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84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壁连接有隔板,隔板底部与箱体底面之间留有空隙;箱体一侧内壁连接有药箱,药箱一侧表面铰接有箱门,药箱内装有饵料;药箱与箱体以及隔板之间形成L型虫道,药箱朝向虫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滤网孔;虫道内壁连接有多块倾斜的挡板,挡板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连接有毛刺;隔板底端连接有清污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室外环境使用时续航不足,且难以进行清理的问题,具有可长期有效保持诱杀效果,无需定期供能,且清理十分方便的特点。且清理十分方便的特点。且清理十分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蚁诱杀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白蚁防治
,特别涉及一种白蚁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白蚁对于建筑物和经济作物均会产生较大的危害,白蚁危害物体不易被人发现,被危害物体的表面创口较小,形似完好,里面却是千疮百孔,发现时已造成重大损失;在白蚁高发季节以及高发区域,居民常选用白蚁诱杀装置来进行白蚁的杀除,现有的白蚁诱杀装置往往采用内置电网设计进行电杀,但由于这类诱杀装置常置于室外环境,电杀需要持续进行供电,使用十分不便,且不易进行清理,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专门用于室外环境的白蚁诱杀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蚁诱杀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室外环境使用时续航不足,且难以进行清理的问题,具有可长期有效保持诱杀效果,无需定期供能,且清理十分方便的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设计,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壁连接有隔板,隔板底部与箱体底面之间留有空隙;箱体一侧内壁连接有药箱,药箱一侧表面铰接有箱门,药箱内装有饵料;药箱与箱体以及隔板之间形成L型虫道,药箱朝向虫道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滤网孔;虫道内壁连接有多块倾斜的挡板,挡板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连接有毛刺;隔板底端连接有清污装置。
[0005]进一步地,虫道两端均开口,一端的开口位于箱体侧表面,另一端开口通向箱体底部的蓄水;挡板下表面的毛刺选用塑料刷毛结构,刷毛设置应稀疏,不超过8根/cm2,有效起到阻挡白蚁爬出的效果。
[0006]进一步地,饵料选用网站购买的白蚁饵料,需要具有一定挥发性用于吸引白蚁。
[0007]优选地,清污装置包括连接在隔板底端内部的电机,电机伸缩端向下连接有方柱与转轴顶部的方形槽插接配合;转轴底端与箱体底板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转轴顶部为插接结构,底部与箱体底板连接;箱体底部与箱体整体为可拆卸结构连接,通过插接或者螺纹连接进行连接;当底板拆卸下来后,转轴以及网板一起被带出,可以用于清理网板。
[0009]优选地,转轴外表面连接有网板,网板包括矩形框以及矩形框内壁的金属网面,金属网面表面密布弯曲的塑料软毛。
[0010]进一步地,弯曲的塑料软毛随机缠绕在网板上,可以有效将水中的白蚁尸体进行打捞并贮存。
[0011]优选地,虫道顶部的箱体上表面连接有太阳能充电板,与隔板内部埋设的锂电池电性连接;隔板内部埋设有控制器与电机电性连接。
[0012]优选地,箱体顶部设置有凹陷的蓄水槽,蓄水槽底部开设有多个开孔,开孔内设置
有滤层;箱体侧表面底部开设有排水管,排水管设置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地,蓄水槽可以蓄积雨水用于箱体内部的供水,也可以在雨水不足时进行人工补水;排水管用于排出多余的水避免淹没虫道。
[0014]优选地,隔板侧表面底部连接有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箱体侧表面底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0015]进一步地,控制器优选80C51单片机;液位传感器优选型号为DX130液位传感器。
