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930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及使用方法,属于煤矿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组件,主体组件的中间位置套接有救援组件,救援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对救援组件进行密封,主体组件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排屑组件,排屑组件为半环形结构,通过采用救援组件,在对煤矿坍塌巷道顶管救援时,通过主体组件,将救援组件送至被困人员的位置,使得被困人员进入到躲避仓的内部,并进行引出,便于进行救援,方便进行操作,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和降低救援难度,便于及时的将被困人员救出,且在进行救援时,无需外部人员进入,可由被困人员进行自行进入到救援组件的内部,避免外部人员进入到被困区域导致二次风险,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救援设备,具体为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及使用方法,属于煤矿救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而在煤矿的开采时,需要人员进入到井下进行作业,当发生坍塌时,容易将作业人员困在巷道的内部,为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需要及时将作业人员进行救出,实施救援,现在在坍塌时,采用的救援方式大多为人工清障和大孔径钻机,但人工清障存在效率较低,无法及时的将被困人员就出,而采用大孔径钻机进行救援时,采用钻机进行扩孔,然后进行救援,存在效率较慢,且进行钻孔后,需要人员进入,存在二次风险的问题,不方便进行作业,且效率较慢,影响救援,如公开号为:CN110645041A,一种煤矿坍塌巷道顶管救援装备,其中若干个顶管形成顶管段,机头内置有有用于纠正机头顶进方向的一级纠偏油缸,纠偏钢管组件抵接在机头的背端,纠偏钢管组件用于纠正机头的顶进方向,顶管段头端抵接在纠偏钢管组件的背端,偏移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机头顶进方向;纠偏钢管组件为主体为两段式,纠偏钢管组件包括前段、后段和若干个二级纠偏油缸,前段和后段通过二级纠偏油缸连接,二级纠偏油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后端,二级纠偏油缸的伸出端铰接在二级纠偏油缸的前段,且二级纠偏油缸在前段和后段之间左、右分列布置,且可左侧、右侧独立控制顶出。本专利技术还提出煤矿坍塌巷道顶管救援装备的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及使用方法,能够直接将救援组件送至被困人员位置,然后将被困人员带出,提高救援效率和救援速度。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的中间位置套接有救援组件,所述救援组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对所述救援组件进行密封,且所述主体组件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排屑组件,所述排屑组件为半环形结构,所述救援组件位于所述排屑组件之间,且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排屑组件的开口位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所述主体组件,将本技术方案与外部钻机相连接,通过主体组件,便于对坍塌的煤矿进行钻孔,将所述救援组件带入到被困人员的位置,被困人员进入到所述救援组件内部后,通过所述密封组件进行密封,然后将所述主体组件引出,完成对人员的救援,方便操作,提高救援效率,且在进行使
用时,通过所述排屑组件,便于在所述主体组件行进时,将钻孔产生的碎屑引出,提高钻孔效率和速度。
[0005]优选的,为了便于进行钻孔作业,所述主体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救援组件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轴的中间位置,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与所述救援组件相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行进盘,所述行进盘的一侧与所述救援组件的一侧相接触,且所述行进盘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刀盘,所述排屑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持架的一侧,且所述排屑组件与所述行进盘之间存在缝隙,所述行进盘上均匀倾斜开设有导屑槽,所述行进盘的直径与所述排屑组件的外直径相同,且所述行进盘的直径大于所述救援组件的直径,所述救援组件的直径与所述保持架的直径相同,所述保持架的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供给管,且所述供给管与所述救援组件的内部相连通。
[0006]优选的,为了便于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所述救援组件包括救援仓,且所述救援仓的中间开设有轴孔,所述救援仓通过所述轴孔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救援仓的一侧与所述保持架相固定连接,所述救援仓位于所述保持架和所述行进盘之间,所述救援仓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腔,且所述活动腔的一侧开设有进入口,所述密封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救援仓的外侧,且所述密封组件对所述进入口进行密封,所述救援仓的内部一侧均匀开设有躲避仓,且所述躲避仓为腰型结构,所述救援仓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躲避仓相连通,且所述供给管通过所述圆孔延伸至所述躲避仓的内部,所述救援仓的内部位于所述活动腔的一侧转动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为半环形结构,且所述密封环的一侧与所述躲避仓的一侧相贴合,所述密封环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环。
