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描专利>正文

一种加热均质搅拌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15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均质搅拌锅,包括架体,该装置设置有与搅拌锅内层壳体贴合的导热板和固定于导热板表面的加热管,实现将热量均匀传递至物料,使得物料加热更充分均匀,同时,制造时可抽离加热腔中的空气,相对的真空状态减少了热量的损失,节约了资源;相对于粘性较大混合物,该装置设置有上料筒,即在搅拌过程中,密度相对较大的物料部分沉入锅底,进液口可将其吸入至上料筒内,并通过螺旋杆的输送和上方设置的排液口将其均匀的分散至搅拌锅内混合液体的上方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率,也提高了混合物质的搅拌的充分性。也提高了混合物质的搅拌的充分性。也提高了混合物质的搅拌的充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均质搅拌锅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锅
,具体为一种加热均质搅拌锅。

技术介绍

[0002]加热均质搅拌锅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化工、食品生物等方面,是将多种不同成分的物质进行混合并经过搅拌杆进行搅拌进而形成成分分布稳定的混合物质,搅拌充分性也决定着产品的质量。
[0003]现有的搅拌锅为传统的搅拌方式,即通过转动搅拌杆进行搅拌,但是,对于多种成分的且粘性较大混合物料来说,搅拌杆在搅拌锅内搅拌时,密度相对较大的物料在搅拌锅内转动时部分会渐渐的沉入锅底,传统的周向搅拌难以使得底部与顶部的物料搅拌充分混合或搅拌时间太长,搅拌效率低,且部分粘性较高的物料易黏着于锅壁上时,难以将其均匀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均质搅拌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均质搅拌锅,包括架体,还包括卡合于架体内壁的放置板,放置板设置有两组,放置板上放置有搅拌锅,搅拌锅内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一组上料筒,上料筒放置于搅拌锅底部的上表面,搅拌锅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搅拌锅内竖直安装有一组螺旋杆,螺旋杆的上下两端均贯穿于通孔并与通孔转动套接,所述搅拌锅的上下端侧壁分别开设有排液口和进液口,排液口和进液口均沿螺旋杆杆体中心呈阵列设置有若干组。
[0006]优选的,所述架体的两侧壁于放置板的下方卡合有一组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一组电机,电机的伸出端活动贯穿于搅拌锅底部并与螺旋杆杆体底部的伸出端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螺旋杆顶部的伸出端固定卡合有一组搅拌框,搅拌框呈长方形框状设计且底部呈开口设计,搅拌框的上下横杆之间固定卡合有若干组竖直放置的搅拌杆。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框的两侧杆及底部横杆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刮板,安装槽的底部安装有弹簧,刮板通过弹簧与安装槽的底部弹性连接,刮板远离弹簧的一侧与搅拌框的锅壁及锅底相贴。
[0009]优选的,所述搅拌锅的壳体为双层设计,内外层壳体之间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内沿搅拌锅中心呈阵列状设置有若干组导热板,导热板与内层壳体的外壁相贴合,导热板远离内层壳体的一侧表面均匀卡合有若干组加热管。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锅的上方安装有与搅拌锅内部连通的进料管,搅拌锅的底部设置有与搅拌锅内部连通的排料管。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锅的底部与电机的伸出端连接处卡合有一组密封圈,架体的底
部安装有若干组万向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装置设置有与搅拌锅内层壳体贴合的导热板和固定于导热板表面的加热管,实现将热量均匀传递至物料,使得物料加热更充分均匀,同时,制造时可抽离加热腔中的空气,相对的真空状态减少了热量的损失,节约了资源。
[0014]2.相对于粘性较大混合物,该装置设置有上料筒,即在搅拌过程中,密度相对较大的物料渐渐地分布至搅拌锅的底部或下层,进液口可将其吸入至上料筒内,并通过螺旋杆的输送和上方设置的排液口将其均匀的分散至搅拌锅内混合液体的上方进行搅拌,避免了物料分层的现象,提高搅拌效率,也提高了混合物质的搅拌的充分性。
