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用循环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04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用循环水池,其通过将循环水池分割成混料池、静沉池和回液池,通过混料池溶解生石灰制成吸收液,通过回液池循环回收吸收液,然后经静沉池沉淀,回流至混料池重复利用;其无需额外的压滤设备,减少了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值。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用循环水池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用循环水池。

技术介绍

[0002]在多孔砖、标砖等的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烧制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较多的颗粒粉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需要收集并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烧制废气输送至吸收塔,从吸收塔喷淋碱性吸收液,吸收二氧化硫后进行排放。通用的碱性吸收液为生石灰加入循环水池中制成氢氧化钙溶液。但普通的循环水池的功能仅限于溶解生石灰、泵出吸收液、同时循环回收吸收液,难以处理吸收二氧化硫后吸收液中存在的亚硫酸钙和硫酸钙沉淀;为保证循环水池的持续工作,需要外接压滤机,以过滤亚硫酸钙和硫酸钙沉淀。但吸收液碱性强,压滤机极易腐蚀,增加了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脱硫用循环水池,其通过将循环水池分割成混料池、静沉池和回液池,通过混料池溶解生石灰制成吸收液,通过回液池循环回收吸收液,然后经静沉池沉淀,回流至混料池重复利用;其无需额外的压滤设备,减少了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0005]一种脱硫用循环水池,其主体为循环水池1,所述循环水池1包括混料池2、静沉池3、回液池4;所述混料池2和所述静沉池3之间通过堰墙5分隔,所述静沉池3和所述回液池4之间通过分隔墙6分隔;所述混料池2底部开设泵出口7,所述回液池4上部开设回流口8。
[0006]进一步的,所述混料池2上方架设输送带9。
[0007]进一步的,所述混料池2底部设有搅拌器10。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回液池4底部开设底阀11。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分隔墙6底部为若干支脚61,所述支脚61之间形成连通口62。
[0010]本技术的优点:
[0011]1、本技术通过将循环水池分割成混料池、静沉池和回液池,通过混料池溶解生石灰制成吸收液,通过回液池循环回收吸收液,然后经静沉池沉淀,回流至混料池重复利用;其无需额外的压滤设备,减少了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0012]2、堰墙的作用在于使静沉池内的吸收液底部平静并沉淀,通过顶部溢流来重复利用水资源;
[0013]3、分隔墙的作用在于将回流口形成的液体扰动隔离在回液池,避免其影响静沉池的沉淀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脱硫用循环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分隔墙的正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脱硫用循环水池的工作示意图;
[0017]图中,1

循环水池,2

混料池,3

静沉池,4

回液池,5

堰墙,6

分隔墙,61

支脚,62

连通口,7

泵出口,8

回流口,9

输送带,10

搅拌器,11

底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脱硫用循环水池,其主体为循环水池1,循环水池1包括混料池2、静沉池3、回液池4;混料池2和静沉池3之间通过堰墙5分隔,静沉池3和回液池4之间通过分隔墙6分隔;混料池2底部开设泵出口7,回液池4上部开设回流口8;混料池2上方架设输送带9,混料池2底部设有搅拌器10;回液池4底部开设底阀11;分隔墙6底部为若干支脚61,支脚61之间形成连通口62。
[0020]如图3所示,上述脱硫用循环水池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1](1)生石灰通过输送带加入至混料池中央,配合搅拌器,制成含量均匀的吸收液;
[0022](2)通过泵出口将吸收液输送至吸收塔;
[0023](3)吸收二氧化硫后的吸收液经回流口进入回液池;
[0024](4)吸收液通过分隔墙底部的连通口进入静沉池;
[0025](5)静沉池中吸收液缓慢抬升液面,直至其达到堰墙顶部并溢流回混料池。
[0026]当生产停机后,可通过底阀排空回液池和静沉池中的吸收液,并清理其中沉淀的亚硫酸钙和硫酸钙沉淀。
[0027]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用循环水池,所述脱硫用循环水池的主体为循环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包括混料池、静沉池、回液池;所述混料池和所述静沉池之间通过堰墙分隔,所述静沉池和所述回液池之间通过分隔墙分隔;所述混料池底部开设泵出口,所述回液池上部开设回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用循环水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桃勇王思维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英矿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