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电运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916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变电运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引入智能算法及滚动优化进行智能化派工,采用内网RPA系统进行自动派工,并设了区域划分、任务新增、人员管理、工作总结等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大大降低了运检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优化决策,提高运检人员的办公效率。提高运检人员的办公效率。提高运检人员的办公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电运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运检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变电运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是主网中关键的一环,其作为输电网络与配电网络的枢纽环节,并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变电站数量增加,运检部门需要进行日常巡视、倒闸操作、消缺处缺等工作以保证变电站健康运作,随着变电运检工作的融合,人员在业务的种类、数量大大增加,不同人员对于不同方面内容有擅长之处,并体现在具体的工作时长以及工作成果上,通常来说变电站所属地域通常为郊区,乡下等地方,在地域上呈现分散的特点,诸如上述,现阶段的变电运检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派工要求也更高,如何做出更正确决策,是能够更好反馈班组的工作成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电运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引入智能算法及滚动优化进行智能化派工,采用内网RPA系统进行自动派工,并设了区域划分、任务新增、人员管理、工作总结等模块。该专利技术能够大大降低了运检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优化决策,提高运检人员的办公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变电运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包括工作任务模块、工作派发启动模块、人员管理模块、工作总结模块;所述工作任务模块针对日常工作模块以及新增任务模块进行设计;日常工作模块根据变电运维日常巡视周期进行值班人员管辖区域的结果的自动生成;新增任务模块,用于新增不定期任务,同时更新运维日常巡视周期;日常工作模块,采用聚类算法,对当日工作的变电站进行管辖区域划分,聚类分类值为派出的人员组数,并对所有需要途经的变电站根据数据库中变电站的坐标采用蚁群算法进行路径寻优计算,生成一个可视化的路线图建议,同时预估相应路线图巡视一趟所需总时长,以评估人员是否能够午间归站稍作休息、人员工作时长是否平均,运检管理人员通过总时长判断当日工作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单组人员工作过多情况,来进行合理化增派备班;工作派发启动模块,采用内网RPA平台,进行派工单建立,通过ORM系统进行新建任务、派工单打印以及当日工作所需相应纸质材料的打印;人员管理模块分为人员名单模块、分组模块以及人员更替模块,人员名单模块为运检班总的人员,其数据包含人员对于各项工作的得分;分组模块为变电正副值的搭配组合;人员名单模块、分组模块通过工作总结进行月度数值以及搭配更新;人员更替模块针对突发情况,进行人员更替;工作总结模块为根据ORM系统的工作执行时间,对每项工作内容的工作时间进行统计,生成月度看板,反馈于人员管理模块,对于同一项工作不同配合人员的结果进行分数
奖惩机制,更新数据库,来得到更优的人员组合以及更少的工作时间,根据人员各自的优点,更新工作内容的派发的优先级。
[0005]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聚类算法采用K

means 算法,其核心思想是找出 K 个聚类中心 c1,c2,

,cK,使得每一个数据点 xi和与其最近的聚类中心的平方距离和被最小化,具体步骤如下:(1)随机选取k个质心;(2)计算样本到质心的距离,距离质心距离近的归为一类,分为k类;(3)求出分类后的每类的新质心;(4)再次计算样本到新质心的距离,距离质心距离近的归为一类;(5)判断新旧聚类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就代表已经聚类成功,如果没有就循环步骤(2)

