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39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炉气流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其技术方案包括:底座、进气管和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面焊接有顶板,且外壳的底端面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面焊接有第一连接块,且顶板的顶端面焊接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内均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外壳的右端面嵌入固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外壳气体连通,且进气管内安装有风机,所述外壳的左端面嵌入固定有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所述外壳的后端面固定有机箱,且外壳的内壁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满足高炉内部气流控制,方便进行连接和安装,且控制更加便捷,方便人员进行使用。方便人员进行使用。方便人员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高炉气流控制
,具体为一种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高炉生产时从炉顶装入铁矿石、焦炭、造渣用熔剂(石灰石),从位于炉子下部沿炉周的风口吹入经预热的空气。在高温下焦炭(有的高炉也喷吹煤粉、重油、天然气等辅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气中的氧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在炉内上升过程中除去铁矿石中的氧,从而还原得到铁。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104212924A公开了一种高炉气流分布的检测方法,考虑气流与固体料床之间的热量交换,料层结构在高炉径向的分布对高炉径向的透气性的影响,进而影响气流分布的形式,再结合十字测温枪以及其他主要高炉操作参数,计算高炉径向料层结构及气流的分布。依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方法,高炉操作者可以从当前径向气流温度分布的变化,及时准确的推测到炉喉部位径向料层结构和气流的分布变化方向,为布料制度的调整提供方向,确保高炉稳定顺行、延长使用寿命并降低燃料比,而且无需其他昂贵的检测仪器。
[0004]现有的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存在的缺陷是:
[0005]1、目前的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没有较好的内部气流调节机构,进气过快容易再次内部气流紊乱,影响后期实际生产和操作;
[0006]2、一般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没有较好的安装机构,无法快速与高炉进行连接,影响后期实际使用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包括底座、进气管和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面焊接有顶板,且外壳的底端面焊接有底座,所述外壳的右端面嵌入固定有进气管,所述外壳的左端面嵌入固定有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所述外壳的后端面固定有机箱,且外壳的内壁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面焊接有第一连接块,且顶板的顶端面焊接有第二连接块,且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内均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栓。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内螺纹安装有螺栓,使人员可将底座和顶板通过螺栓安装在高炉的进气位置,方便人员进行快速固定。
[0010]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外壳气体连通,且进气管内安装有风机。通过进气管内安装有风机,方便人员通过外接电源打开风机后通过进气管对外壳内进行进气。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与外壳气体连通,且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的侧端面均通过法兰盘安装有电磁阀。通过第一出气管、第二
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的侧端面安装有电磁阀,使人员可单独对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进行打开和闭合。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的大小和外壳的内径大小相适配。通过第一转轴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一隔板,使人员外接电源打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隔板进行转动。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二隔板,且第二隔板的大小和外壳的内径大小相适配。通过第二转轴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二隔板,使人员外接电源打开动力装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二隔板进行转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和顶板,人员在对高炉内气流进行控制时,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内螺纹安装有螺栓,使人员可将底座和顶板通过螺栓安装在高炉的进气位置,方便人员进行快速固定,固定后方便将外壳与高炉进行连接,且连接后通过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嵌入固定在高炉内进行安装,安装后通过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的侧端面安装有电磁阀,使人员可单独对第一出气管、第二出气管和第三出气管进行打开和闭合,使进气时可单独进行进气且可同时打开进行进气,并方便人员进行安装和固定。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外壳,人员在对外壳进行安装后,通过进气管内安装有风机,方便人员通过外接电源打开风机后通过进气管对外壳内进行进气,进气时通过第一转轴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一隔板,使人员外接电源打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隔板进行转动,且通过第二转轴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二隔板,使人员外接电源打开动力装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二隔板进行转动,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转动时可对外壳内进行展开和闭合,并通过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转动后的角度对进气风量进行调节,使内部气流控制更加便捷,方便人员进行生产和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第一连接块;3、第一出气管;4、法兰盘;5、第二出气管;6、电磁阀;7、第三出气管;8、螺栓;9、第二连接块;10、顶板;11、进气管;12、风机;13、第一转轴;14、第一隔板;15、第二转轴;16、第二隔板;17、外壳;18、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包括底座1、进气管11和外壳17,外壳17的顶端面焊接有顶板10,且外壳17的底端面焊接有底座1,底座1的底端面焊接有第一连接块2,且顶板10的顶端面焊接有第二连接块9,且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9内均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栓8,外壳17的右端面嵌入固定有进气管11,外壳17的左端面嵌入固定有第一出气管3、第二出气管5和第三出气管7,外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包括底座(1)、进气管(11)和外壳(17),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7)的顶端面焊接有顶板(10),且外壳(17)的底端面焊接有底座(1),所述外壳(17)的右端面嵌入固定有进气管(11),所述外壳(17)的左端面嵌入固定有第一出气管(3)、第二出气管(5)和第三出气管(7),所述外壳(17)的后端面固定有机箱(18),且外壳(17)的内壁安装有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面焊接有第一连接块(2),且顶板(10)的顶端面焊接有第二连接块(9),且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9)内均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栓(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炉气流控制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福生刘志新罗永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