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构架及用于格构柱顶板支设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7285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7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构架及用于格构柱顶板支设施工方法,其两组剪刀撑结构共同构成X形,且分别可张合调节地安装于折叠模板的底部,其中一组剪刀撑结构沿折叠模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另一组剪刀撑结构沿折叠模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支撑脚高度可调节地间隔安装于相对应的剪刀撑结构的底部上,通过调节多个支撑脚的高度而对折叠模板进行调平。该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能够保证模板拼缝之间的整齐性及整体平整度,形成良好的受力支撑体系,可满足施工要求,支撑体系精准度高,易于安装及拆除,能够重复利用。能够重复利用。能够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构架及用于格构柱顶板支设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构架及用于格构柱顶板支设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前深基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庞大,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钢格构柱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而钢格构柱作为围护结构支撑体系,通常需要在整个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覆土回填后方可进行格构柱的拆除,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对顶板穿格构柱处的混凝土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施工质量得不到好的控制,将会导致该处节点出现渗水漏水的可能,后期堵漏难度较大,且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确保整个结构的防水性能,需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做好质量的把控,然而因格构柱内部空间较小,外部角钢与缀板之间的缝隙狭窄,在传统施工方法中模板及支撑安装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0003]1,整块模板难以穿入格构柱内部,需要将模板切割成小块后通过角钢与缀板缝隙穿入内部后在内部进行拼接,模板整体性较差,独立的小模板难以保证模板之间拼缝的整齐性及平整度;
[0004]2,当使用传统吊模方式从上部用拉杆进行施工时,受格构柱内部安装的止水钢板影响,只在格构柱中心存在圆形洞口,竖向拉杆从上部穿圆形洞口后过于集中在中心,且模板由小块拼装,难以提供较好的受力点以支撑混凝土重量;
[0005]3,当采用传统的钢管从下部进行支撑时,由于格构柱内部为空心,钢管无法提供较好的着力点,若在下部加垫钢板水平置于缀板之上提供钢管支撑受力点,需要将钢管截断成刚好满足要求的长度,虽可以解决模板支架支撑问题,但由于浇筑混凝土后,钢管和下部钢板顶紧在一起,从格构柱的小缝隙难以将钢管取出,且取出后的短钢管利用率较低,针对不同部位的顶板施工,由于顶板底与缀板上部缝隙的间距也不相同,每次均需要截断成不同长度钢管进行适配,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构架及用于格构柱顶板支设施工方法,以解决在格构柱顶板部位模板支设难度大的问题。
[0007]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支撑构架,包括折叠模板、两组剪刀撑结构以及多个支撑脚;两组所述剪刀撑结构共同构成X形,且分别可张合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折叠模板的底部,其中一组所述剪刀撑结构沿所述折叠模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另一组所述剪刀撑结构沿所述折叠模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支撑脚高度可调节地间隔安装于相对应的所述剪刀撑结构的底部上,通过调节多个所述支撑脚的高度而对所述折叠模板进行调平。
[000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折叠模板包括可张合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通过多个合页铰接,多个所述合页之间平行间隔设置。
[00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每组所述剪刀撑结构均包括连接螺杆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螺杆铰接成X形,且所述第一模板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上,所述第二模板放置于另一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上。
[00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脚包括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可拆卸地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的底侧上,且所述定位螺杆的底部两端处分别竖直地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沿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刻度线,且中部上套设有伸缩调节杆,通过转动所述伸缩调节杆能够调节所述支脚的高度;所述支脚的下部上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底部安装有U形槽,所述U形槽竖直设置。
