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9627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包括机台,机台上设置有左吸附平台、右吸附平台、活动平台、第一横移机构、第二横移机构以及抽风组件;活动平台上设置有激光切割组件;激光切割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发生器、扩束镜、2.5D振镜以及场镜;活动平台上还设置有水冷组件、抽烟管组件和视觉识别组件;机台上设置有控制主机,第一横移机构、第二横移机构和激光切割组件均与控制主机电连接并受其控制;简化结构的同时能够大幅提升切割的效率,尤其针对于较厚的电路板的切割效率提升十分显著。的电路板的切割效率提升十分显著。的电路板的切割效率提升十分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分板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分板机用于对电路板进行激光切割,是一种新型的分板机设备;由于大功率的激光器体积大且重量较重,这就使得目前多采用的是小功率的激光器并配置XYZ轴移动机构的方式,整体结构会比较复杂,控制以及维护难度也会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及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构造一种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中,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左吸附平台、右吸附平台、活动平台、第一横移机构、第二横移机构以及抽风组件;所述活动平台上设置有激光切割组件,所述第一横移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活动平台进行横移,所述第二横移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左吸附平台以及所述右吸附平台进行前后横移;所述激光切割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发生器、扩束镜、2.5D振镜以及场镜;所述活动平台上还设置有对所述激光发生器进行水冷的水冷组件、吸走激光切割产生烟气的抽烟管组件和进行视觉识别的视觉识别组件;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视觉识别组件与所述控制主机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横移机构、所述第二横移机构和所述激光切割组件均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并受其控制。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中,所述左吸附平台、所述右吸附平台以及所述抽风组件均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并受其控制。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中,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箱、对水箱内冷凝液制冷的制冷单元、进水管、出水管和长方形的水囊;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水囊的两端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向进水管进水的水泵;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外部包裹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和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外侧表面之间存在回型的间隙;所述水囊包裹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外侧表面;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挤压所述水囊的多根平行的挤压条和多个一一对应驱动所述挤压条移动的气缸,每相邻两根所述挤压条构成一组单元,该单元设置有多组,同一单元内的两根挤压条存在间距且分别与所述水囊的两侧边相正对,所述气缸由所述控制主机控制。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中,所述抽风组件包括抽风壳体,所述抽风壳体内成型有抽风腔室,所述抽风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抽风装置的连接管道和两个抽风管道;所述抽风腔室由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构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分别对应连通两个所述抽风管道,所述第二腔室对应连通所述连接管道;所述抽风壳体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断的第一抽风阀门、与所述第一抽
风阀门联动的第一放气阀门、控制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通断的第二抽风阀门、与所述第二抽风阀门联动的第二放气阀门,和驱动所述第一抽风阀门以及所述第二抽风阀门的驱动组件;所述抽风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放气口,所述第一抽风阀门隔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时,所述第一放气口处于敞开状态,所述第一放气阀门封闭所述第一放气口时,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处于连通状态;所述抽风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腔室的第二放气口,所述第二抽风阀门隔断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时,所述第二放气口处于敞开状态,所述第二放气阀门封闭所述第二放气口时,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处于连通状态。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中,所述第一抽风阀门包括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中部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穿出所述抽风壳体外且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所述第一放气阀门;所述转动轴由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转动;所述第一放气阀门包括对应所述第一放气口的横向的封盖,所述第一放气口设置在所述抽风壳体的顶部;所述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横向边和纵向边,所述纵向边与所述封盖连接,所述横向边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动端设置有齿条,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安装所述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板上均设置有供所述转动轴通过的通孔。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压紧所述齿条的背离所述驱动齿轮的一面的压紧滚轮,所述压紧滚轮与所述第一定位板和/或所述第二定位板横向转动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中,所述抽风壳体位于所述第一放气口和所述第二放气口的开口处均同轴固定设置有充气环,所述充气环包括环形的底圈,所述底圈上设置有环形的充气槽以及覆盖所述充气槽的弹性膜片,所述底圈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抽风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充放气单元,两个所述进气管分别对应由所述充放气单元控制充放气。