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39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包括支撑框架和张紧组件,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组件,用于张力调节的所述张紧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的顶面中央,所述张紧组件包括气缸、压板、光杆、压力传感器、底板、橡胶气囊、固定架、限位杆和张紧辊,所述气缸的底端连接有压板,且压板的顶面前后两端设置有光杆。该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通过张紧组件的设置,当纺织布料出现松弛时,布料对张紧辊的压力会减小,从而能够被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此时能够启动气缸带动压板下移,同时光杆能够对压板进行限位,提高压板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通过固定架带动张紧辊来对布料进行张紧,避免因布料的松弛影响送料或收卷时的质量。卷时的质量。卷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在纺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压辊来对布料进行限位导向。
[0003]市场上的压辊在使用时,存在无法自动的对压辊的张力进行调节,导致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包括支撑框架和张紧组件,所述支撑框架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组件,用于张力调节的所述张紧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的顶面中央,所述张紧组件包括气缸、压板、光杆、压力传感器、底板、橡胶气囊、固定架、限位杆和张紧辊,所述气缸的底端连接有压板,且压板的顶面前后两端设置有光杆,所述压板的底面前后两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中央固定有橡胶气囊,且橡胶气囊的底端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面左右两端安置有限位杆,且固定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电机、正反牙丝杠、滑座和辊筒,所述电机的底端连接有正反牙丝杠,且正反牙丝杠的中部对称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后端外侧套接有辊筒。
[0007]进一步的,所述正反牙丝杠关于支撑框架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且正反牙丝杠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防滑套、滚珠、限位套和导向杆,所述辊筒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且辊筒的前后两端内侧设置有滚珠,所述辊筒的后端内部设置有限位套,且限位套的上下两端滑动连接有导向杆。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且支撑框架与光杆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辊筒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熨烫的防皱组件,所述防皱组件包括伸缩软管、连接筒和排气孔,所述限位套的后端连接有伸缩软管,且限位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辊筒的外侧开设有排气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筒的剖面形状呈C形,且连接筒与滑座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辊筒与张紧辊为滑动连接,且排气孔关于辊筒的外侧呈等距分布。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采用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不仅能够自动的对纺织布料进行张紧,提高
张力调节时的便利性,避免因布料的松弛影响送料或收卷时的质量,且还能够对布料进行熨烫除皱,有利于提高布料生产时的质量。
[0014]1、本技术通过张紧组件的设置,当纺织布料出现松弛时,布料对张紧辊的压力会减小,从而能够被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此时能够启动气缸带动压板下移,同时光杆能够对压板进行限位,提高压板移动时的稳定性,从而能够通过固定架带动张紧辊来对布料进行张紧,避免因布料的松弛影响送料或收卷时的质量,且还通过橡胶气囊的设置,能够对固定架和底板之间进行缓冲减震,避免张力过大导致布料损坏,并且通过限位杆的设置,能够避免张紧辊水平晃动;
[0015]2、本技术通过防皱组件的设置,先将伸缩软管的末端连接在外部的蒸汽发生器上,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能够通过伸缩软管进入到辊筒的内部,然后从排气孔内排出,从而能够对布料进行熨烫,且在张紧辊的张紧下,使布料保持平整,避免布料上发生褶皱影响生产的质量,同时U型的连接筒能够对蒸汽进行导向,使其能够精准的流向有布料的一端,从而更加节能;
[0016]3、本技术通过定位组件的设置,能够通过辊筒来对布料的左右两端进行限位,提高张紧时的效果,同时通过防滑套和滚珠的设置,能够避免布料与辊筒之间出现相对滑动,从而减小布料的表面的摩擦损耗,且还能够启动电机带动正反牙丝杠转动,辊筒便能够在滑座、限位套和导向杆的限位下移动,从而来对两个辊筒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布料。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的定位组件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的连接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撑框架;2、定位组件;201、电机;202、正反牙丝杠;203、滑座;204、辊筒;205、防滑套;206、滚珠;207、限位套;208、导向杆;3、张紧组件;301、气缸;302、压板;303、光杆;304、压力传感器;305、底板;306、橡胶气囊;307、固定架;308、限位杆;309、张紧辊;4、防皱组件;401、伸缩软管;402、连接筒;403、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包括支撑框架1和张紧组件3,支撑框架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组件2,用于张力调节的张紧组件3设置于支撑框架1的顶面中央,张紧组件3包括气缸301、压板302、光杆303、压力传感器304、底板305、橡胶气囊306、固定架307、限位杆308和张紧辊309,气缸301的底端连接有压板302,且压板302的顶面前后两端设置有光杆303,光杆303能够对压板302进行限位,提高压板302移动时的稳定性,压板302的底面前后两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04,且压力传感器3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05,底板305的底面中央固定有橡胶气囊306,且橡胶气囊306的底端连接有固定架307,通过橡胶气囊306的设置,能够对固定架307和底板305之间进行缓冲减震,避免张力过大导致布料损坏,固定架307的顶面左右两端安置有限位杆308,且固定架30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辊309,当纺织布料出现松弛时,布料对张紧辊309的压力会减小,从而能够被压力传感器
304检测到,此时能够启动气缸301带动压板302下移,从而能够通过固定架307带动张紧辊309来对布料进行张紧,避免因布料的松弛影响送料或收卷时的质量,并且通过限位杆308的设置,能够避免张紧辊309水平晃动。
[0022]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组件2包括电机201、正反牙丝杠202、滑座203和辊筒204,电机201的底端连接有正反牙丝杠202,且正反牙丝杠202的中部对称设置有滑座203,正反牙丝杠202关于支撑框架1的中心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且正反牙丝杠202与支撑框架1转动连接,滑座203的后端外侧套接有辊筒204,定位组件2还包括防滑套205、滚珠206、限位套207和导向杆208,辊筒204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205,且辊筒204的前后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包括支撑框架(1)和张紧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组件(2),用于张力调节的所述张紧组件(3)设置于支撑框架(1)的顶面中央,所述张紧组件(3)包括气缸(301)、压板(302)、光杆(303)、压力传感器(304)、底板(305)、橡胶气囊(306)、固定架(307)、限位杆(308)和张紧辊(309),所述气缸(301)的底端连接有压板(302),且压板(302)的顶面前后两端设置有光杆(303),所述压板(302)的底面前后两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304),且压力传感器(3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05),所述底板(305)的底面中央固定有橡胶气囊(306),且橡胶气囊(306)的底端连接有固定架(307),所述固定架(307)的顶面左右两端安置有限位杆(308),且固定架(30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张紧辊(3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2)包括电机(201)、正反牙丝杠(202)、滑座(203)和辊筒(204),所述电机(201)的底端连接有正反牙丝杠(202),且正反牙丝杠(202)的中部对称设置有滑座(203),所述滑座(203)的后端外侧套接有辊筒(2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织用张力可调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反牙丝杠(202)关于支撑框架(1)的中心位置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广达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