2)与握把(1)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凝土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各拦截棒组成的拦截面的左侧、右侧还设有气囊(5),气囊(5)下端延伸至施工缝底部,气囊(5)上端安装第二挂环(4),两个第二挂环(4)分别套装于支撑杆(2)两端;气囊(5)充气状态下一侧与处于边缘的拦截棒紧密抵接,另一侧与施工缝模板(8)紧密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混凝土拦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棒为钢筋(6),钢筋(6)在拦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祁东肖金龙李甲兴任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