[0016]上述一种白蚁诱杀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本装置通过设置了L型的虫道结构,并在虫道结构中设置了类似倒刺结构的挡板机构,配合虫道内壁一侧设置的药箱进行引虫,可以有效通过物理结构将白蚁引入虫道内,并且迫使其只能单向往下落入水中,从而起到了杀虫效果;装置本身可以采用雨水进行供水,在需要进行清理时,可以通过设置的清污装置进行电动清污,避免白蚁尸体粘连在箱体内壁上影响后续使用效果,非常适合在室外环境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内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清污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0]图中附图标记为:箱体1,隔板11,药箱12,虫道13,滤网孔14,饵料15,箱门16,清污装置3,电机31,转轴32,方形槽33,网板34,太阳能充电板4,锂电池41,控制器42,蓄水槽5,排水管6,液位传感器7,透明观察窗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图2中,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壁连接有隔板11,隔板11底部与箱体1底面之间留有空隙;箱体1一侧内壁连接有药箱12,药箱12一侧表面铰接有箱门16,药箱12内装有饵料15;药箱12与箱体1以及隔板11之间形成L型虫道13,药箱12朝向虫道1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滤网孔14;虫道13内壁连接有多块倾斜的挡板,挡板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连接有毛刺;隔板11底端连接有清污装置3。
[0022]进一步地,虫道13两端均开口,一端的开口位于箱体1侧表面,另一端开口通向箱体1底部的蓄水;挡板下表面的毛刺选用塑料刷毛结构,刷毛设置应稀疏,不超过8根/cm2,有效起到阻挡白蚁爬出的效果。
[0023]进一步地,饵料15选用网站购买的白蚁饵料15,需要具有一定挥发性用于吸引白蚁。
[0024]优选地,清污装置3包括连接在隔板11底端内部的电机31,电机31伸缩端向下连接有方柱与转轴32顶部的方形槽33插接配合;转轴32底端与箱体1底板转动连接。
[0025]进一步地,转轴32顶部为插接结构,底部与箱体1底板连接;箱体1底部与箱体1整体为可拆卸结构连接,通过插接或者螺纹连接进行连接;当底板拆卸下来后,转轴32以及网板34一起被带出,可以用于清理网板34。
[0026]优选地,转轴32外表面连接有网板34,网板34包括矩形框以及矩形框内壁的金属网面,金属网面表面密布弯曲的塑料软毛。
[0027]进一步地,弯曲的塑料软毛随机缠绕在网板34上,可以有效将水中的白蚁尸体进
行打捞并贮存。
[0028]优选地,虫道13顶部的箱体1上表面连接有太阳能充电板4,与隔板11内部埋设的锂电池41电性连接;隔板11内部埋设有控制器42与电机31电性连接。
[0029]优选地,箱体1顶部设置有凹陷的蓄水槽5,蓄水槽5底部开设有多个开孔,开孔内设置有滤层;箱体1侧表面底部开设有排水管6,排水管6设置电磁阀与控制器42电性连接。
[0030]进一步地,蓄水槽5可以蓄积雨水用于箱体1内部的供水,也可以在雨水不足时进行人工补水;排水管6用于排出多余的水避免淹没虫道13。
[0031]优选地,隔板11侧表面底部连接有液位传感器7与控制器42电性连接;箱体1侧表面底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窗8。
[0032]进一步地,控制器42优选80C51单片机;液位传感器7优选型号为DX130液位传感器7。
[0033]上述一种白蚁诱杀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4]使用时,在药箱12中放置好饵料15,然后将装置内充水至不超过液位传感器7位置,并且将装置本体放置在预定区域;白蚁被饵料15吸引后进入虫道13,在光滑的挡板作用下,可以顺畅向下移动,但是向上会被挡板的结构以及底部的毛刺阻挡,难以原路飞出,迫使白蚁只能一路向下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壁连接有隔板(11),隔板(11)底部与箱体(1)底面之间留有空隙;其特征在于:箱体(1)一侧内壁连接有药箱(12),药箱(12)一侧表面铰接有箱门(16),药箱(12)内装有饵料(15);药箱(12)与箱体(1)以及隔板(11)之间形成L型虫道(13),药箱(12)朝向虫道(13)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多个滤网孔(14);虫道(13)内壁连接有多块倾斜的挡板(21),挡板(21)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连接有毛刺;隔板(11)底端连接有清污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污装置(3)包括连接在隔板(11)底端内部的电机(31),电机(31)伸缩端向下连接有方柱与转轴(32)顶部的方形槽(33)插接配合;转轴(32)底端与箱体(1)底板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玲林一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白蚁防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