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03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2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连接条。第一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连接侧。第二显示单元具有第二连接侧。连接条具有腹板部及两个翼缘部。两个翼缘部分别位于腹板部的两侧并分别插置于第一连接侧内与第二连接侧内,以使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连接侧连接第二显示单元的第二连接侧。连接条隐蔽于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之间。两个翼缘部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翼缘部及第二翼缘部。第一翼缘部与第二翼缘部位于不同的平面上。腹板部连接第一翼缘部与第二翼缘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可提供较佳的显示品质。提供较佳的显示品质。提供较佳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由于具有出色的显示效果,在舞台、商业演出、广告、展览等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当需要较大的显示面积时,可将多个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拼接在一起使用,此时需要人力及物力来进行安装及拆卸。
[0003]随着显示装置的租赁市场的日益成熟,使用者对于显示装置的拼接组装及拆卸的便捷性及拼接后的显示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进行拼接时,仅会在组装处以片状结构与被拼接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的基板进行锁固,这样的锁固结构可能会造成组装处水平错位、组装处呈阶梯状高低落差、组装处接缝的宽度差异大、组装处由于刚性不足而弯折变形等不理想的状况,进而无法满足拼接后的显示品质需求。
[0004]「
技术介绍
」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所知道的已知技术。在「
技术介绍
」段落所揭露的内容,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本技术申请前已被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所知晓或认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提供较佳的显示品质。
[0006]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07]为达上述的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连接条。第一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连接侧。第二显示单元具有第二连接侧。连接条具有腹板部及两个翼缘部。两个翼缘部分别位于腹板部的两侧并分别插置于第一连接侧内与第二连接侧内,以使第一显示单元的第一连接侧连接第二显示单元的第二连接侧。连接条隐蔽于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之间。两个翼缘部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翼缘部及第二翼缘部,第一翼缘部与第二翼缘部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且腹板部连接第一翼缘部与第二翼缘部。
[0008]基于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或功效。在本技术的显示装置中,连接条具有连接位于不同平面上的第一翼缘部与第二翼缘部的腹板部,可提升显示单元之间的接缝宽度的一致性,并提升显示单元之间的组装处的平整度与刚性,此外,连接条隐蔽于第一显示单元与第二显示单元之间,可以大幅减少显示单元之间的接缝宽度,进而提供较佳的显示品质。
[0009]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0012]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连接条、锁扣件与连接片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锁扣件进行锁扣时的示意图。
[0014]图5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连接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图6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区域的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0016]图7是图1的显示装置在组装处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8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侧边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9A及图9B是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边框条的两种态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有关本技术之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
[0020]图1是依照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分解状态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组装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的显示装置的连接条、锁扣件与连接片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2与图3,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显示单元110、第二显示单元120以及连接条130。第一显示单元110具有第一连接侧112。第二显示单元120具有第二连接侧122。连接条130具有腹板部(web part)131及两个翼缘部(flange part)132。连接条130的两个翼缘部132分别位于腹板部131的两侧并分别插置于第一连接侧112内与第二连接侧122内,以使第一显示单元110的第一连接侧112连接第二显示单元120的第二连接侧122。连接条130隐蔽于第一显示单元110与第二显示单元120之间。此外,各翼缘部132分别包括第一翼缘部1321及第二翼缘部1322,第一翼缘部1321与第二翼缘部1322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且腹板部131连接第一翼缘部1321与第二翼缘部132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条130的长度方向例如为第一方向D10,连接条130的宽度方向例如为第二方向D20,第一方向D10例如垂直于第二方向D20。两个翼缘部132例如是由腹板部131沿连接条130的宽度方向(例如为第二方向D20)向两侧延伸而成,各翼缘部132的第一翼缘部1321及第二翼缘部1322可由腹板部131的两端在不同的平面上延伸,第一翼缘部1321与第二翼缘部1322大致上可相互平行,而腹板部131与第一翼缘部1321及第二翼缘部1322也位于不同的平面上。
[0021]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组装方法中,是先将连接条130的其中一个翼缘部132插置于第一显示单元110的第一连接侧112内。接着,将连接条130的另一个翼缘部132插置于第二显示单元120的第二连接侧122内。如此,即可使第一显示单元110的第一连接侧112连接第二显示单元120的第二连接侧122。
[0022]由于连接条130具有连接位于不同的平面上的第一翼缘部1321与第二翼缘部1322的腹板部131,形成位于不同平面上的支撑结构,因此,连接条130插置于第一显示单元110与第二显示单元120连接后,可协助第一显示单元110与第二显示单元120抵抗更大的应力,故可提升显示单元之间的接缝宽度的一致性,并提升显示单元之间的组装处的平整度与刚
性。此外,连接条130隐蔽于第一显示单元110与第二显示单元120之间,所以第一显示单元110与第二显示单元120之间不会有被连接条130遮蔽的显示区域。如此一来,显示装置100可以采用拼接的方式提供大面积且实质上无接缝的显示画面。再者,显示装置100的组装方法简单,也可依照需求连接更多的显示单元而提供更大的显示面积。另一方面,第一显示单元110与第二显示单元120也可以分别作为独立的显示装置,使得显示装置100可被灵活地运用于多种场合。
[0023]请参照图1与图3,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条130的长度方向上,例如在第一方向D10上,连接条130的尺寸S10大于等于第一连接侧112的尺寸S20的70%。借由具有一定长度的连接条130,可以加强第一显示单元110与第二显示单元120的组装处的结构强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第二显示单元以及连接条,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具有第一连接侧;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具有第二连接侧;以及所述连接条具有腹板部及两个翼缘部,所述两个翼缘部分别位于所述腹板部的两侧并分别插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侧内与所述第二连接侧内,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一连接侧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所述第二连接侧,且所述连接条隐蔽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之间,其中所述两个翼缘部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翼缘部及第二翼缘部,所述第一翼缘部与所述第二翼缘部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且所述腹板部连接所述第一翼缘部与所述第二翼缘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一锁扣件与两个第二锁扣件,其中所述两个第一锁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侧,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两个第一锁扣件之间,所述两个第二锁扣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侧,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两个第二锁扣件之间,所述两个第一锁扣件分别对应锁扣所述两个第二锁扣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连接片,所述两个连接片的每一个的两侧分别插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侧内与所述第二连接侧内,所述两个连接片分别邻近于所述连接条在所述连接条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连接条位于所述两个连接片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在垂直于所述连接条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呈H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插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侧内的所述第一翼缘部与所述第二翼缘部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插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侧内的所述第一翼缘部接触所述第一基板,插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侧内的所述第二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丁允
申请(专利权)人:奥图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