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补水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817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凝补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补水泵系统包括凝补水泵、主路管道、再循环管道和凝补水箱;所述主路管道的入口与所述凝补水箱的出口连通,所述再循环管道的出口与所述凝补水箱的回水口连通,所述凝补水泵串接在所述主路管道上;其中,所述凝补水泵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单元,所述流量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凝补水泵的出口、所述再循环管道的入口以及用户管道的入口相连接;并且,所述流量调节单元能够在所述主路管道的流量信号的控制下,调节流入所述再循环管道和所述用户管道中的流量。上述凝补水泵系统可以在人工不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对凝补水泵出口流量及压力的调节,从而防止凝补水泵出口发生超压现象。从而防止凝补水泵出口发生超压现象。从而防止凝补水泵出口发生超压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补水泵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水泵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凝补水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凝补水泵出口流量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置手动闸阀来人工调节流量。但当凝补水下游用户用水量下降较快时,人员手动调节响应慢,易造成管道憋压,可能会对阀门管道及泵体造成损坏。若下游用户用水量不断变化则需要人员就地实时调节,占用一定人力。
[0003]在凝结水泵启动初期,需要使用凝补水泵为凝结水泵提供内腔密封水。如果下游用户用水量突增,会造成凝结水泵内腔密封水压力不满足要求从而导致凝结水泵无法运行。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凝补水泵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凝补水泵系统。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凝补水泵系统,所述凝补水泵系统包括凝补水泵、主路管道、再循环管道和凝补水箱;所述主路管道的入口与所述凝补水箱的出口连通,所述再循环管道的出口与所述凝补水箱的回水口连通,所述凝补水泵串接在所述主路管道上;其中,
[0007]所述凝补水泵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单元,所述流量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凝补水泵的出口、所述再循环管道的入口以及用户管道的入口相连接;并且,
[0008]所述流量调节单元能够在所述主路管道的流量信号的控制下,调节流入所述再循环管道和所述用户管道中的流量。
[0009]可选的,所述流量调节单元为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具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凝补水泵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用于与用户管道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再循环管道的入口相连。
[0010]可选的,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阀座、主路阀瓣和旁路阀瓣;
[0011]所述阀座具有所述进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
[0012]所述主路阀瓣和所述旁路阀瓣相连,并可同步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座中。
[0013]可选的,在所述主路管道的流量信号为第一流量信号时,所述主路阀瓣移动至关闭所述第一出口,同时所述旁路阀瓣移动至开启所述第二出口;
[0014]在所述主路管道的流量信号为第二流量信号时,所述主路阀瓣移动至开启所述第一出口,同时所述旁路阀瓣移动至关闭所述第二出口;
[0015]所述第一流量信号对应的流量值小于所述第二流量信号对应的流量值。
[0016]可选的,所述流量调节阀为自动回流三通阀。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出口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主路管道的轴线,所述第二出口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主路管道的轴线。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凝补水泵系统,通过所设置的凝补水泵、主路管道、再循环管道、凝补水箱和流量调节单元,可以在人工不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对凝补水泵出口流量及压力的调节,从而防止凝补水泵出口发生超压现象;具有防止液体倒流至泵、减小旁路回流压力、减小再循环管道振动、自动控制流量、不需电气配线、运行平稳、寿命长等多种优点;还可以保证凝结水泵正常运行工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凝补水泵系统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凝补水泵系统100,所述凝补水泵系统100包括凝补水泵110、主路管道120、再循环管道130和凝补水箱140。所述主路管道120的入口与所述凝补水箱140的出口连通,所述再循环管道130的出口与所述凝补水箱140的回水口连通,所述凝补水泵110串接在所述主路管道120上。其中,所述凝补水泵系统100还包括流量调节单元150,所述流量调节单元150分别与所述凝补水泵110的出口、所述再循环管道130的入口以及用户管道(图中未示出)的入口相连接。并且,所述流量调节单元150能够在所述主路管道120的流量信号的控制下,调节流入所述再循环管道130和所述用户管道中的流量。
[0022]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凝补水泵系统100工作期间,凝补水箱140提供液体流量,液体流量通过主路管道120到达凝补水泵110,凝补水泵110通过主路管道120将液体流量输送至流量调节单元150,流量调节单元150根据输送至的液体流量的大小不同,可以将液体流量分配至再循环管道130和用户管道。
[0023]本实施例的凝补水泵系统,通过所设置的凝补水泵、主路管道、再循环管道、凝补水箱和流量调节单元,可以在人工不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对凝补水泵出口流量及压力的调节,从而防止凝补水泵出口发生超压现象。具有防止液体倒流至泵、减小旁路回流压力、减小再循环管道振动、自动控制流量、不需电气配线、运行平稳、寿命长等多种优点。还可以保证凝结水泵正常运行工作。
[0024]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流量调节单元150为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具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凝补水泵110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用于与用户管道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再循环管道130的入口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流量调节阀可以采用不同的种类,例如自动回流三通阀等,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具体限制。
[0025]具体地,如图1所示,流量调节阀具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流量调节阀的进口可作为其进水口与凝补水泵110的出口相连,流量调节阀的第一出口可作为其出水口与用户管道的入口相连,流量调节阀的第二出口可作为其回水口与再循环管道130的入口相连。通过主路管道120可将液体流量从凝补水箱140经由凝补水泵110输送至流量调节阀的进水口,再由流量调节阀根据输送至的液体流量的大小不同,将液体流量通过其出水口和回水口分别分配至用户管道和再循环管道130。
[0026]本实施例的凝补水泵系统,通过所设置的流量调节阀,可以防止凝补水泵出口发
生超压现象,也可以防止液体倒流至泵、减小旁路回流压力。
[0027]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述流量调节阀包括阀座、主路阀瓣和旁路阀瓣。所述阀座具有所述进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所述主路阀瓣和所述旁路阀瓣相连,并可同步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座中。
[0028]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凝补水泵系统100工作期间,凝补水箱140提供液体流量,液体流量通过主路管道120到达凝补水泵110,凝补水泵110通过主路管道120将液体流量输送至流量调节阀。当液体流量输送至流量调节阀时,输送至的液体流量使得设置在阀座中的主路阀瓣和旁路阀瓣移动,以将液体流量分配至再循环管道130和用户管道。
[0029]本实施例的凝补水泵系统,通过所设置的阀座、主路阀瓣和旁路阀瓣,可以在人工不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对凝补水泵出口流量及压力的调节,也可以保证凝结水泵正常运行工作。
[0030]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在所述主路管道120的流量信号为第一流量信号时,所述主路阀瓣移动至关闭所述第一出口,同时所述旁路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补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补水泵系统包括凝补水泵、主路管道、再循环管道和凝补水箱;所述主路管道的入口与所述凝补水箱的出口连通,所述再循环管道的出口与所述凝补水箱的回水口连通,所述凝补水泵串接在所述主路管道上;其中,所述凝补水泵系统还包括流量调节单元,所述流量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凝补水泵的出口、所述再循环管道的入口以及用户管道的入口相连接;并且,所述流量调节单元能够在所述主路管道的流量信号的控制下,调节流入所述再循环管道和所述用户管道中的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补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单元为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具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进口与所述凝补水泵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用于与用户管道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再循环管道的入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凝补水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礼允冯振纹刘莉军王俊杰金世杰赵军郭涛黄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