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消化能力的益生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04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益生菌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提高消化能力的益生菌,该益生菌由下列原料组成,包括:乳双歧杆菌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高消化能力的益生菌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益生菌
,具体的说是一种可提高消化能力的益生菌。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是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以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
[0003]益生菌可合成消化酶,它们与动物体合成的消化酶一起,参与肠道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刺激动物体分泌消化酶,降低小肠隐窝深度,增加绒毛高度,增加小肠表面积,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益生菌可以分为固体表面发酵法和大罐液体发酵法。
[0004]现有的益生菌大都对促进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提供一种可提高消化能力的益生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提高消化能力的益生菌。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消化能力的益生菌,该益生菌由下列原料组成,包括:
[0007]乳双歧杆菌:6

8份;
[0008]发酵乳杆菌:20

40份;
[0009]卷曲乳杆菌:12

14份;
[0010]罗伊氏乳杆菌:30

50份;
[0011]植物乳杆菌:9

12份;
[0012]副干酪乳杆菌:3

9份。
[0013]制造所述益生菌的工艺流程为:把乳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卷曲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按照比例进行搅拌,温度调节至120度,搅拌30分钟后取出液体进行自然干燥,干燥后通过一个粉碎单元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进行过筛、质检,得到益生菌产品。
[0014]优选的,所述粉碎单元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输送机构(12)、滚轮(13)、一号粉碎轮(15)、二号粉碎轮(16)和排料管道(17),一号粉碎轮(15)、二号粉碎轮(16)并列设置且均设于输送机构(12)的下方,排料管道(17)设于一号粉碎轮(15)、二号粉碎轮(16)的下方,所述滚轮(13)的周向侧边连接有多组发散型设置的切割刀(14),切割刀(14)设于输送机构(12)的上方,所述一号粉碎轮(15)周向侧边连接有多组发散型设置的多组一号粉碎刀(20)以及沿一号粉碎刀(20)轴向方向环形设置的多组一号压料轮(18),所述一号粉碎刀(20)设有沿其周向侧边错位设置的多个插孔,每一插孔内均设有一号弹簧(22)以及部分插入其内的粉碎顶刀(23),一号弹簧(22)的一端连接插孔底壁,一号弹簧(22)的另一端弹性连接粉碎顶刀(23)的下端以使得粉碎顶刀(23)能够在插孔内上下移动,所述粉碎顶刀(23)的侧壁连接有能够防止其过度向上移动的限位定板,粉碎顶刀23的内部设有磁铁件,
每一所述一号压料轮(18)均开设有二号粉碎槽(27)、与二号粉碎槽(27)相邻的二号粉碎凸轮(26);所述二号粉碎轮(16)周向侧边连接有多组发散型设置的二号粉碎刀(21)以及沿二号粉碎轮(16)轴向方向环形设置的多组二号压料轮(19),所述一号粉碎刀(20)和所述二号粉碎刀(21)交错设置,所述二号粉碎刀(21)设有沿其周向侧边错位设置的多个插孔,每一插孔内均设有弹簧以及部分插入其内的粉碎刀,弹簧的一端连接插孔底壁,弹簧的另一端弹性连接粉碎刀的下端以使得粉碎刀能够在插孔内上下移动,每一所述二号压料轮(19)均开设有一号粉碎槽(24)、与一号粉碎槽(24)相邻的一号粉碎凸轮(25),一号粉碎槽(24)与二号粉碎凸轮(26)对应设置并能够相互啮合,一号粉碎凸轮(25)与二号粉碎槽(27)对应设置并能够相互啮合。
[0015]优选的,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接有多组定位壳(28)、以及设于每一个定位壳(28)内的二号弹簧(29),所述二号弹簧(29)的底端连接定位壳的底壁,二号弹簧(29)的顶端弹性连接有连接板(30),所述连接板(30)的顶端连接有定位板(31),所述定位板(31)的顶端固接有橡胶支撑杆(34)以及用于对二号粉碎刀(21)和二号压料轮(19)进行清扫的清扫刷(32),所述清扫刷(32)的内部固接有磁铁片(33),所述橡胶支撑杆(34)上固接有用于对二号压料轮(19)进行清扫的刮块(35),所述刮块35的刮头为锥形头。
[0016]优选的,所述壳体(1)安装有碾碎轮(36)以及能够驱动碾碎轮(36)转动的碾碎驱动机构,所述碾碎轮(36)设置有并列且相邻设置的两组,两组所述碾碎轮(36)的转动方向相反。
[0017]优选的,所述碾碎轮(36)的底部连接有刮料刷(37)。
[001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30)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31),所述连接板(30)的内部设有磁铁块。
[0019]优选的,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支撑输送机构的支撑板(38),所述支撑板(38)设于输送机构(2)的下方,所述支撑板(38)的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板(38)的加固杆(39)。
[0020]优选的,所述壳体(1)连接有铰接轮(40)以及用于对输送机构12进行清扫的清料刮刷,清料刮刷连接铰接轮(40)并能够在铰接轮(40)的带动下摆动。
[0021]优选的,所述壳体(1)设有开口,所述输送机构设于壳体内且部分凸伸于开口处,所述壳体还连接有挡料板(41),所述挡料板(41)的上端连接壳体(1)或开口的上侧壁,挡料板(41)的下端向内并向下朝向输送机构(2)延伸。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乳双歧杆菌是一种肠道益生菌,双歧杆菌是一种生理性的有益菌,对人体的健康起到了生物屏障的作用,而且还有一定的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的作用,也可以改善胃肠道的功能;
[0024]发酵乳杆菌对肠道的作用主要包括可以促进人体恢复消化和吸收功能;
[0025]卷曲乳酸杆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而且还有促进消化的功效。卷曲乳酸杆菌是一种无芽孢的杆菌,可以使葡萄糖等糖类分解为乳酸的各种细菌,药物在进入体内以后可以提高乳糖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力,同时也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
[0026]罗伊氏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诸多优良生理功能,对维持动物机体健康、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有积极意义,首先,罗伊氏乳杆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是罗伊氏菌素,可以抑
制有害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生长,保护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其次,罗伊氏乳杆菌可以增加肠道中丁酸的含量,而丁酸主要功能是给肠道上皮细胞供能,从而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增值,因此罗伊氏乳杆菌对肠道上皮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再次,罗伊氏乳杆菌在动物肠道中还可产生乳酸和多种酶,如脂肪酶、胆盐水解酶等,有利于改善动物肠道pH、抑制细菌生长,最后,罗伊氏乳杆菌能合成B族维生素,将无机硒转化为可供机体利用的有机硒,这对维持动物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0027]植物乳杆菌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对致病菌有抑制作用;能够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高消化能力的益生菌,其特征在于:该益生菌由下列原料组成,包括:乳双歧杆菌:6

