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951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辅助组件,所述安装架外表面连接有用于拼接的卡合组件,且所述安装架内部安装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表面嵌入有接收主体,用于防护防压的所述辅助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该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采用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利用相互拼接设计,使得多个接收装置能拼接在一起,方便长距离的铺设使用,并利用预埋式使得该装置不会发生片偏移,位置固定,配合调节组件对接收主体高度的调节,使得汽车与无线充电接收板的距离缩短,有效降低了电量传输损耗,提升了能量传输效率,同时采用防护措施将接收主体隐藏,避免其日常受到的损坏。日常受到的损坏。日常受到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与能源供给、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节能降耗和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电动汽车具有节油、环保、高效率的优点,世界各国科学家和工业界普遍认为电动汽车是二十一世纪重要的清洁交通工具。
[0003]如申请号:CN201920336104.8,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无线充电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
,该自适应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固定式无线发送端和车载无线接收端,通过在充电前获取新能源汽车上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规格信息,从而将充电桩侧切换为与该新能源汽车匹配的无线充电发送线圈,进而满足了各种规格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提高无线充电装置的普适性。
[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的一种自适应无线充电装置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
[0005]镀有无线充电装置的接收装置没有保护措施,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汽车容易碾压过接收装置,导致其寿命受到影响。
[0006]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用于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辅助组件,所述安装架外表面连接有用于拼接的卡合组件,且所述安装架内部安装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表面嵌入有接收主体,用于防护防压的所述辅助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且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转动电机、联轴、塑钢板和密封圈,且所述转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有所述联轴,所述联轴远离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塑钢板,且所述塑钢板下表面连接有所述密封圈,所述引流槽开设于所述塑钢板上表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组件包括预埋架、卡槽和卡块,且所述预埋架外表面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槽内部设置有所述卡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组件还包括磁吸座,且所述磁吸座嵌入于所述卡槽内壁,所述卡块与所述磁吸座吸附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主架、液压伸缩杆、滑动架和辅助伸缩支撑杆,且所述主架内部连接有所述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输出端连接有所述滑动架,且所述滑
动架下表面连接有所述辅助伸缩支撑杆。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顶杆和贴合盘,且所述顶杆连接于所述滑动架顶部,所述顶杆远离所述滑动架的一端连接有所述贴合盘。
[0013]进一步的,所述贴合盘与所述塑钢板的下表面相贴合,且所述贴合盘共设有六组。
[0014]进一步的,所述塑钢板与所述安装架转动连接,且所述塑钢板表面呈拱形结构。
[001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采用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利用相互拼接设计,使得多个接收装置能拼接在一起,方便长距离的铺设使用,并利用预埋式使得该装置不会发生片偏移,位置固定,配合调节组件对接收主体高度的调节,使得汽车与无线充电接收板的距离缩短,有效降低了电量传输损耗,提升了能量传输效率,同时采用防护措施将接收主体隐藏,避免其日常受到的损坏。
[0017]2、本技术通过安装架与卡合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该卡合组件中的预埋架连接在安装架的外表面,利用卡块与卡槽之间的相互卡合,同时该卡槽的内壁还嵌入有磁吸座,方便两个接收设备的拼接组合,利用相互拼接设计方便长距离的铺设使用。
[0018]3、本技术通过升降组件与安装架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该升降组件中中的主架连接在安装架的内部,且利用液压伸缩杆工作推动滑动架沿主架的外表面滑动,进而将滑动架上表面的接收主体顶出,不仅能够在不使用该装置时保护接收主体免收损坏,同时接收主体高度的调节使得其与汽车距离缩短,有效降低了电量传输损耗,提升了能量传输效率。
[0019]4、本技术利用转动电机的驱动带动联轴与塑钢板同步转动,使得转动的塑钢板将安装架内部的接收主体漏出,用于设备的使用,利用塑钢板将安装架的上表面覆盖,有利于降低外界因素对接收主体的干扰,进一步延长该设备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的安装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的升降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的辅助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安装架;2、卡合组件;201、预埋架;202、卡槽;203、卡块;204、磁吸座;3、升降组件;301、主架;302、液压伸缩杆;303、滑动架;304、辅助伸缩支撑杆;305、顶杆;306、贴合盘;4、接收主体;5、辅助组件;501、转动电机;502、联轴;503、塑钢板;50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

4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包括安装架1和辅助组件5,安装架1外表面连接有用于拼接的卡合组件2,且安装架1内部安装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上表面嵌入有接收主体4,用于防护防压的辅助组件5安装于安装架1的上
表面,且辅助组件5包括转动电机501、联轴502、塑钢板503和密封圈504,且转动电机501输出端连接有联轴502,联轴502远离转动电机501的一端连接有塑钢板503,且塑钢板503下表面连接有密封圈504;
[0026]请参考图1

2所示,卡合组件2包括预埋架201、卡槽202和卡块203,且预埋架201外表面开设有卡槽202,卡槽202内部设置有卡块203,卡合组件2还包括磁吸座204,且磁吸座204嵌入于卡槽202内壁,卡块203与磁吸座204吸附连接;
[0027]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安装架1与卡合组件2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该卡合组件2中的预埋架201连接在安装架1的外表面,利用卡块203与卡槽202之间的相互卡合,同时该卡槽202的内壁还嵌入有磁吸座204,使得卡块203与卡槽202卡合时,通过磁吸座204的吸附,方便两个接收设备的拼接组合,利用相互拼接设计将多组设备拼接组装,方便设备的长距离的铺设使用。
[0028]请参考图2

3所示,升降组件3包括主架301、液压伸缩杆302、滑动架303、辅助伸缩支撑杆304,且主架301内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302,液压伸缩杆302输出端连接有滑动架303,且滑动架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包括安装架(1)和辅助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外表面连接有用于拼接的卡合组件(2),且所述安装架(1)内部安装有用于调节高度的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上表面嵌入有接收主体(4),用于防护防压的所述辅助组件(5)安装于所述安装架(1)的上表面,且所述辅助组件(5)包括转动电机(501)、联轴(502)、塑钢板(503)和密封圈(504),且所述转动电机(501)输出端连接有所述联轴(502),所述联轴(502)远离所述转动电机(501)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塑钢板(503),且所述塑钢板(503)下表面连接有所述密封圈(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2)包括预埋架(201)、卡槽(202)和卡块(203),且所述预埋架(201)外表面开设有所述卡槽(202),所述卡槽(202)内部设置有所述卡块(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组件(2)还包括磁吸座(204),且所述磁吸座(204)嵌入于所述卡槽(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应征江丰曹凡唐海涛贺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