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中,所述充放气单元包括纵向的旋转轴、横向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轴承座以及对所述旋转轴旋转后复位的复位扭簧;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偏心设置有叶片,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连接有活塞管;所述活塞管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抽风壳体通过滑轨纵向滑动连接,且所述活塞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活塞管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管的下端固定有螺帽,所述旋转轴的上部外侧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螺帽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旋转轴的上端与所述活塞转动连接。
[0014]一种双工位激光分板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实现方法如下:
[0015]在控制主机控制下,对左吸附平台上料电路板后,第二横移机构运行将左吸附平台带动向前横移到加工位置,控制主机依据视觉识别组件采集的视觉信息控制第一横移机构带动活动平台横移,激光切割组件运行对左吸附平台上的电路板进行切割动作,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由抽风组件抽走,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烟雾由抽烟管组件吸走;
[0016]在控制主机控制下,第二横移机构运行带动左吸附平台向后横移下料,并带动上好料的右吸附平台向前移动横移到加工位置,控制主机依据视觉识别组件采集的视觉信息控制第一横移机构带动活动平台横移,激光切割组件运行对右吸附平台上的电路板进行切
割动作,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由抽风组件抽走,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烟雾由抽烟管组件吸走。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控制主机控制下,对左吸附平台上料电路板后,第二横移机构运行将左吸附平台带动向前横移到加工位置,控制主机依据视觉识别组件采集的视觉信息控制第一横移机构带动活动平台横移,激光切割组件运行对左吸附平台上的电路板进行切割动作,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由抽风组件抽走,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烟雾由抽烟管组件吸走;
[0018]在控制主机控制下,第二横移机构运行带动左吸附平台向后横移下料,并带动上好料的右吸附平台向前移动横移到加工位置,控制主机依据视觉识别组件采集的视觉信息控制第一横移机构带动活动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所述机台上设置有左吸附平台、右吸附平台、活动平台、第一横移机构、第二横移机构以及抽风组件;所述活动平台上设置有激光切割组件,所述第一横移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活动平台进行横移,所述第二横移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左吸附平台以及所述右吸附平台进行前后横移;所述激光切割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发生器、扩束镜、2.5D振镜以及场镜;所述活动平台上还设置有对所述激光发生器进行水冷的水冷组件、吸走激光切割产生烟气的抽烟管组件和进行视觉识别的视觉识别组件;所述机台上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视觉识别组件与所述控制主机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横移机构、所述第二横移机构和所述激光切割组件均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并受其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吸附平台、所述右吸附平台以及所述抽风组件均与所述控制主机电连接并受其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组件包括水箱、对水箱内冷凝液制冷的制冷单元、进水管、出水管和长方形的水囊;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水囊的两端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箱内设置有向进水管进水的水泵;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外部包裹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和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外侧表面之间存在回型的间隙;所述水囊包裹在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外侧表面;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挤压所述水囊的多根平行的挤压条和多个一一对应驱动所述挤压条移动的气缸,每相邻两根所述挤压条构成一组单元,该单元设置有多组,同一单元内的两根挤压条存在间距且分别与所述水囊的两侧边相正对,所述气缸由所述控制主机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双工位激光分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组件包括抽风壳体,所述抽风壳体内成型有抽风腔室,所述抽风壳体上设置有连接抽风装置的连接管道和两个抽风管道;所述抽风腔室由依次排列设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构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分别对应连通两个所述抽风管道,所述第二腔室对应连通所述连接管道;所述抽风壳体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断的第一抽风阀门、与所述第一抽风阀门联动的第一放气阀门、控制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通断的第二抽风阀门、与所述第二抽风阀门联动的第二放气阀门,和驱动所述第一抽风阀门以及所述第二抽风阀门的驱动组件;所述抽风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放气口,所述第一抽风阀门隔断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时,所述第一放气口处于敞开状态,所述第一放气阀门封闭所述第一放气口时,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处于连通状态;所述抽风壳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腔室的第二放气口,所述第二抽风阀门隔断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时,所述第二放气口处于敞开状态,所述第二放气阀门封闭所述第二放气口时,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处于连通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伟敏罗自坤林伟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马丁特尼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