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96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包括手持箱体,箱体一侧连接把手,箱体内置电池和控制器;箱体表面连接有显示屏和按键面板;箱体一端连接有中空的采集管,采集管端部连接有钻进装置;采集管内部连接有饵料棒;箱体另一端连接有鹅颈管,鹅颈管端部连接有第一红外摄像头。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深入木质内部进行检测,且无法对白蚁种类进行分辨的问题,具有可有效进行钻进并将检测装置送入木质建筑内部,且可以通过采集将白蚁带出进行种类分辨的特点。分辨的特点。分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探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白蚁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白蚁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蚁是一种爬行类昆虫,白蚁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白蚁为喜温昆虫,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展开,纬度越低,种类越多,若居民建筑中出现白蚁,会对木质建筑造成毁灭性的创伤,所以消灭建筑中的白蚁是必要的;在实际作业中,往往需要对建筑表面的缝隙进行探测,以便检测其中是否存在白蚁巢穴;现有技术往往无法有效伸入建筑内部进行检测,且不能有效将白蚁带出进行种类分辨,效率较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白蚁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蚁探测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深入木质内部进行检测,且无法对白蚁种类进行分辨的问题,具有可有效进行钻进并将检测装置送入木质建筑内部,且可以通过采集将白蚁带出进行种类分辨的特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包括手持箱体,箱体一侧连接把手,箱体内置电池和控制器;箱体表面连接有显示屏和按键面板;箱体一端连接有中空的采集管,采集管端部连接有钻进装置;采集管内部连接有饵料棒;箱体另一端连接有鹅颈管,鹅颈管端部连接有第一红外摄像头。
[0005]进一步地,红外摄像头选用型号为V380的红外夜视摄像头;显示屏选用型号为TXW700026SS0的工业显示屏。
[0006]优选地,采集管表面开设有多个采集孔;采集管内连接有第二红外摄像头。
[0007]优选地,采集管外表面设置有套管,套管一端与箱体连接;套管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管。
[0008]优选地,滑动管底端连接有环形的挡板,挡板通过弹簧与箱体连接。
[0009]优选地,滑动管和套管表面开设有插孔,插孔通过插销插接配合,插销通过绳索连接在套管表面。
[0010]优选地,钻进装置包括连接在采集管端部的设备箱,设备箱内连接有电机,电机端部连接有钻头。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装置通过设置了钻进装置对木质建筑进行钻进,可以对表面存在白蚁进出的通孔或者裂隙进行扩孔,且钻头钻进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木质崩裂的风险,从而获取探测装置进出的空间;装置还可以通过采集管将白蚁进行带出,当白蚁被饵料棒引诱后,可以通过拔出插销将滑动管迅速弹起从而封闭采集管,避免内部的白蚁逃走;第二红外摄像头可以观测饵料棒上是否有白蚁;鹅颈管配合第一红外摄像头可以对钻孔内部进行可视化检测,从而获取直观的资料。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套管与滑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附图标记为:箱体1,显示屏11,按键面板12,采集管2,饵料棒21,采集孔22,套管31,滑动管32,挡板33,弹簧34,插销35,电机41,钻头42,鹅颈管51,第一红外摄像头52,第二红外摄像头5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中,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包括手持箱体1,箱体1一侧连接把手,箱体1内置电池和控制器;箱体1表面连接有显示屏11和按键面板12;箱体1一端连接有中空的采集管2,采集管2端部连接有钻进装置;采集管2内部连接有饵料棒21;箱体1另一端连接有鹅颈管51,鹅颈管51端部连接有第一红外摄像头52。
[0017]进一步地,红外摄像头选用型号为V380的红外夜视摄像头;显示屏11选用型号为TXW700026SS0的工业显示屏。
[0018]优选地,采集管2表面开设有多个采集孔22;采集管2内连接有第二红外摄像头53。
[0019]优选地,采集管2外表面设置有套管31,套管31一端与箱体1连接;套管31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管32。
[0020]优选地,滑动管32底端连接有环形的挡板33,挡板33通过弹簧34与箱体1连接。
[0021]优选地,滑动管32和套管31表面开设有插孔,插孔通过插销35插接配合,插销35通过绳索连接在套管31表面。
[0022]优选地,钻进装置包括连接在采集管2端部的设备箱,设备箱内连接有电机41,电机41端部连接有钻头42。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4]使用时,将钻头42对准木质建筑表面的孔隙进行钻进,然后将采集管2置于其中,等待白蚁进入采集管2内部,通过第二红外摄像头53观测到后,拔出插销35使滑动管32弹起进行封闭,可以将抓获的白蚁带出进行种类检测;然后调转另一头将鹅颈管51插入进行可视化检测。
[0025]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包括手持箱体(1),箱体(1)一侧连接把手,箱体(1)内置电池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箱体(1)表面连接有显示屏(11)和按键面板(12);箱体(1)一端连接有中空的采集管(2),采集管(2)端部连接有钻进装置;采集管(2)内部连接有饵料棒(21);箱体(1)另一端连接有鹅颈管(51),鹅颈管(51)端部连接有第一红外摄像头(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2)表面开设有多个采集孔(22);采集管(2)内连接有第二红外摄像头(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管(2)外表面设置有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玲林一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白蚁防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