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40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50
本公开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含有菌粉和辅助剂;所述菌粉包括产碱假单胞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和伯克霍尔德氏菌的菌粉;所述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悬浮剂、增效剂和保护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产碱假单胞菌的分类命名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33;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31;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分类命名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34。该微生物菌剂对环境友好,能够有效促进棉花生长,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发病率。发病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微生物
,具体地,涉及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其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高温、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和来自于病虫害的生物胁迫,其中黄萎病是棉花生产过程中的头号病害,是典型的土传性维管束病害,棉花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其形成的微菌核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数年,难以防治。目前棉花黄萎病研究主要防治手段包括抗病品种的选育、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以及棉田种植前的药剂处理。抗病品种的选育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但是实际推广过程中容易产生品种退化导致的抗病性丧失、其他病原菌发展为优势种群等困难;物理措施如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不能从根本上起到防治黄萎病发生的目的;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土壤有益微生物的减少、病原菌抗药性增加,此外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0003]生物防治因其具有对环境无污染、改善土壤有益微生物群落、病原菌难以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成为防治棉花黄萎病的一条极具发展前景的措施,因此,发掘对棉花黄萎病的病原大丽轮枝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研制具有实际生产应用价值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是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能够有效促进棉花生长,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
[0005]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含有菌粉和辅助剂;所述菌粉包括产碱假单胞菌菌粉、贝莱斯芽孢杆菌菌粉和伯克霍尔德氏菌菌粉中的至少一种;
[0006]所述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悬浮剂、增效剂和保护剂中的至少一种;
[0007]所述产碱假单胞菌的分类命名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33;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31;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分类命名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34。
[0008]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所述菌粉与所述辅助剂的重量比为1:(0.25

0.65)。
[0009]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分散剂包括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皂角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湿剂包括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磺酸钠、吐温

8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悬浮剂包括朗钛LT676、朗钛EF96、朗钛LTQ661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效剂包括矿源黄腐殖酸钾、壳聚糖、复合氨基酸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护剂包括抗坏血酸VC、腐殖酸、环糊精中的至少一种。
[0010]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菌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水剂中的任意一
种,优选为可湿性粉剂。
[0011]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分离纯化后的菌株接种至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菌株发酵液,再将硅藻土作为载体与所述菌株发酵液混合,烘干后粉碎,得到所述菌粉。
[0012]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培养基包括:LB固体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NA固体培养基和NA液体培养基;其中,所述产碱假单胞菌接种于NA培养基,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和所述伯克霍尔德氏菌分别接种于LB培养基。
[0013]所述LB固体培养基中包括4

6g/L的酵母提取物、9

11g/L的胰蛋白胨、9

11g/L的NaCl、15

18g/L琼脂粉。
[0014]所述LB液体培养基中包括4

6g/L的酵母提取物、9

11g/L的胰蛋白胨、9

11g/L的NaCl、0.2

0.4g/L的98重量%腐殖酸钾、1.4

1.6g/L的复合氨基酸粉和0.05

0.15mL/L的消泡剂;
[0015]所述NA固体培养基中包括2

4g/L的牛肉膏、9

11g/L的蛋白胨、4

6g/L的NaCl、15

18g/L琼脂粉;
[0016]所述NA液体培养基中包括2

4g/L的牛肉膏、9

11g/L的蛋白胨、4

6g/L的NaCl、0.2

0.4g/L的98%腐殖酸钾、1.4

1.6g/L的复合氨基酸粉和0.05

0.15mL/L的消泡剂。
[0017]根据本公开,其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菌数为(0.6

1.5)
×
10
10
CFU/mL,优选为(0.7

1.5)
×
10
10
CFU/mL。
[0018]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上述微生物菌剂在防治棉花黄萎病中的应用。
[0019]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上述微生物菌剂在促进棉花生长中的应用。
[0020]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上述微生物菌剂在防治大丽轮枝菌中的应用。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该微生物菌剂中产碱假单胞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和伯克霍尔德氏菌三种有益菌具备协同增效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对大丽轮枝菌的防治效果,具有防治棉花黄萎病、促进棉花生长等作用,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对环境友好。
[0022]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0023]生物材料保藏信息
[0024]产碱假单胞菌KRS022,分类命名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2年5月19日,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4933。
[0025]贝莱斯芽孢杆菌KRS001,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2年5月19日,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4931。
[0026]伯克霍尔德氏菌KRS027,分类命名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2年5月19日,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24934。
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菌剂含有菌粉和辅助剂;所述菌粉包括产碱假单胞菌菌粉、贝莱斯芽孢杆菌菌粉和伯克霍尔德氏菌菌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辅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悬浮剂、增效剂和保护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产碱假单胞菌的分类命名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33;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31;伯克霍尔德氏菌的分类命名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微生物菌剂中,所述菌粉与所述辅助剂的重量比为1:(0.25

0.6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分散剂包括木质素磺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皂角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润湿剂包括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磺酸钠、吐温

8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悬浮剂包括朗钛LT676、朗钛EF96、朗钛LTQ661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效剂包括矿源黄腐殖酸钾、壳聚糖、复合氨基酸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保护剂包括抗坏血酸VC、腐殖酸、环糊精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菌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水剂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可湿性粉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菌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分离纯化后的菌株接种至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菌株发酵液,再将硅藻土作为载体与所述菌株发酵液混合,烘干后粉碎,得到所述菌粉。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中,所述培养基包括:LB固体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NA固体培养基和NA液体培养基;所述LB固体培养基中包括4

6g/L的酵母提取物、9

11g/L的胰蛋白胨、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小枫陈捷胤王丹宋健张丹丹李冉孔志强刘晓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