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052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溶液稀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包括罐体,罐体设有定量进液组件,罐体设有混合组件,罐体设有底座;定量进液组件包括箱体、第一进液管、三通阀、第二进液管、主管以及三角台,箱体设于罐体,三角台设于箱体内,箱体设有进液孔,箱体设有加液管,第一进液管与箱体连通,第一进液管与三通阀连通,第二进液管与罐体连通,第二进液管与三通阀连通,主管与三通阀连通,箱体设有观察窗,观察窗设有刻度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先将溶液加注进箱体内对溶液多少进行定量控制,最后通过对箱体内的壁进行冲刷,使得箱体壁上残留的溶液均会被冲入罐体内,这样可以严格控制溶液的需求量。格控制溶液的需求量。格控制溶液的需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溶液稀释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工作原理是将发光反应与免疫反应相结合,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它采用微量倍增技术,敏感度、特异性好;检测的范围非常广泛,从传统蛋白质、激素、酶到药物均可检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所使用的检测溶液在使用前需要按一定的配比进行稀释,然而现在在对检测溶液进行稀释时,通常是使用计量杯装取所需量的检测溶液,然后将这些检测溶液倒入稀释装置中与水混合稀释,但是在将计量杯中的检测溶液倒入稀释装置中的时候,计量杯的杯壁容易残留检测溶液,这样可能会最后稀释所获得的检测溶液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通过先将溶液加注进箱体内对溶液多少进行定量控制,最后通过对箱体内的壁进行冲刷,使得箱体壁上残留的溶液均会被冲入罐体内,这样可以严格控制溶液的需求量,避免出现检测溶液不合格的情况。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设有定量进液组件,所述罐体内部设有混合组件,所述罐体下端设有底座;
[0006]所述定量进液组件包括箱体、第一进液管、三通阀、第二进液管、主管以及两个三角台,所述箱体固定设于所述罐体上端,两个所述三角台对称设于所述箱体的下侧壁,所述箱体下侧壁设有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位于两个所述三角台之间,所述箱体上端还设有加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一端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个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另外两个接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主管一端与所述三通阀最后一个接口连通,所述主管另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箱体还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一侧设有刻度尺。
[0007]所述混合组件包括电机、转轴、若干搅拌杆以及若干辅助混合构件,所述电机固定设于所述罐体上端,所述转轴转动设于所述罐体内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若干所述搅拌杆从上之下交错设置与所述转轴侧面,若干所述辅助混合构件分别一一对应设于若干所述搅拌杆上。
[0008]所述辅助混合构件包括斜板,所述搅拌杆设有通孔,所述斜板固定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斜板从下至上逐渐远离所述通孔。
[0009]所述底座下端设有防滑垫。
[0010]所述主管连接有流量计。
[0011]本技术通过先将溶液加注进箱体内对溶液多少进行定量控制,最后通过对箱
体内的壁进行冲刷,使得箱体壁上残留的溶液均会被冲入罐体内,这样可以严格控制溶液的需求量,避免出现检测溶液不合格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2]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8]罐体1、底座11、箱体2、第一进液管21、三通阀22、第二进液管23、主管24、三角台25、加液管27、观察窗28、刻度尺29、电机3、转轴31、搅拌杆32、斜板4、通孔41。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上端设有定量进液组件,罐体1内部设有混合组件,罐体1下端设有底座11;
[0022]定量进液组件包括箱体2、第一进液管21、三通阀22、第二进液管23、主管24以及两个三角台25,箱体2固定设于罐体1上端,两个三角台25对称设于箱体2的下侧壁,箱体2下侧壁设有与罐体1内部连通的进液孔,进液孔位于两个三角台25之间,箱体2上端还设有加液管27,第一进液管21一端与箱体2内部连通,第一进液管21另一端与三通阀22的其中一个接口连通,第二进液管23与罐体1内部连通,第二进液管23另一端与三通阀22另外两个接口中的一个连通,主管24一端与三通阀22最后一个接口连通,主管24另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箱体2还设有观察窗28,观察窗28一侧设有刻度尺29。
[0023]刻度尺29与箱体2内的容量相匹配,第一进液管21与箱体2连通处设有雾化喷头;在对检测溶液进行稀释时,先通过加液管27向箱体2内加注进所需要量的溶液,在向箱体2内加注溶液时人们即可将三通阀22上的主管24与第二进液管23连通,通过主管24将外界水源注入第二进液管23内,最后通过第二进液管23流入罐体1内,当检测溶液都加入箱体2内后,人们可透过观察窗28贯穿箱体2内溶液的高度,同时可对照观察窗28旁边的刻度尺29得出箱体2内具体的溶液多少,当溶液达到需要的体积时停止添加溶液,然后通过三通阀22将主管24与第一进液管21连通,使得外界参与稀释溶液的水通过第一进液管23进入箱体2内,并通过雾化喷头四处分洒这样可对箱体2的各个侧壁进行冲刷,同时将箱体2内的进液孔打开使得箱体2内的溶液以及水同时进入罐体1内,这样通过第一进液管21与第二进液管23同时向罐体1内加注水以及需要稀释的溶液,加快了加注速度,当罐体1内的水快要达到需求值时,通过三通阀22关闭主管24与第二进液管23的连接,使得水从第一进液管21进入箱体2内,将箱体2内壁上残留的溶液冲入下,最后进入罐体1内,当达到需要的值后就断开供水,此时启动混合组件对罐体1内的水与溶液进行混合搅拌,达到稀释溶液的目的;本技术
通过先将溶液加注进箱体内对溶液多少进行定量控制,最后通过对箱体内的壁进行冲刷,使得箱体壁上残留的溶液均会被冲入罐体内,这样可以严格控制溶液的需求量,避免出现检测溶液不合格的情况。
[0024]混合组件包括电机3、转轴31、若干搅拌杆32以及若干辅助混合构件,电机3固定设于罐体1上端,转轴31转动设于罐体1内部,电机3的输出轴与转轴31传动连接,若干搅拌杆32从上之下交错设置与转轴31侧面,若干辅助混合构件分别一一对应设于若干搅拌杆32上。混合时,启动电机3,电机3带动转轴31转动,转轴31转动将带动若干搅拌杆32进行转动,搅拌杆32转动将对罐体1内的溶液以及水进行搅动混合,使得溶液与水充分混合,即使溶液得到充分的稀释。
[0025]辅助混合构件包括斜板4,搅拌杆32设有通孔41,斜板4固定设于通孔41内,且斜板4从下至上逐渐远离通孔41。搅拌杆32在转动时,溶液与水将进入通孔41内,然后通过通孔41内的斜板4被向上提升一端距离,这样使得溶液与水的流动性更大,即搅拌杆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溶液稀释装置,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上端设有定量进液组件,所述罐体内部设有混合组件,所述罐体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定量进液组件包括箱体、第一进液管、三通阀、第二进液管、主管以及两个三角台,所述箱体固定设于所述罐体上端,两个所述三角台对称设于所述箱体的下侧壁,所述箱体下侧壁设有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的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位于两个所述三角台之间,所述箱体上端还设有加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一端与所述箱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的其中一个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罐体内部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另一端与所述三通阀另外两个接口中的一个连通,所述主管一端与所述三通阀最后一个接口连通,所述主管另一端与外界水源连通,所述箱体还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明宇杜家杰胡晓明张春杰赵凤葛婵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鸿特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