(4),直到相同。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蚁群算法基于聚类算法得到的变电站对应的区域簇,进行蚁群寻优,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参数,每条边的信息素量都相等;(2)遍历每一只蚂蚁,移动至下一个地点,直到经过所有变电站;(3)与最有路径比较,更新最优路径;(4)更新变电站之间的信息素;(5)循环,直到迭代次数至设置上限;(6)将路径结果转换为时间,与不同类型的工作预估时间相加,得到总时长作为显示。
[000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聚类结果下的蚁群算法比较每组用时,优先显示每组人员外派用时接近的结果,蚁群不但与聚类算法配合实现用工工作量对等,还实现路径的寻优,减少人员在路途上花费的时间,节约工作成本,减少人员疲劳度,利于变电安全生产作业,并根据工作用时及工作结果反馈于工作人员搭配、月度绩效,通过此派工系统大大优化了班组管理,实现班组的整体效率提升。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0010]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变电运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包括工作任务模块、工作派发启动模块、人员管理模块、工作总结模块。
[0011]以下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实例。
[0012]本实例主要研究变电运检派工智能化系统,其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所述:工作任务模块针对班组轮班周期、日常工作以及配置新增任务模块进行设计,并有日常模块为根据变电运维日常巡视周期及得到的该值人员管辖区域的结果进行自动生成,可新增任务,新增派发任务如排查任务、特巡等不定期任务,程序生成任务清单,并在启动任务后更新巡视周期,采用聚类算法,对今日工作的变电站进行区域划分,聚类分类值为
派出的人员组数,并对所有需要途经的变电站根据数据库中的坐标采用蚁群算法进行路径寻优计算,生成一个可视化的路线图建议,考虑工作内容的性质,预估该趟所需总时长,人员是否能够午间归站稍作休息、人员工作时长是否平均,运检管理人员可通过时长判断该日工作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单组人员工作过多等情况,来进行合理化增派备班。
[0013]工作派发启动模块,采用内网RPA平台,进行派工单建立,通过ORM系统新建任务,派工单打印,以及本轮工作所需相应纸质材料的打印,来实现流程自动化。
[0014]人员管理模块分为人员名单、分组模块、以及人员更替模块,人员名单为运检班总的人员,其数据包含了人员对于各项工作的得分;分组模块为变电正副值的搭配组合,此两个子模块通过工作总结进行月度数值以及搭配更新,人员更替模块针对突发替班等情况,为了同步ORM等计划输入,进行人员更替,以确保系统以及各项记录的正确性。
[0015]工作总结模块为根据ORM的工作执行时间,对每项工作内容的工作时间进行统计,生成月度看板,反馈于人员管理模块,对于同一项工作不同配合人员的结果进行分数奖惩机制,更新数据库,来得到更优的人员组合以及更少的工作时间,根据人员各自的优点,更新工作内容的派发的优先级。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实现方法流程图。
[0017]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电运检的智能化派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任务模块、工作派发启动模块、人员管理模块、工作总结模块;所述工作任务模块针对日常工作模块以及新增任务模块进行设计;日常工作模块根据变电运维日常巡视周期进行值班人员管辖区域的结果的自动生成;新增任务模块,用于新增不定期任务,同时更新运维日常巡视周期;日常工作模块,采用聚类算法,对当日工作的变电站进行管辖区域划分,聚类分类值为派出的人员组数,并对所有需要途经的变电站根据数据库中变电站的坐标采用蚁群算法进行路径寻优计算,生成一个可视化的路线图建议,同时预估相应路线图巡视一趟所需总时长,以评估人员是否能够午间归站稍作休息、人员工作时长是否平均,运检管理人员通过总时长判断当日工作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存在单组人员工作过多情况,来进行合理化增派备班;工作派发启动模块,采用内网RPA平台,进行派工单建立,通过ORM系统进行新建任务、派工单打印以及当日工作所需相应纸质材料的打印;人员管理模块分为人员名单模块、分组模块以及人员更替模块,人员名单模块为运检班总的人员,其数据包含人员对于各项工作的得分;分组模块为变电正副值的搭配组合;人员名单模块、分组模块通过工作总结进行月度数值以及搭配更新;人员更替模块针对突发情况,进行人员更替;工作总结模块为根据ORM系统的工作执行时间,对每项工作内容的工作时间进行统计,生成月度看板,反馈于人员管理模块,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乙铭卢志钢卢俊锋蔡致群谭俊敏蔡振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石狮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