8份;发酵乳杆菌:20

40份;卷曲乳杆菌:12

14份;罗伊氏乳杆菌:30

50份;植物乳杆菌:9

12份;副干酪乳杆菌:3

9份;制造所述益生菌的工艺流程为:把乳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卷曲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按照比例进行搅拌,温度调节至120度,搅拌30分钟后取出液体进行自然干燥,干燥后通过一个粉碎单元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进行过筛、质检,得到益生菌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消化能力的益生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单元包括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输送机构(12)、滚轮(13)、一号粉碎轮(15)、二号粉碎轮(16)和排料管道(17),一号粉碎轮(15)、二号粉碎轮(16)并列设置且均设于输送机构(12)的下方,排料管道(17)设于一号粉碎轮(15)、二号粉碎轮(16)的下方,所述滚轮(13)的周向侧边连接有多组发散型设置的切割刀(14),切割刀(14)设于输送机构(12)的上方,所述一号粉碎轮(15)周向侧边连接有多组发散型设置的多组一号粉碎刀(20)以及沿一号粉碎刀(20)轴向方向环形设置的多组一号压料轮(18),所述一号粉碎刀(20)设有沿其周向侧边错位设置的多个插孔,每一插孔内均设有一号弹簧(22)以及部分插入其内的粉碎顶刀(23),一号弹簧(22)的一端连接插孔底壁,一号弹簧(22)的另一端弹性连接粉碎顶刀(23)的下端以使得粉碎顶刀(23)能够在插孔内上下移动,所述粉碎顶刀(23)的侧壁连接有能够防止其过度向上移动的限位定板,粉碎顶刀23的内部设有磁铁件,每一所述一号压料轮(18)均开设有二号粉碎槽(27)、与二号粉碎槽(27)相邻的二号粉碎凸轮(26);所述二号粉碎轮(16)周向侧边连接有多组发散型设置的二号粉碎刀(21)以及沿二号粉碎轮(16)轴向方向环形设置的多组二号压料轮(19),所述一号粉碎刀(20)和所述二号粉碎刀(21)交错设置,所述二号粉碎刀(21)设有沿其周向侧边错位设置的多个插孔,每一插孔内均设有弹簧以及部分插入其内的粉碎刀,弹簧的一端连接插孔底壁,弹簧的另一端弹性连接粉碎刀的下端以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栩楷杨尚鹉欧文
申请(专利权)人:芳华国际控股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