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穿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29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穿针,由可视模组、可视通道管、抽吸通道管、外管、均质透明体组成,所述的可视通道管和抽吸通道管均套装在外管内;在外管的头部卡装有均质透明体,所述的均质透明体内设有通孔,所述的抽吸通道管的头端和通孔尾端密封相接;可视通道管的头部与均质透明体的尾部相连,在可视通道管内设有可视模组,可视模组头端和透明体尾端相接。可视模组头端和透明体尾端相接。可视模组头端和透明体尾端相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穿针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神经外科医疗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减压脑穿刺针。

技术介绍

[0002]脑出血属于危急重症,如何快速清除血肿降颅压是换就患者生命的第一要务。目前所有脑出血患者都需要进行穿刺抽吸清除血肿降颅压手术这一过程,穿刺的目的是为了抽吸清除血肿降颅压,达到治疗的目的。如何尽可能在微小创伤下,可视化穿刺和抽吸清除血肿降颅压是每个神经外科医生追求的终极目标。避免使用尖锐的头端多次穿刺反复损伤脑组织、且在可视的状态下穿刺寻找、抽吸清除血肿降颅压是保证最小创伤的最佳解决方案。由于颅脑内工况复杂,脑组织、脑神经、脑血管错综交织,且为类固态工作环境,致使现在仍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0003]目前专利CN202023332226.1(名称为:一种可视穿刺引流装置)、CN202011537445.5(名称为:一种方便更换穿刺头的可视穿刺器)、CN202011518636.7(名称为: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可视穿刺器)、CN202011520012.9(名称为:一种具有防滑动结构的可视穿刺器)、CN202011453675.3(名称为:一种可调整拍摄角度的可视穿刺器)、CN202010858207.8(名称为:可视穿刺器以及穿刺组件)、CN202021787635.8(名称为:一种可视穿刺针)、CN202010255963.1(名称为:一种可视穿刺器)均为针对腹腔手术设计的,CN202011467200.X(名称为:一种防镜头污染的可视穿刺器)、CN201620355131.6(名称为:一种可视穿刺器),工作环境为透明气相或液相中使用,无相应零物距接触成像的技术方案,,均无法在类固态的脑组织中使用,且均未有实现可视下降颅压的技术方案,达不到手术治疗的目的。
[0004]在专利CN201020292589.4中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可视减压人工流产吸引管,其工作环境为粘性的液体或气体,而在类固态的脑组织中既无法实现零物距接触成像,其减压管的进气孔21设置在了主管中内窥镜的成像镜头后端,内窥镜只能观察到前方,无法看到孔21进入的组织性状,一旦吸入是脑组织而不是血肿,就会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其可视主要是为了观察宫腔内婴儿的胚胎流产时的残留情况情况,而不是为了减压,本专利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无法在颅内使用。
[0005]在专利CN201921535779.1中公开了一种可视化脑穿针无实现颅内血肿的清除减压技术方案,从而无法达到对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根本目的;如需进行血肿清除减压,还需要使用其他器械进行,创伤大、重复损伤脑组织,且延误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脑穿针,实现了可视下寻找血肿,可视下抽吸血肿,快速降颅压,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为患者后续功能性恢复治疗提供了基础。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脑穿针,由可视模组、可视通道管、抽吸通道管、外管、均质透明体组成,所述的可视通道管和抽吸通道管均套装在外管内;在外管的头部设有均质透明体,所述的均质透明体内部沿着其轴向方向设有通孔,所述的抽吸通道管的头部与通孔尾端密封相接;可视通道管的头部也与均质透明体的尾部相连,在可视通道管内设有可视模组,可视模组头端和透明体尾端相接。
[000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均质透明体的头端弧形,尾端平整,均质透明体长度大于等于可视模组成像物距。
[001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外管的外部设有刻度线。
[00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外管的尾端设有图像的正向标识。
[00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抽吸通道管内设置柔性管芯,柔性管芯的头端和通孔形状相适应,柔性管芯长度是抽吸通道管和均质透明体内的通孔长度之和。
[00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外管、可视通道管、抽吸通道管的尾端与同一个固定装置相连。
[00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抽吸通道管与一个延长管相连接,在延长管尾端设有鲁尔接头。
[00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通孔的轴线与均质透明体的轴线具有一定距离。
[00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视模组包括多个LED组成环形灯、光学成像镜头、图像光感器、基座和金属管;多个LED组成环形灯沿着金属管的内壁安装在金属管头部,在金属管的头部的中心位置安装光学成像镜头,图像光感器固定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后方,且图像光感器固定在基座上;基座固定在金属管内。所述的图像光感器通过线缆与显示装置相连。
[0017]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可视通道管、抽吸通道管的外部设置外管,在外管的头部设置均质透明体,同时在均质透明体上设置通孔,均质透明体一方面用于接触式成像功能,实现可视;另一方面在透明体上设置通孔使得该通孔,可以用于抽吸血肿,且本申请的可视模组位于通孔的斜后方,因此,可以照射到抽吸位置。因此,本申请实现了在可视下寻找血肿,在可视环境下抽吸血肿,可以快速降颅压,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和难度,为患者后续功能性恢复治疗提供了基础,且操作简单,快捷,灵巧;成本低,易推广。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的A

A剖视图;
[0022]图3是图2的B

B剖视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视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1可
视模组、2可视通道管,3抽吸通道管,4外管、5固定装置,6均质透明体;a1可视模组的引线口,b1柔性管芯的引出口;
[0027]1‑
1LED组成环形灯、1

2光学成像镜头、1

3微型CMOS图像光感器、1

4基座、1

5线缆,1

6插头,1

7金属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9]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专利技术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穿针,其特征在于,由可视模组、可视通道管、抽吸通道管、外管、均质透明体组成,所述的可视通道管和抽吸通道管均套装在外管内;在外管的头部设有均质透明体,所述的均质透明体内部沿着其轴向方向设有通孔,所述的抽吸通道管的头部与通孔的尾端密封相接;可视通道管的头部也与均质透明体的尾部相连,在可视通道管内设有可视模组,可视模组头端和透明体尾端相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穿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质透明体的头端弧形,尾端平整,均质透明体长度大于等于可视模组成像物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穿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的外部设有刻度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穿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的尾端设有图像的正向标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穿针,其特征在于,在抽吸通道管内设置柔性管芯,柔性管芯的头端和通孔形状相适应,柔性管芯长度是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娜张文勇李永亮王峰刘健马凯马力原孙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科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