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蚕喂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69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蚕喂叶装置,包括取料罩、过滤网、泄压开关和把手,以及外接负压风机提供动力;所述取料罩为倒置漏斗型的中空罩子,罩子的下端为方形或圆形广开口,上端连通通风管,用于与负压风机连通,所述过滤网包箍在取料罩的下端开口上;所述泄压开关集成在取料罩的通风管壁上,用于控制取料罩内的气压,实现取料与投料操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小蚕喂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应性强等优点,实现小蚕饲料均匀投喂的效果。实现小蚕饲料均匀投喂的效果。实现小蚕饲料均匀投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蚕喂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桑蚕小蚕喂养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桑蚕小蚕喂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家蚕是食桑叶吐丝结茧的驯养经济昆虫,给蚕儿投喂桑叶是养蚕的主要操作之一。通常桑蚕生产发育要依次经过5个龄期,也是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不同的生长龄期有相应的饲养技术要求,喂食桑叶是重要的技术操作之一。为满足蚕儿生长发育需要,喂食桑叶包含三项重要技术指标:一是桑叶状态,1~3龄小蚕切叶喂,4~5龄大蚕直接喂,小蚕切叶规格为相应蚕体长度1~2倍的方块叶;二是蚕座面积,为满足饲养群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需要不断扩大蚕座面积,称为:扩座,即蚕座面积是一个动态扩大的过程;三是投放均匀度,为保证蚕儿群体发育整齐,需要投放合适数量的桑叶并均匀地覆盖蚕座。
[0003]饲养1~3龄小蚕需要11天左右,需经过3个眠期,是蚕桑生产技术操作要求较高的环节,具有“养好小蚕一半收”的重要作用。传统饲喂小蚕通过人工将按技术要求切碎的桑叶均匀地撒在蚕座上,是千百年来蚕农小规模饲养的主要操作形式。近年为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形成了以小蚕规模集中共育的生产模式,即商品小蚕共育,开展小蚕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对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蚕桑生产主产区的主推技术。随着规模化商品小蚕共育技术的兴起,传统人工撒叶操作费时费力难于适应规模生产发展需要的问题尤为突出,提出了开发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小蚕饲喂机具的需求。为此,开发了一些小蚕喂叶装置,比如公告号为CN208908906U、CN111410063B和CN109744209A的专利产品。已公告的和其它已知的小蚕喂叶装置均为模仿人工撒叶的设计理念,其共同特点是通过拨片和传输皮带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均匀地分散桑叶,但由于桑叶松散、质轻的特点难于达到饲喂均匀、高效的理想效果,难于适应蚕座面积动态扩大与装备规格固定的矛盾,存在效率不高、适应性不强、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小蚕喂叶装置,其通过负压风机提供空气动力,在特制的半封闭取料罩内形成瞬时负压,在负压和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将轻质桑叶碎片均匀地吸附在过滤网上;将吸附有桑叶的取料罩移动到所需投喂小蚕的上方,打开泄压开口,降低罩内压力,桑叶碎片在重力作用下飘落到蚕座上,实现小蚕饲料均匀投喂操作。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适应性强等优点。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小蚕喂叶装置,包括:取料罩、过滤网、泄压开关和把手,以及外接负压风机提供动力;
[0007]所述取料罩为倒置漏斗型的中空罩子,罩子的下端为方形或圆形广开口,上端连通通风管,用于与负压风机连通,所述过滤网包箍在取料罩的下端开口上;
[0008]所述泄压开关集成在取料罩的通风管壁上,用于控制取料罩内的气压,实现取料与投料操纵。
[0009]优选的是,过滤网为60目双层尼龙网。
[0010]优选的是,罩子的内部腔体从罩子下端口边缘垂直高度2

处向中心通风管高度6

处收口。
[0011]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罩子内部腔体分隔成多个方形格子,格子的长宽规格为8
㎝×8㎝
,在每个格子的隔板上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位于距离罩子下端开口1

处的位置,隔板下端与罩子下端开口齐平。
[0012]优选的是,取料罩和隔板由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3]优选的是,把手包括左把手和右把手,左把手设置在取料罩上,右把手设置在通风管壁上,并与泄压开关集成。
[0014]优选的是,还包括接口,所述接口位于取料罩的通风管上端开口处,接口为通用配件,通过接口连接软管与外接负压风机连接。
[0015]优选的是,泄压开关的设计为:在管壁上开孔,开孔为长椭圆形,规格为3
㎝×1㎝
;在管壁上安装与孔规格对应的活动滑块,用于滑动密封关闭和打开管壁上的孔,以控制取料罩内的气压,实现取料与投料操纵。
[0016]优选的是,还包括输送装置,其用于输送养殖小蚕用的蚕匾;所述取料罩在输送装置的上方控制取料与投料操纵。
[0017]优选的是,还包括机械臂和用于放置桑叶碎片的储料箱,所述机械臂用于控制所述取料罩移动到所述储料箱内取料,再控制取料罩移动或保持在输送装置上方,等待输送装置上输送的蚕匾到达取料罩下端开口的正下方时,控制投料。
[0018]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一、结构简单:本技术以取料罩为装置的主体构件,双层尼龙网包箍在格子腔口的取料罩下端开口上,组合成本技术小蚕喂叶装置的取料端。
[0020]二、操作便捷:本技术通过右把手与泄压开关集成通风管壁上,右手抓握右把手,右手拇指控制活动滑块开合,控制取料罩内的气压,即可方便人工取料与投料操纵;或者自动控制泄压开关,实现自动化。
[0021]三、适应性强:本技术的取料罩可根据生产需要设计不同尺寸的系列规格,满足饲养过程中扩座、以及不同规格蚕匾的需求。还可以通过配合输送装置和机械臂的控制,能应用到自动投喂养殖流水线上,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和智能化养殖,又可以降低设备造价成本,简化结构。
[0022]本技术与现有类似装置在原理和结构上都存在本质区别,为蚕业生产提供了一种机械化小蚕投喂装置,可辅助人工实现小蚕饲养的半自动投喂,或与现有小蚕饲育机搭配集成自动小蚕化喂叶机。
[0023]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所述小蚕喂叶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所述小蚕喂叶装置尺寸指示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所述小蚕喂叶装置的取料罩下端开口(未包箍过滤网)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所述小蚕喂叶装置的取料罩下端开口(包箍有过滤网)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所述小蚕喂叶装置使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取料罩1;取料端2;泄压开关3;接口4;通风管5;右把手6;左把手7;隔板8;格子9;通孔10;过滤网11;负压风机12;软管13;蚕匾14;储料箱15。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2]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小蚕喂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料罩、过滤网、泄压开关和把手,以及外接负压风机提供动力;所述取料罩为倒置漏斗型的中空罩子,罩子的下端为方形或圆形广开口,上端连通通风管,用于与负压风机连通,所述过滤网包箍在取料罩的下端开口上;所述泄压开关集成在取料罩的通风管壁上,用于控制取料罩内的气压,实现取料与投料操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蚕喂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为60目双层尼龙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蚕喂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子的内部腔体从罩子下端口边缘垂直高度2

处向中心通风管高度6

处收口。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蚕喂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隔板,所述隔板将罩子内部腔体分隔成多个方形格子,格子的长宽规格为8
㎝×8㎝
,在每个格子的隔板上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位于距离罩子下端开口1

处的位置,隔板下端与罩子下端开口齐平。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蚕喂叶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料罩和隔板由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质制成。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庆坤韦莺叶建蔚李秋云李燕飞李梓茜黄红燕潘志新蓝必忠吴婧婧贾雪峰宾荣佩李安华董桂清韦廷秀陈枝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