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38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按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包括底板和安装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安装两组支撑杆,且同侧的两组支撑杆顶部固定安装侧板,还包括:用于让使用者趴着或坐着的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安装在底板上,用于让使用者坐在支撑组件上运动的骑行组件,且骑行组件设在支撑组件上,用于对使用者的脚部按摩的脚部按摩通络组件,且脚部按摩通络组件设在骑行组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骑行组件,具有实现让使用者锻炼身体的作用,从而会增加按摩机器人的功能,通过提高按摩机器人的功能,从而会提高该设备的使用范围,通过提高该设备的使用范围,从而会提高该设备的利用率。会提高该设备的利用率。会提高该设备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
,具体为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开始出现按摩机器人,如按摩椅,但是目前的按摩机器人只能实现按摩这一种功能,这就导致该按摩机器人使用范围小,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其包括底板和安装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安装两组支撑杆,且同侧的两组支撑杆顶部固定安装侧板,还包括:用于让使用者趴着或坐着的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安装在底板上;用于让使用者坐在支撑组件上运动的骑行组件,且骑行组件设在支撑组件上;用于对使用者的脚部按摩的脚部按摩通络组件,且脚部按摩通络组件设在骑行组件上;用于对使用者的后背按摩的后背按摩通络组件;用于将安装板处于Y轴位置或X轴位置的位置调节组件,且位置调节组件安装在侧板上,若是安装板处于Y轴位置时,则通过后背按摩通络组件对骑行的使用者进行按摩,若是安装板处于X轴位置时,则通过后背按摩通络组件对趴着的使用者进行按摩;用于带动后背按摩通络组件多方位移动的多方位移动组件,且多方位移动组件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多方位移动组件上安装后背按摩通络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上,且支撑板上设有骑行组件;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顶部上;凹槽,所述放置板的两端内壁均开设凹槽;所述骑行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上;
Z形杆,所述Z形杆固定安装在转轴的内壁上;旋转轴,所述Z形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旋转轴;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且脚踏板上安装脚部按摩通络组件;用于放置脚的型槽,所述脚踏板的顶端内壁开设型槽;位于支撑板一侧的竖杆,所述竖杆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上;扶杆,所述扶杆固定安装在竖杆的顶部上;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每组所述侧板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第一支撑板;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组第一支撑板之间;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内壁固定安装第一螺母;用于避免第一滑块转动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固定安装在两组第一支撑板之间,且第一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杆;第一步进电机,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一组第一支撑板上,且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直径相同的第一螺杆固定连接;转轴,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转轴,且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上;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一组第一滑块上,且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直径相同的转轴固定连接;滑槽,每组所述安装板的内壁均开设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转轴。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脚部按摩通络组件包括:通孔,所述脚踏板的内壁开设若干通孔,且通孔与型槽相连通;L形杆,所述脚踏板的底部固定安装若干两组L形杆;用于对脚旋转挤压的第一按压组件;用于带动第一按压组件旋转的第一旋转组件,且第一旋转组件安装在两组L形杆之间;用于带动第一按压组件移动的第一移动组件,且第一移动组件安装在第一旋转组件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位于通孔的内腔中。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固定安装在两组L形杆之间;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 第一箱体的内壁上;第一旋转板,所述第一旋转板固定安装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且第一旋转板上安装第一移动组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固定安装在第一旋转板上;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一盒体的内壁上,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通
