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碗灸可伸缩艾炷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025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面碗灸可伸缩艾炷固定装置,包括卡接机构,卡接机构包括安装筒以及和安装筒固定连接的支撑环,安装筒内设置有钩接组件,安装筒和支撑环上活动连接有若干卡接柱,卡接柱穿设在支撑环内,卡接柱与钩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卡接柱与面碗抵接,卡接柱上固定连接有拨动杆,面碗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夹持机构包括安装环,安装环与支撑环固定连接,安装环上转动连接有若干夹持杆,若干夹持杆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夹持杆与艾炷抵接,所述艾炷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上方。本装置可方便的固定在面碗内,在放入艾炷后,可将艾炷固定住,减少因患者移动而导致艾炷脱落烫伤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碗灸可伸缩艾炷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理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面碗灸可伸缩艾炷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面碗灸是脐灸的一种,脐灸即在神阙穴上隔药灸,是将脐灸药粉填满神阙穴,再将面碗放至神阙穴上,面碗内放入艾柱并点燃,每15分钟换一柱,共灸3柱。临床上用脐灸疗法来增强身体局部血液循行,具有很好的温中补虚、通经散寒、升阳举陷作用。在胃肠功能紊乱、颈肩腰腿痛、心脏病、内分泌失调等疾病上疗效显著。
[0003]现有的面碗灸操作时艾炷只是放在碗底洞里填塞的药物上,患者只能保持平卧位,不能移动或侧身,若果患者移动身体造成艾炷移位脱落,容易造成烫伤,药物也未发挥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意识障碍、儿童等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患者,有极大发生意外的可能,使患者固定体位造成舒适度降低且增加了长期卧床患者形成压疮的风险。因此提出一种面碗灸可伸缩艾炷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碗灸可伸缩艾炷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将艾炷固定在面碗内的预期位置,减少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碗灸可伸缩艾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安装筒(1)以及和所述安装筒(1)固定连接的支撑环(2),所述安装筒(1)内设置有钩接组件,所述安装筒(1)和所述支撑环(2)上活动连接有若干卡接柱(3),所述卡接柱(3)穿设在所述支撑环(2)内,所述卡接柱(3)与所述钩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卡接柱(3)与面碗(4)抵接,所述卡接柱(3)上固定连接有拨动杆(5),所述面碗(4)底面开设有第一通孔(6);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安装环(7),所述安装环(7)与所述支撑环(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7)上转动连接有若干夹持杆(8),若干所述夹持杆(8)之间通过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杆(8)与艾炷(33)抵接,所述艾炷(3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6)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碗灸可伸缩艾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接组件包括推杆(9),所述安装筒(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10)和第二挡板(11),所述第一挡板(10)上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挡板(11)上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推杆(9)穿设在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内,所述推杆(9)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块(12),所述按块(12)伸出所述安装筒(1),所述按块(12)位于所述面碗(4)外,所述第一挡板(10)靠近所述按块(12)设置,所述推杆(9)远离所述按块(12)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尺寸大于所述第二过孔尺寸,所述按块(12)和所述第一挡板(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弹簧(14)分别与所述按块(12)和所述第一挡板(10)抵接,所述推杆(9)与所述卡接柱(3)通过挂钩结构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碗灸可伸缩艾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结构包括第一底块(15)和第二底块(16),所述第一底块(15)与所述推杆(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块(16)与所述卡接柱(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块(15)上固定连接有卡块(17),所述第二底块(16)上开设有卡槽(18),所述卡块(17)与所述第二底块(16)上对应设置有斜面,所述卡块(17)的斜面和所述第二底块(16)的斜面滑动连接,所述卡块(17)与所述卡槽(18)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碗灸可伸缩艾炷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