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阳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急救科用于手腕快速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987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急救科用于手腕快速止血装置,其结构包括外框架、挤压机构、保护机构,外框架内部上端安装有挤压机构,并且挤压机构位于保护机构正上方,通过弹簧杆的弹性复位从而使得板体往下对手腕伤口进行初步快速的挤压止血,通过外侧两端的挤压杆在弹簧管套内部进行弹性挤压,提高板体与手腕之间的挤压贴合度,进行有效的止血工作,手腕对三个撑板施加压力,扭力轴产生的弹性扭力,三个撑板之间的角度自动调节,提高撑板与手腕底面的支撑度,伸缩软管进行挤压收缩,对手腕于撑板之间的挤压力进行缓冲,同时伸缩软管将气压挤压到撑板内部,这时撑板上端设置的气囊泡得到气压进行鼓起对手腕底面进行弹性气体缓冲,避免手腕发生压伤。腕发生压伤。腕发生压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救科用于手腕快速止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急救科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急救科用于手腕快速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手腕上有大动脉,当手腕上的大动脉割伤时,需要使用到快速止血装置对手腕进行止血,防止血液流失过多,但是由于快速止血装置通过压板进行按压的方式在手腕上挤压止血,每个伤员的手腕的大小不同,并且手腕的幅度不一,伤口的位置也不同,而快速止血装置上的压板形状固定,压板难以与手腕的伤口位置的上方进行紧密贴合挤压,从而降低压板对伤口的有效止血,同时需要在伤口位置的上方施加较大的挤压力,较大的挤压力容易对手腕的下方挤压过度,导致手腕发生压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急救科用于手腕快速止血装置,其结构包括外框架、挤压机构、保护机构,所述外框架内部上端安装有挤压机构,并且挤压机构位于保护机构正上方,所述保护机构安装在外框架内侧下端,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压板机构、支撑杆、滑动块、弹簧杆、滑动框、调节机构,所述压板机构上端中部与支撑杆下端中部相固定,并且支撑杆下端外侧设有滑动块,所述弹簧杆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滑动块内部,所述弹簧杆固定安装在滑动框内部,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在滑动框内部,所述滑动框固定安装在外框架内壁上,所述调节机构嵌固安装在外框架上端内部,并且调节机构下端与支撑杆中部上端相固定,所述压板机构位于保护机构正上方,所述压板机构位于外框架内侧,所述支撑杆呈十字形结构,并且滑动块、弹簧杆和滑动框均设有两个,两个滑动块分别设在支撑杆的左右两端。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机构包括板体、挤压杆、弹簧管套,所述板体上端中部与支撑杆下端中部相固定,并且挤压杆下端与板体上端面外侧相固定,所述挤压杆上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弹簧管套内部,所述弹簧管套上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杆外侧底面,所述板体位于保护机构正上方,所述板体位于外框架内侧,所述板体呈弧形结构,并且采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回弹性力。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壳、导轨、推杆、滑块、螺杆、六角套管、转动机构,所述外壳嵌固安装在外框架内部上端,并且外壳内部设有导轨,所述推杆外侧滑动安装在导轨内部,并且推杆下端与支撑杆上端相固定,所述滑块外侧与推杆上端相焊接,所述螺杆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述滑块内部并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顶部设有六角套管,并且六角套管位于转动机构正下方,所述转动机构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外壳上端内部,所述导轨和推杆均设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滑块和支撑杆的左右两侧,所述螺杆与转动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升降空间。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六角转杆、转盘、导向滑块、连动杆组、弹力杆,所述六角转杆位于六角套管正上方,并且转盘设在六角转杆顶部,所述导向滑块滑动安装在转盘下端内部,并且导向滑块与连动杆组上端相铰接,所述弹力杆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连动杆组中端内部,并且连动杆组下端与外壳上端相铰接,所述六角转杆与六角套管内部大小相匹配,所述导向滑块、连动杆组和弹力杆均设有两个,并且呈左右对称安装在转盘与外壳上端之间。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机构包括承托机构、支撑块、伸缩软管,所述承托机构底部与伸缩软管上端相固定并且相贯通,所述支撑块设在伸缩软管底部,所述支撑块焊接于外框架内侧下端,所述支撑块设有连个,并且伸缩软管设有三个,两个支撑块分别设在外框架内侧两个之间端,所述伸缩软管呈褶皱型结构,并且采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回弹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托机构包括撑板、气囊泡、扭力轴,所述撑板底部与伸缩软管上端相固定并且相贯通,所述气囊泡嵌在撑板上端面内部,并且气囊泡与伸缩软管相贯通,所述撑板外侧端安装有扭力轴,所述撑板共设有三个,并且每两个撑板之间通过扭力轴进行弹性扭力连接,形成弧形结构。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弹簧杆的弹性复位从而使得板体往下对手腕伤口进行初步快速的挤压止血,转动转盘带动了六角转杆驱动六角套管进行转动,滑块在螺杆上进行滑动推动了下端的支撑杆平稳的下降,通过外侧两端的挤压杆在弹簧管套内部进行弹性挤压,从而使得板体自身的弧度发生改变与手腕进行挤压,提高与手腕之间的挤压贴合度,从而进行有效的止血工作。
[0010]2.手腕放置在撑板上端面上,手腕对三个撑板施加压力,这时通过扭力轴产生的弹性扭力,三个撑板之间的角度自动改变调节,提高撑板与手腕底面的支撑度,三个伸缩软管进行同步的挤压收缩,对手腕于撑板之间的挤压力进行缓冲,同时伸缩软管将气压挤压到撑板内部,这时撑板上端设置的气囊泡得到气压进行鼓起对手腕底面进行弹性气体缓冲,避免手腕发生压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急救科用于手腕快速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压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调节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承托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外框架

