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9445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在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排桩之间设有混凝土传力带,混凝土传力带包括与地下室外墙框架柱对应的竖向传力带,与底楼、楼板对应的水平传力带,水平传力带、竖向传力带组成的格子中填充级配砂石;基坑内部断板处设置钢管斜支撑;基坑内所有后浇带施工缝中以及楼板的断口中设有传力杆,本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的各部件设置于基坑内部已施工结构中,以及内部施工触及不到的位置,将基坑内外已有建筑构造结合为整体传力的支撑体系,不在待施工区形成阻碍结构,能有效代替原有内支撑,保证基坑安全。保证基坑安全。保证基坑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


[0001]本技术涉及软土质深基坑地下室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沿海地区存在大量深基坑工程,但由于沿海地区软土地质具有含水率高、压缩性大、抗剪切强度低、流动性大等特征,造成深基坑开挖支护设计和施工非常困难,基坑工程是典型的地质工程,基坑安全受地质性质影响很大,因此,软土地区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较一般岩土体区难度大,变形控制困难,要保证基坑施工安全,首先要查明影响基坑稳定的主要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合理支护形式。
[0003]现有技术中,在上述软土地质上进行大面积深基坑的地下室施工,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基坑围护,内部设置内支撑,这种联合支护形式是使用较多广泛的支护结构。内支撑系统可以根据基坑开关自由组合,通常具有一个中支撑,在基坑周边设角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内支撑通过设置在基坑上部、顶部,对于深度超大的基坑,不限于设置一层,一般处于地下室负一层或负二层的施工高度上。现有内支撑的结构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即在地下室内部结构施工到负一层、负二层时,会成为施工的障碍,使得施工不得不在此处停止,形成施工缝,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又影响了施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于替换深基坑围护桩内支撑的替换撑结构。
[0005]本技术为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包括砂石传力带、钢管斜支撑和传力杆,传力杆设置于基坑内楼板的后浇带施工缝中;钢管斜支撑上端与地下室外墙固接,下端与基坑内楼板固接;砂石传力带为填充于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排桩之间的级配砂石,所述传力杆包括H型支撑杆,H型支撑杆两端固接端面板,传力杆沿后浇带施工缝间隔设置,传力杆两端与两侧楼板顶紧固接;钢管斜支撑上端与墙侧牛腿固接,墙侧牛腿下侧设有上限位板,钢管斜支撑下端与地侧牛腿固接,地侧牛腿外侧设有下限位板;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排桩之间还设有混凝土传力带,混凝土传力带包括在级配砂石内沿伸的水平传力带以及竖向传力带,水平传力带从地下室底板至地下室顶部设置若干条,水平传力带外侧与基坑排桩相连,内侧与地下室外墙相连;竖向传力带与地下室外墙框架柱对应设置,其外侧与基坑排桩相连,内侧与地下室外墙框架柱相连。
[0007]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0008]本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的各部件设置于基坑内部已施工结构中,以及内部施工触及不到的位置,将基坑内外已有建筑构造结合为整体传力的支撑体系,不在待施工区形成阻碍结构,能有效代替原有内支撑,保证基坑安全。
[0009]作为优选,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0010]传力杆还设置于基坑侧墙、底板的后浇带施工缝以及楼板上开设有施工洞口中,传力杆间距800mm至1000mm设置一根。
[0011]传力杆沿后浇带施工缝还设有止水钢板,所述传力杆设置于止水钢板上侧,一端塞填楔块。此方案解决施工缝渗水问题,止水钢板作为传力杆的安装临时撑托,为传力杆固定提供方便。
[0012]水平传力带对应于基坑底板和楼板设置,且厚度等于楼板厚度;竖向传力带厚度等于地下室外墙框架柱。水平传力带与竖向传力带相互加强,形成整体的耦合传力体系。
[0013]钢管斜支撑倾斜角度为47

63
°

[0014]所述级配砂石的成分为:
[0015]组分名称粒径(mm)含量(%)碎石3

2035

40砂粒0.2

345

50粉粒<0.210

20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基坑内支撑实施例结构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结构示例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钢管斜支撑安装结构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力安装结构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传力结构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基坑肥槽内填充的传力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基坑肥槽内填充的传力结构截面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楼板上开设的洞口传力结构图。
[0024]图中:1、基坑排桩;2、中撑;3、角撑;4、级配砂石;5、混凝土传力带;5

1、水平传力带;5

2、竖向传力带;6、地下室外墙;7、地下室外墙框架柱;8、断板;9、钢管斜支撑;9

1、墙侧牛腿;9

2、地侧牛腿;9

3、上限位板;9

4、下限位板;10、后浇带施工缝;11、传力杆;11

1、H型支撑杆;11

2、端面板;12、洞口;13、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参见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的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包括砂石传力带、钢管斜支撑9和传力杆11,传力杆11设置于基坑内楼板13的后浇带施工缝10中;钢管斜支撑9上端与地下室外墙6固接,下端与基坑内楼板13固接;砂石传力带为填充于地下室外墙6与基坑排桩1之间的级配砂石4,所述传力杆11包括H型支撑杆11

1,H型支撑杆11

1两端固接端面板11

2,传力杆11沿后浇带施工缝10间隔设置,传力杆11两端与两侧楼板13顶紧固接;钢管斜支撑9上端与墙侧牛腿9

1固接,墙侧牛腿9

1下侧设有上限位板9

3,钢管斜支撑9下端与地侧牛腿9

2固接,地侧牛腿9

2外侧设有下限位板9

4;地下室外墙6与基坑排桩1之间还设
有混凝土传力带5,混凝土传力带5包括在级配砂石4内沿伸的水平传力带5

1以及竖向传力带5

2,水平传力带5

1从地下室底板至地下室顶部设置若干条,水平传力带5

1外侧与基坑排桩1相连,内侧与地下室外墙6相连;竖向传力带5

2与地下室外墙框架柱7对应设置,其外侧与基坑排桩1相连,内侧与地下室外墙框架柱7相连。
[0027]具体地,上述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的施工方法,其施工及换桩操作过程如下:
[0028]1)在施工内支撑之下的地下室外墙6和楼板13时设置预埋板;地下室外墙6上的预埋板、楼板13上的预埋板分别焊接墙侧牛腿9

1、地侧牛腿9

2;墙侧牛腿9

1下侧焊接上限位板9

3,地侧牛腿9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包括砂石传力带、钢管斜支撑和传力杆,传力杆设置于基坑内楼板的后浇带施工缝中;钢管斜支撑上端与地下室外墙固接,下端与基坑内楼板固接;砂石传力带为填充于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排桩之间的级配砂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包括H型支撑杆,H型支撑杆两端固接端面板,传力杆沿后浇带施工缝间隔设置,传力杆两端与两侧楼板顶紧固接;钢管斜支撑上端与墙侧牛腿固接,墙侧牛腿下侧设有上限位板,钢管斜支撑下端与地侧牛腿固接,地侧牛腿外侧设有下限位板;地下室外墙与基坑排桩之间还设有混凝土传力带,混凝土传力带包括在级配砂石内沿伸的水平传力带以及竖向传力带,水平传力带从地下室底板至地下室顶部设置若干条,水平传力带外侧与基坑排桩相连,内侧与地下室外墙相连;竖向传力带与地下室外墙框架柱对应设置,其外侧与基坑排桩相连,内侧与地下室外墙框架柱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室深基坑替换撑,其特征在于:传力杆还设置于基坑侧墙、底板的后浇带施工缝以及楼板上开设有施工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董树林高强姜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