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70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1
一种驱动机构,包括一基座、一活动单元以及一可动件。前述活动单元活动地设置于前述基座上并且连接一光学元件,前述可动件活动地设置于前述基座上并且具有一通道。其中,当前述可动件由一第一位置移动到一第二位置时,前述活动单元由一初始位置经过前述通道而到达一极限位置。极限位置。极限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机构。更具体地来说,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以驱使光学元件运动的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字相机)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这些电子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并朝着便利和轻薄化的设计方向进行发展,以提供使用者更多的选择。
[0003]一些具有照相或录影功能的电子装置设有一镜头驱动模块,以驱动一光学元件移动,进而达到自动对焦(autofocus)和光学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的功能。光线可穿过前述光学元件在一感光元件上成像。
[0004]然而,前述镜头驱动模块以及相机快门(camera shutter)等机构往往需要使用到许多复杂的零组件,而这会使得电子装置的尺寸无法进一步缩减。因此,如何解决前述问题便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0006]有鉴于前述公知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机构,用以驱使一光学元件运动,包括一基座、一活动单元、一可动件、一第一驱动组件以及一第二驱动组件。前述活动单元活动地设置于前述基座上并且连接前述光学元件,前述可动件活动地设置于前述基座上并且具有一通道。前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使前述可动件相对前述基座运动,前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使前述活动单元相对前述基座运动。其中,当前述第一驱动组件驱使前述可动件由一第一位置移动到一第二位置时,前述第二驱动组件驱使前述活动单元由一初始位置经过前述通道而到达一极限位置。
[0007]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可动件还具有一本体以及两个凸块,前述凸块沿一垂直方向凸出于前述本体,且前述通道形成于前述凸块之间。
[0008]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活动单元具有一滑块,且当前述可动件位于前述第一位置时,前述凸块阻挡前述滑块,以防止前述滑块进入前述通道内。
[0009]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可动件形成有一圆弧状的外侧壁,且前述滑块形成有对应于前述外侧壁的一圆弧面。
[0010]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基座具有一扇形凹槽,且前述可动件还具有一限位部,其中前述限位部沿一水平方向凸出于前述本体,且当前述可动件位于前述第一位置时,前述限位部抵接前述扇形凹槽的一第一侧壁,当前述可动件位于前述第二位置时,前述限位部抵接前述扇形凹槽的一第二侧壁。
[0011]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凸块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导引面,且前述第一导引面朝前述可动件的外侧形成一第一渐扩结构。
[0012]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凸块更分别形成有一第二导引面,且前述第二导引面朝前述可动件的外侧形成一第二渐扩结构,其中前述第一、第二导引面为斜面或曲面,且前述第一导引面较前述第二导引面更靠近前述限位部。
[0013]于一实施例中,前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前述基座内的一第一缓冲件以及一第二缓冲件,当前述活动单元位于前述初始位置时,前述活动单元与前述第一缓冲件接触,且当前述活动单元位于前述极限位置时,前述活动单元与前述第二缓冲件接触,其中前述第二缓冲件于一垂直方向上位于前述光学元件以及前述第一驱动组件之间。
[0014]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二缓冲件在前述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低于前述第一缓冲件。
[0015]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可动件含有磁性或导磁性材料。
附图说明
[0016]图1及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0017]图3及图4表示图1及图2中的驱动机构于组合后的立体图。
[0018]图5及图6表示活动单元与光学元件结合后的立体图。
[0019]图7表示图6中的滑块形成有一圆弧面的示意图。
[0020]图8表示可动件与基座结合前的爆炸图。
[0021]图9表示可动件与基座结合后的立体图。
[0022]图10表示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基座于组合前的爆炸图。
[0023]图11表示可动件的立体图。
[0024]图12表示当第一驱动组件产生一第一磁场时,位于活动单元底侧的滑块接触可动件的外侧壁的立体图。
[0025]图13表示当第一驱动组件产生一第一磁场时,活动单元、可动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的立体图。
[0026]图14表示当第一驱动组件产生一第一磁场时,活动单元、可动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的俯视图。
[0027]图15表示当第一驱动组件产生一第一磁场时,可动件的限位部抵接扇形凹槽的第一侧壁的示意图。
[0028]图16表示当第一驱动组件产生一第二磁场时,位于活动单元底侧的滑块对准可动件的通道的立体图。
[0029]图17表示当第一驱动组件产生一第二磁场时,活动单元的滑块进入可动件的通道内的示意图。
[0030]图18表示当第一驱动组件产生一第二磁场时,可动件的限位部抵接扇形凹槽的第二侧壁,且可动件相对于基座位于一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0031]图19表示当活动单元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缓冲件抵接活动单元的示意图。
[0032]图20表示当活动单元位于极限位置时,第二缓冲件抵接活动单元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如下:
[0034]100:驱动机构
[0035]10:外壳
[0036]11:开孔
[0037]12:开孔
[0038]13:开孔
[0039]20:活动单元
[0040]21:凸出部
[0041]211:凹槽
[0042]22:卡合部
[0043]23:滑块
[0044]231:圆弧面
[0045]30:光学元件
[0046]31:导槽
[0047]32:穿孔
[0048]33:遮蔽部
[0049]40:基座
[0050]41:卡块
[0051]42:凹槽
[0052]43:枢轴
[0053]44:凹槽
[0054]45:凹槽
[0055]50:可动件
[0056]501:本体
[0057]51:轴孔
[0058]52:通道
[0059]53:限位部
[0060]60:第一驱动组件
[0061]61:导磁元件
[0062]62:线圈
[0063]70:第二驱动组件
[0064]71:导磁元件
[0065]72:线圈
[0066]B:凸块
[0067]M:磁铁
[0068]P1:第一缓冲件
[0069]P2:第二缓冲件
[0070]R:扇形凹槽
[0071]R1:第一侧壁
[0072]R2:第二侧壁
[0073]S1:第一导引面
[0074]S2:第二导引面
[0075]W:外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76]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驱动机构。然而,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机构,用以驱使一光学元件运动,包括:一基座;一活动单元,活动地设置于该基座上并且连接该光学元件;一可动件,活动地设置于该基座上并且具有一通道;一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使该可动件相对该基座运动;以及一第二驱动组件,用以驱使该活动单元相对该基座运动,其中当该第一驱动组件驱使该可动件由一第一位置移动到一第二位置时,该第二驱动组件驱使该活动单元由一初始位置经过该通道而到达一极限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该可动件还具有一本体以及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沿一垂直方向凸出于该本体,且该通道形成于多个所述凸块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该活动单元具有一滑块,且当该可动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凸块阻挡该滑块,以防止该滑块进入该通道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该可动件形成有一圆弧状的外侧壁,且该滑块形成有对应于该外侧壁的一圆弧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机构,其中该基座具有一扇形凹槽,且该可动件还具有一限位部,其中该限位部沿一水平方向凸出于该本体,且当该可动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照熙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