[00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支脚与所述定位螺杆铰接。
[0013]一种用于格构柱顶板支设施工方法,采用以上所述的支撑构架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一,确定被格构柱贯穿的顶板的板底标高的位置,并做好标记;将折叠后的所述折叠模板从所述格构柱上部的角钢与缀板之间的缝隙穿入到所述格构柱的内部,并将所述折叠模板翻转后进行展开平铺,将所述折叠模板置于所述顶板标记的板底标高处,使所述折叠模板贴合于所述格构柱的内部空间;
[0015]步骤二,将第一组收缩的剪刀撑结构通过所述缝隙穿入所述格构柱内部后再展开成剪刀撑的形式,用于托住所述折叠模板;
[0016]步骤三,转动所述支撑脚中的支脚,使所述支脚垂直向下;转动所述支脚上的伸缩调节杆以调节所述支脚的长度,以使所述支脚底部的U形槽卡在所述格构柱下部的缀板的顶部侧壁上;再次调节所述伸缩调节杆,以使所有的所述支脚的长度相同,并拧紧所述伸缩调节杆;
[0017]步骤四,将第二组所述剪刀撑结构按照步骤一至步骤三中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格构柱上,且安装时第二组所述剪刀撑结构以与第一组所述剪刀撑结构的安装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穿入所述格构柱的内部,并当第二组所述剪刀撑结构安装完成后,两组所述剪刀撑结构呈十字交叉的形式在所述格构柱内部分别形成剪刀撑,并且两组所述剪刀撑结构的各个所述支脚分别固定于所述格构柱的四个侧面上,并嵌入所述格构柱的下部的所述缀板的顶部侧壁上;
[0018]步骤五,再次通过调节多个所述支脚的长度来对所述折叠模板进行调平;
[0019]步骤六,先拆除第二组所述剪刀撑结构,再拆除第一组所述剪刀撑结构;在拆除所述剪刀撑结构时,先通过旋转所述支脚上部的伸缩调节杆,使所述支脚向上缩短,此时所述U形槽与所述缀板的上部分离,再次转动所述剪刀撑结构,使所述剪刀撑结构折叠收缩,再通过所述缝隙从所述格构柱内部取出所述剪刀撑结构,然后逐步取出所述折叠模板。
[002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0021]本申请的支撑构架及用于格构柱顶板支设施工方法中,其能够解决在格构柱顶板部位模板支设难度大、混凝土振捣时易跑模漏浆、难以振捣密实而导致的混凝土浇筑后结构渗漏且外观不平整的问题,该方法不仅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而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便于拆卸,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保证主体结构的实体质量。其将折叠模板及两组剪刀撑结构进行折叠先后穿入格构柱内部展开,并摊平置于结构顶板底标高处,利用展开后成剪刀撑形式的支架托住折叠模板,调节支脚的伸缩调节杆使支脚嵌入缀板上固定其位置,将支
架搭设完成。其通过设置合页将单个小的模板连接形成整体式折叠模板,减少单独模板之间的不均匀沉降,保证模板拼缝之间的整齐性及整体平整度。通过设计可折叠的剪刀撑结构,使得原本体积较大的架体能够通过狭窄缝隙穿入格构柱内部空间,形成良好的受力支撑体系。通过设置可调节的伸缩调节杆,能够调节支撑体系的长度,当施工不同的部位、格构柱缀板与结构顶板底距离不一致时均可满足施工要求。本模板支撑体系精准度高,易于安装及拆除,能够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模板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剪刀撑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模板、两组剪刀撑结构以及多个支撑脚;两组所述剪刀撑结构共同构成X形,且分别可张合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折叠模板的底部,其中一组所述剪刀撑结构沿所述折叠模板的宽度方向设置,另一组所述剪刀撑结构沿所述折叠模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支撑脚高度可调节地间隔安装于相对应的所述剪刀撑结构的底部上,通过调节多个所述支撑脚的高度而对所述折叠模板进行调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模板包括可张合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之间通过多个合页铰接,多个所述合页之间平行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构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剪刀撑结构均包括连接螺杆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螺杆铰接成X形,且所述第一模板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上,所述第二模板放置于另一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包括定位螺杆;所述定位螺杆可拆卸地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板的底侧上,且所述定位螺杆的底部两端处分别竖直地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沿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刻度线,且中部上套设有伸缩调节杆,通过转动所述伸缩调节杆能够调节所述支脚的高度;所述支脚的下部上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底部安装有U形槽,所述U形槽竖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构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与所述定位螺杆铰接。6.一种用于格构柱顶板支设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构架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被格构柱贯穿的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新琦聂明明江荣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