[0015]3.相对于粘性较大的混合物,该装置的搅拌框的两侧杆即底部横杆均设置了刮板,刮板可及时的将粘附于锅壁即底部的物料刮除并混合,防止搅拌不均匀不充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部分俯视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上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意图。
[0020]图中:1、架体;2、放置板;3、搅拌锅;4、搅拌框;5、上料筒;6、进料管;7、加热管;8、搅拌杆;9、固定板;10、电机;11、排料管;12、万向轮;13、加热腔;14、导热板;15、螺旋杆;16、进液口;17、排液口;18、刮板;19、安装槽;2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热均质搅拌锅,包括架体1,还包括卡合于架体1内壁的放置板2,放置板2设置有两组,放置板2上放置有搅拌锅3,搅拌锅3内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一组上料筒5,上料筒5放置于搅拌锅3底部的上表面,搅拌锅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搅拌锅3内竖直安装有一组螺旋杆15,螺旋杆15的上下两端均贯穿于通孔并与通孔转动套接,搅拌锅3的上下端侧壁分别开设有排液口17和进液口16,排液口17和进液口16均沿螺旋杆15杆体中心呈阵列设置有若干组;电机10转动带动螺旋杆15转动,搅拌过程中,混合物中对于密度较高沉入锅底的物料通过进液口16流入并经由螺旋杆15逐渐输送至排液口17,排液口17设置有多个,即排液口17将底部吸上来的密度较高的物料均匀的发散至上料筒5的四周即搅拌锅3内混合液体物料的上方,螺旋杆15转动同时,螺旋杆15的顶部伸出端与搅拌框4进行卡合,搅拌框4上设置的若干组搅拌杆8对混合物料进行混合。
[0023]进一步地,架体1的两侧壁于放置板2的下方卡合有一组固定板9,固定板9上固定安装有一组电机10,电机10的伸出端活动贯穿于搅拌锅3底部并与螺旋杆15杆体底部的伸
出端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连接;电机10的伸出端贯穿于搅拌锅3的底部至搅拌锅3内部,搅拌锅3与螺旋杆15底部固定连接带动了螺旋杆15的转动。
[0024]进一步地,螺旋杆15顶部的伸出端固定卡合有一组搅拌框4,搅拌框4呈长方形框状设计且底部呈开口设计,搅拌框4的上下横杆之间固定卡合有若干组竖直放置的搅拌杆8;搅拌框4与螺旋杆15的伸出端进行卡合固定,即电机10带动螺旋杆15转动的同时也带动搅拌框4的转动,多组搅拌杆8的设置实现物料的充分混合。
[0025]进一步地,搅拌框4的两侧杆及底部横杆均开设有安装槽19,安装槽19内滑动连接有刮板18,安装槽19的底部安装有弹簧,刮板18通过弹簧与安装槽19的底部弹性连接,刮板18远离弹簧的一侧与搅拌框4的锅壁及锅底相贴;刮板18和弹簧的设置实现了刮板18与搅拌锅3锅壁和锅底贴合,防止物料粘附于搅拌锅3的锅壁或锅底导致搅拌不充分。
[0026]进一步地,搅拌锅3的壳体为双层设计,内外层壳体之间形成加热腔13,加热腔13内沿搅拌锅3中心呈阵列状设置有若干组导热板14,导热板14与内层壳体的外壁相贴合,导热板14远离内层壳体的一侧表面均匀卡合有若干组加热管7;导热板14和加热管7的设计实现将热量均匀传递给搅拌锅3内层的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均质搅拌锅,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合于架体(1)内壁的放置板(2),放置板(2)设置有两组,放置板(2)上放置有搅拌锅(3),搅拌锅(3)内中心位置竖直安装有一组上料筒(5),上料筒(5)放置于搅拌锅(3)底部的上表面,搅拌锅(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搅拌锅(3)内竖直安装有一组螺旋杆(15),螺旋杆(15)的上下两端均贯穿于通孔并与通孔转动套接,所述搅拌锅(3)的上下端侧壁分别开设有排液口(17)和进液口(16),排液口(17)和进液口(16)均沿螺旋杆(15)杆体中心呈阵列设置有若干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两侧壁于放置板(2)的下方卡合有一组固定板(9),固定板(9)上固定安装有一组电机(10),电机(10)的伸出端活动贯穿于搅拌锅(3)底部并与螺旋杆(15)杆体底部的伸出端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均质搅拌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杆(15)顶部的伸出端固定卡合有一组搅拌框(4),搅拌框(4)呈长方形框状设计且底部呈开口设计,搅拌框(4)的上下横杆之间固定卡合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描
申请(专利权)人:曾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