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温式液-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9954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温式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仪器分析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外光谱可以提供有机物或者固体催化材料表面吸附物种的化学键或官能团等分子结构信息,被广泛的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反应机理等研究。其中,液

固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固体水解反应、液固非均相催化等。现有的红外样品池一般专门用于液体或固体样品红外测试,适用于研究液

固混合物样品的红外原位池仍然较少。此外,现有技术中可控温的密闭红外原位池结构一般较为复杂,使得原位红外测试成本较高,相关研究无法普及。
[000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适用于液

固混合物样品、满足原位可变温、且设备成本较低的新型红外原位池,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本方案中的透射红外原位池具有简易、成本低、操作简单,可控温,可实现液相、固相和液

固相三用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包括:加热管、热电偶、两个窗片、两个O型密封圈、温控模块,其中具体地:
[0007]所述加热管中设有电加热组件;
[0008]热电偶插设于加热管中;
[0009]两个窗片嵌于所述加热管两端;
[0010]两个O型密封圈分别套设于两个窗片的周向,并使得O型密封圈的外侧能够抵于加热管内壁上;
[0011]温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加热组件和热电偶电连接,以此实现加热管的程序化温度控制。
[0012]优选地,所述加热管内部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圆柱形空腔。
[0013]优选地,所述电加热组件设于加热管的管体中,且电加热组件加热管导线接头自加热管的一端伸出并与温控模块电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窗片周向上设有环形槽,所述O型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环形槽上,使得O型密封圈与加热管内壁构成过盈配合。
[0015]优选地,两个窗片与加热管的内壁构成密封腔体,待测样品装填于所述密封腔体中。
[0016]优选地,所述热电偶的末端夹设于O型密封圈与加热管之间。
[0017]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陶瓷加热管;
[0018]所述电加热组件为电阻式加热器,所述温控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单片机和晶闸管功率控制器,所述晶闸管功率控制器与所述电加热组件电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窗片为氟化钙窗片或溴化钾窗片。
[0020]优选地,所述O型密封圈为氟橡胶密封圈。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将装填样品的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嵌入红外光谱仪中,启动温控模块,控制加热管按照预设程序升温及降温,红外光谱仪通过窗片检测样品的红外信号,得到样品的红外表征信息。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技术方案中的透射红外原位池结构简易,成本低,大幅简化了样品仓的密封方案。
[0025](2)本技术方案中的透射红外原位池操作简便灵活,该原位池可适用于液相、固相和液

固共存体系,无需改动原位池的构造,窗片两端均可以移动,因而可以灵活调整样品装载量。
[0026](3)本技术方案中的透射红外原位池可控温(室温~200℃),能用于变温常压液固反应的原位研究,避免了采用水浴加热,控温准确快速。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方案中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方案中窗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中标号所示:
[0030]1、热电偶,2、窗片,21、窗片外缘环槽,3、O型密封圈,4、加热管
[0031]图2中标号所示:
[0032]41、加热管导线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控制方法、算法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0034]本专利技术中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包括:加热管4、热电偶1、两个窗片2、两个O型密封圈3、温控模块,其中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
[0035]加热管4中设有电加热组件,加热管4内部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圆柱形空腔,用于两个窗片2的塞入,两个窗片2与加热管4的内壁构成密封腔体,待测样品装填于所述密封腔体中。以此使得透射红外原位池操作简便灵活,该原位池可适用于液相、固相和液

固共存体系,无需改动原位池的构造,窗片两端均可以移动,因而可以灵活调整样品装载量。
[0036]热电偶1插设于加热管4中,以此实时获得加热管4壁的温度。温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加热组件和热电偶1电连接,以此实现加热管4的程序化温度控制。
[0037]两个窗片2嵌于所述加热管4两端。两个O型密封圈3分别套设于两个窗片2的周向,并使得O型密封圈3的外侧能够抵于加热管4内壁上。
[0038]电加热组件设于加热管4的管体中,且电加热组件加热管导线接头41自加热管4的一端伸出并与温控模块电连接。
[0039]窗片2周向上设有环形槽,即图2中的窗片外缘环槽21,所述O型密封圈3套设于窗片外缘环槽21上,使得O型密封圈3与加热管4内壁构成过盈配合。
[0040]热电偶1的末端夹设于O型密封圈3与加热管4之间。加热管4为陶瓷加热管,电加热组件为电阻式加热器,所述温控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单片机和晶闸管功率控制器,所述晶闸管功率控制器与所述电加热组件电连接。电加热组件电阻式发热并将热量传递至陶瓷加热管上,实现对样品的加热。加热管4的侧壁上还可设置进气口和出料口,以及对应的阀门,实现原位测试时的目标气氛输入,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嵌入红外光谱仪中,通过温控模块控制加热管4按照预设程序升温及降温,红外光谱仪通过窗片2检测样品的红外信号,得到样品的红外表征信息。温控模块可以置于红外原位池外部,通过导线与热电偶1与加热管导线接头41电连接。
[0041]在具体使用材料上,窗片2为氟化钙窗片或溴化钾窗片。O型密封圈3为氟橡胶密封圈。
[0042]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0043]在窗片2上留有的窗片外缘环槽21上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管(4),所述加热管(4)中设有电加热组件;热电偶(1),插设于加热管(4)中;两个窗片(2),嵌于所述加热管(4)两端;两个O型密封圈(3),分别套设于两个窗片(2)的周向,并使得O型密封圈(3)的外侧能够抵于加热管(4)内壁上;温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电加热组件和热电偶(1)电连接,以此实现加热管(4)的程序化温度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4)内部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圆柱形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组件设于加热管(4)的管体中,且电加热组件加热管导线接头(41)自加热管(4)的一端伸出并与温控模块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片(2)周向上设有环形槽,所述O型密封圈(3)套设于所述环形槽上,使得O型密封圈(3)与加热管(4)内壁构成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式液

固相多用型透射红外原位池,其特征在于,两个窗片(2)与加热管(4)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辉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