[0007]优选的,为了便于对所述救援组件进行密封,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位于所述救援仓的外部且位于所述进入口的一侧,所述收纳盒的内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气动弹簧,所述气动弹簧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收纳盒的外部,且所述密封板的一侧与所述救援仓的外表面相接触,且所述密封板对所述进入口进行密封。
[0008]优选的,为了提高排屑效率,所述排屑组件包括排屑管道,且所述排屑管道为弧形结构,所述排屑管道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持架的外部,所述排屑管道的内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螺旋叶。
[0009]在进行使用时,方法如下:将所述转动轴和所述保持架与外部钻机设备相连接,使得所述转动轴转动,且使得所述保持架保持不动,将应急补给通过所述进入口放置在所述活动腔的内部,并通过所述密封组件进行密封,且将所述供给管与外部的供气管道相连接,使得氧气进入到所述躲避仓的内部,通过外部钻机,使得所述行进盘和所述刀盘在坍塌位置进行推进,且在推进时,产生的煤矿碎屑通过所述排屑组件排出,将所述救援仓推进至被困人员的位置,被困人员通过所述进入口进入到所述活动腔的内部,便于通过所述活动腔上的应急物品进行急救,然后人员进入到所述躲避仓的内部,进行躲避,通过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密封环对所述躲避仓进行密封,然后通过外部钻机,将所述救援仓进行拉出,进而便于对人员进行救援。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救援组件,在对煤矿坍塌巷道顶管救援时,通过主体组件,将救援组件送至被困人员的位置,使得被困人员进入到躲避仓的内部,并进行引出,便于进行救援,方便进行操作,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和降低救援难度,便于及
时的将被困人员救出,且在进行救援时,无需外部人员进入,可由被困人员进行自行进入到救援组件的内部,避免外部人员进入到被困区域导致二次风险,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去掉救援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救援组件正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救援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救援组件侧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排屑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主体组件,101、转动轴,102、保持架,103、行进盘,104、刀盘,105、导屑槽,106、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组件(1),所述主体组件(1)的中间位置套接有救援组件(2),所述救援组件(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组件(3),所述密封组件(3)对所述救援组件(2)进行密封,且所述主体组件(1)的一端外侧固定安装有排屑组件(4),所述排屑组件(4)为半环形结构,所述救援组件(2)位于所述排屑组件(4)之间,且所述密封组件(3)位于所述排屑组件(4)的开口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转动轴(101),所述救援组件(2)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轴(101)的中间位置,且所述转动轴(1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保持架(102),所述保持架(102)与所述救援组件(2)相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0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行进盘(103),所述行进盘(103)的一侧与所述救援组件(2)的一侧相接触,且所述行进盘(103)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刀盘(1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组件(4)固定安装在所述保持架(102)的一侧,且所述排屑组件(4)与所述行进盘(103)之间存在缝隙,所述行进盘(103)上均匀倾斜开设有导屑槽(105),所述行进盘(103)的直径与所述排屑组件(4)的外直径相同,且所述行进盘(103)的直径大于所述救援组件(2)的直径,所述救援组件(2)的直径与所述保持架(102)的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02)的一侧均匀固定安装有供给管(106),且所述供给管(106)与所述救援组件(2)的内部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组件(2)包括救援仓(201),且所述救援仓(201)的中间开设有轴孔(202),所述救援仓(201)通过所述轴孔(202)转动安装在所述转动轴(101)上,且所述救援仓(201)的一侧与所述保持架(102)相固定连接,所述救援仓(201)位于所述保持架(102)和所述行进盘(103)之间,所述救援仓(201)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活动腔(203),且所述活动腔(203)的一侧开设有进入口(204),所述密封组件(3)固定安装在所述救援仓(201)的外侧,且所述密封组件(3)对所述进入口(204)进行密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坍塌巷道用顶管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仓(201)的内部一侧均匀开设有躲避仓(205),且所述躲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瑞卿张亮肖健陈江龙陈学习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