F、挤压机构

W、保护机构

T、压板机构

w4、支撑杆

w2、滑动块

w6、弹簧杆

w9、滑动框

w7、调节机构

w3、板体

4z、挤压杆

4g、弹簧管套

4c、外壳

3s、导轨

3q、推杆

3e、滑块

3f、螺杆

3h、六角套管

3v、转动机构

3r、六角转杆

r7、转盘

r2、导向滑块

r9、连动杆组

r4、弹力杆

r1、承托机构

t2、支撑块

t4、伸缩软管

t8、撑板

v、气囊泡

c、扭力轴

s。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急救科用于手腕快速止血装置,其结构包括外框架F、挤压机构W、保护机构T,所述外框架F内部上端安装有挤压机构W,并且挤压机构W位于保护机构T正上方,所述保护机构T安装在外框架F内侧下端,所述挤压机构W包括压板机构w4、支撑杆w2、滑动块w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救科用于手腕快速止血装置,其结构包括外框架(F)、挤压机构(W)、保护机构(T),所述外框架(F)内部上端安装有挤压机构(W),并且挤压机构(W)位于保护机构(T)正上方,所述保护机构(T)安装在外框架(F)内侧下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W)包括压板机构(w4)、支撑杆(w2)、滑动块(w6)、弹簧杆(w9)、滑动框(w7)、调节机构(w3),所述压板机构(w4)上端中部与支撑杆(w2)下端中部相固定,并且支撑杆(w2)下端外侧设有滑动块(w6),所述弹簧杆(w9)采用间隙配合贯穿于滑动块(w6)内部,所述弹簧杆(w9)固定安装在滑动框(w7)内部,所述滑动块(w6)滑动安装在滑动框(w7)内部,所述滑动框(w7)固定安装在外框架(F)内壁上,所述调节机构(w3)嵌固安装在外框架(F)上端内部,并且调节机构(w3)下端与支撑杆(w2)中部上端相固定,所述压板机构(w4)位于保护机构(T)正上方,所述压板机构(w4)位于外框架(F)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于手腕快速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机构(w4)包括板体(4z)、挤压杆(4g)、弹簧管套(4c),所述板体(4z)上端中部与支撑杆(w2)下端中部相固定,并且挤压杆(4g)下端与板体(4z)上端面外侧相固定,所述挤压杆(4g)上端采用间隙配合安装在弹簧管套(4c)内部,所述弹簧管套(4c)上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杆(w2)外侧底面,所述板体(4z)位于保护机构(T)正上方,所述板体(4z)位于外框架(F)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救科用于手腕快速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w3)包括外壳(3s)、导轨(3q)、推杆(3e)、滑块(3f)、螺杆(3h)、六角套管(3v)、转动机构(3r),所述外壳(3s)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朝海磊肖伟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