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44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8
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电极,配置于基板上;以及像素界定膜,包括:第一区域,在基板上使第一电极暴露地配置,并具有第一高度;以及第二区域,与第一区域连接,并具有比第一高度高的第二高度。高的第二高度。高的第二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详细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封装层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装置可以为了发出光而包括发光元件。作为发光元件的例子,有无机发光元件、有机发光元件等。有机发光元件易受外部的刺激。例如,在水分浸透至有机发光元件的情况下,有机发光元件可能无法正常地发出光。因此,封装层可以覆盖有机发光元件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封装层的显示装置。
[0004]但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不限于这样的目的,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以及领域的范围中进行各种扩展。
[0005]为了达成前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基板;第一电极,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以及像素界定膜,包括:第一区域,在所述基板上使所述第一电极暴露地配置,并具有第一高度;以及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并具有比所述第一高度高的第二高度。
[0006]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层,配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配置于所述发光层上;以及封装层,配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上。
[0007]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配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上;有机封装层,配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上;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配置于所述有机封装层上,所述有机封装层通过喷墨印刷工艺形成,并通过毛细管压力(capillary pressure)从所述第二区域向所述第一区域扩散。
[0008]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高度为0.1微米至1.9微米。
[0009]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在平面图上,所述像素界定膜使所述第一电极暴露的区域为圆形。
[0010]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区域沿着所述圆形的区域的边缘存在多个,并彼此隔开。
[0011]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的边缘的长度与其余区域的边缘的长度不同。
[0012]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配置,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电极隔开。
[0013]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在平面图上,所述像素界定膜使所述第一电极暴露的区域为多边形。
[0014]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区域沿着所述多边形的区域的边缘存在多个,并彼此隔开。
[0015]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的边缘的长度与其
余区域的边缘的长度不同。
[0016]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配置,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电极隔开。
[0017]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像素界定膜包括:下像素界定膜,具有所述第一高度;以及上像素界定膜,具有所述第二高度与所述第一高度之差即第三高度。
[0018]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下像素界定膜和所述上像素界定膜包含彼此相同的物质。
[0019]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下像素界定膜和所述上像素界定膜包含彼此不同的物质。
[0020]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在平面图上,所述像素界定膜使所述第一电极暴露的区域的边缘的长度比所述第一区域的边缘的长度长。
[0021]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在平面图上,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圆形形状。
[0022]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是,在平面图上,所述第一区域具有多边形形状。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在像素界定膜中具有彼此不同的高度,并包括与像素相邻形成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由此,涂敷于第二区域的墨能够通过毛细管压力向第一区域受到毛细管压力而容易扩散。因此,涂敷错误的墨能够向像素上容易地扩散。
[0024]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效果不限于前述的效果,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以及领域的范围中进行各种扩展。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0026]图2以及图3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0027]图4是示出沿着图2的I

I'线截取的截面的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8]图5是示出沿着图2的II

II'线截取的截面的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0029]图6是示出沿着图2的I

I'线截取的截面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0030]图7是示出沿着图2的II

II'线截取的截面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0031]图8、图9、图10以及图11是示出包括在图1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0032]图1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0033]图13是示出图12的电子设备实现为电视的一实施例的图。
[0034]图14是示出图12的电子设备实现为智能电话的一实施例的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DP:显示面板
ꢀꢀꢀꢀꢀꢀꢀꢀꢀꢀꢀꢀ
DDV:数据驱动部
[0037]GDV:栅极驱动部
ꢀꢀꢀꢀꢀꢀꢀꢀꢀ
P:像素
[0038]PDL:像素界定膜
ꢀꢀꢀꢀꢀꢀꢀꢀꢀ
FA:第一区域
[0039]SA:第二区域
ꢀꢀꢀꢀꢀꢀꢀꢀꢀꢀꢀꢀ
OP:开口
[0040]IK:墨
ꢀꢀꢀꢀꢀꢀꢀꢀꢀꢀꢀꢀꢀꢀꢀꢀꢀꢀ
H1:第一高度
[0041]H2:第二高度
ꢀꢀꢀꢀꢀꢀꢀꢀꢀꢀꢀꢀ
SUB:基板
[0042]BUF:缓冲层
ꢀꢀꢀꢀꢀꢀꢀꢀꢀꢀꢀꢀꢀ
GI:栅极绝缘层
[0043]TFT:晶体管
ꢀꢀꢀꢀꢀꢀꢀꢀꢀꢀꢀꢀꢀ
ACT:有源层
[0044]GE:栅极电极
ꢀꢀꢀꢀꢀꢀꢀꢀꢀꢀꢀꢀ
SE:源极电极
[0045]DE:漏极电极
ꢀꢀꢀꢀꢀꢀꢀꢀꢀꢀꢀꢀ
ILD:层间绝缘层
[0046]VIA:过孔绝缘层
ꢀꢀꢀꢀꢀꢀꢀꢀꢀ
ANO:第一电极
[0047]EL:发光层
ꢀꢀꢀꢀꢀꢀꢀꢀꢀꢀꢀꢀꢀꢀ
CAT:第二电极
[0048]OL1:第一无机封装层
ꢀꢀꢀꢀꢀ
MN:有机封装层
[0049]OL2:第二无机封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参照所附的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针对所附的附图上的相同的构成要件,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
[0051]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0052]参照图1,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包括多个像素P的显示面板DP、数据驱动部DDV、栅极驱动部GDV以及时序控制部CON。
[00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第一电极,配置于所述基板上;以及像素界定膜,包括:第一区域,在所述基板上使所述第一电极暴露地配置,并具有第一高度;以及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区域连接,并具有比所述第一高度高的第二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发光层,配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第二电极,配置于所述发光层上;以及封装层,配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配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上;有机封装层,配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上;以及第二无机封装层,配置于所述有机封装层上,所述有机封装层通过喷墨印刷工艺形成,并通过毛细管压力从所述第二区域向所述第一区域扩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为0.1微米至1.9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面图上,所述像素界定膜使所述第一电极暴露的区域为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沿着所述圆形的区域的边缘存在多个,并彼此隔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的边缘的长度与其余区域的边缘的长度不同。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一电极相邻配置,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秀泳金成俊李忠爀郑星在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