过活塞杆安装第一按压组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按压组件包括: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通过活塞杆固定安装第一密封板;其形状为半球体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安装在第一密封板上,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为空心,且材料设置为铜;第一加热管,所述第一加热管固定安装在第一密封板上,且第一加热管位于第一壳体的内腔。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多方位移动组件包括:用于带动后背按摩通络组件上下移动的X轴移动组件;用于带动后背按摩通络组件前后移动的Y轴移动组件;所述X轴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第二支撑板;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组第二支撑板之间;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内壁固定安装第二螺母,且第二滑块上安装Y轴移动组件;用于避免第二滑块旋转的第二导向杆,两组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第二导向杆,且第二滑块的两端内壁均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一组第二支撑板上,且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直径相同的第二螺杆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Y轴移动组件包括: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二滑块的两端均固定安装第三支撑板;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组第三支撑板之间;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三螺杆上;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内壁固定安装第三螺母,且第三滑块上安装后背按摩通络组件;用于避免第三滑块旋转的第三导向杆,两组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第三导向杆,且第三滑块的两端内壁均滑动连接第三导向杆;第三步进电机,所述第三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一组第三支撑板上,且第三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直径相同的第三螺杆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后背按摩通络组件包括:用于对后背旋转挤压的第二按压组件;用于带动第二按压组件旋转的第二旋转组件,且第二旋转组件安装在第三滑块;用于带动第二按压组件移动的第二移动组件,且第二移动组件安装在第二旋转组件上;
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固定安装在第三滑块上;第二伺服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包括底板(10)和安装板(60),所述底板(10)的顶部两侧均安装两组支撑杆(11),且同侧的两组支撑杆(11)顶部固定安装侧板(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让使用者趴着或坐着的支撑组件(20),且支撑组件(20)安装在底板(10)上;用于让使用者坐在支撑组件(20)上运动的骑行组件(30),且骑行组件(30)设在支撑组件(20)上;用于对使用者的脚部按摩的脚部按摩通络组件(40),且脚部按摩通络组件(40)设在骑行组件(30)上;用于对使用者的后背按摩的后背按摩通络组件(80);用于将安装板(60)处于Y轴位置或X轴位置的位置调节组件(50),且位置调节组件(50)安装在侧板(12)上,若是安装板(60)处于Y轴位置时,则通过后背按摩通络组件(80)对骑行的使用者进行按摩,若是安装板(60)处于X轴位置时,则通过后背按摩通络组件(80)对趴着的使用者进行按摩;用于带动后背按摩通络组件(80)多方位移动的多方位移动组件(70),且多方位移动组件(70)安装在安装板(60)上,所述多方位移动组件(70)上安装后背按摩通络组件(80);所述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固定安装在底板(10)的顶部上,且支撑板(21)上设有骑行组件(30);放置板(22),所述放置板(22)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1)的顶部上;凹槽(23),所述放置板(22)的两端内壁均开设凹槽(23);所述骑行组件(30)包括:转轴(31),所述转轴(3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支撑板(21)上;Z形杆(32),所述Z形杆(32)固定安装在转轴(31)的内壁上;旋转轴(33),所述Z形杆(3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旋转轴(33);脚踏板(34),所述脚踏板(34)固定安装在旋转轴(33)上,且脚踏板(34)上安装脚部按摩通络组件(40);用于放置脚的型槽(35),所述脚踏板(34)的顶端内壁开设型槽(35);位于支撑板(21)一侧的竖杆(36),所述竖杆(36)固定安装在底板(10)的顶部上;扶杆(37),所述扶杆(37)固定安装在竖杆(36)的顶部上;所述位置调节组件(50)包括:第一支撑板(511),每组所述侧板(12)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第一支撑板(511);第一螺杆(512),所述第一螺杆(5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两组第一支撑板(511)之间;第一螺母(513),所述第一螺母(513)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512)上;第一滑块(514),所述第一滑块(514)的内壁固定安装第一螺母(513);用于避免第一滑块(514)转动的第一导向杆(515),所述第一导向杆(515)固定安装在两组第一支撑板(511)之间,且第一滑块(514)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杆(515);第一步进电机(516),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16)固定安装在一组第一支撑板(511)上,且第一步进电机(516)的输出轴与直径相同的第一螺杆(512)固定连接;转轴(521),所述安装板(60)的两端均固定安装转轴(521),且转轴(521)的一端通过轴
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滑块(514)上;第二步进电机(522),所述第二步进电机(522)固定安装在一组第一滑块(514)上,且第二步进电机(522)的输出轴与直径相同的转轴(521)固定连接;滑槽(53),每组所述安装板(60)的内壁均开设滑槽(53),且滑槽(53)的内壁滑动连接转轴(5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按摩通络组件(40)包括:通孔(41),所述脚踏板(34)的内壁开设若干通孔(41),且通孔(41)与型槽(35)相连通;L形杆(42),所述脚踏板(34)的底部固定安装若干两组L形杆(42);用于对脚旋转挤压的第一按压组件;用于带动第一按压组件旋转的第一旋转组件,且第一旋转组件安装在两组L形杆(42)之间;用于带动第一按压组件移动的第一移动组件,且第一移动组件安装在第一旋转组件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位于通孔(41)的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第一箱体(431),所述第一箱体(431)固定安装在两组L形杆(42)之间;第一伺服电机(43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32)固定安装在 第一箱体(431)的内壁上;第一旋转板(433),所述第一旋转板(433)固定安装在第一伺服电机(432)的输出轴上,且第一旋转板(433)上安装第一移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按摩通络的智能养生纤体机器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阳阳李通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她尔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