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64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包括:打印机主体,所述打印机主体上设置有输送孔;变距挤丝部,所述变距挤丝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并共线于所述输送孔下端,所述变距挤丝部置于耗材输送始端位置,所述变距挤丝部能够输送耗材;变径熔融筒,所述变径熔融筒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并共线于所述输送孔下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变距挤丝部对于不同线径的耗材进行调节输送,使耗才通过变径熔融筒被预熔融塑形,风冷驱动部通过传动部带动变径熔融筒旋转,让耗才均匀受热而变径熔融,且风冷驱动部同步风冷作用于耗才的熔融段,加快耗才熔融段的冷却塑形效果。熔融段的冷却塑形效果。熔融段的冷却塑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机
,具体涉及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3D打印技术越来越成熟,市场上适合个人购买的桌面级3D打印设备也越来越丰富,许多家庭在购买3D打印机时,倾向于选择体积小,便于移动,外形精致雅观的产品。
[0003]桌面级打印机一般为家用,使用人员缺乏专业性知识,而耗材必须匹配专用的喷头使用,而客户在使用时往往不能利用标准化的不同线经的尺寸进行打印工作,使得设备使用的适应性不强;专利号为CN202011525984.7的一种3D打印机及其挤丝装置,通过设置减速结构,能够实现降低主动挤压轮的转速,以增加对被挤压的打印材料的挤压时间,有利于提高被挤出的打印丝的质量,另外增加了对从动挤压轮的压紧力进行调节的调节件的自由度、防止其弯曲变形,但是,该专利没有解决不同线经耗材打印的工作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桌面级打印机适应性不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包括:打印机主体,所述打印机主体上设置有输送孔;变距挤丝部,所述变距挤丝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并共线于所述输送孔下端,所述变距挤丝部置于耗材输送始端位置,所述变距挤丝部能够输送耗材;变径熔融筒,所述变径熔融筒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并共线于所述输送孔下端;风冷驱动部,所述风冷驱动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并通过传动部连接于所述变径熔融筒,弯曲管,所述弯曲管一端连接所述打印机主体的喷头,所述弯曲管另一端平行于变径熔融筒且置于所述风冷驱动部内部,其中;耗材能够依次穿插所述变距挤丝部和所述输送孔;驱动所述风冷驱动部,所述传动部能够带动所述变径熔融筒旋转,以使耗材通过所述变距挤丝部输送后进入所述变径熔融筒熔融;驱动所述风冷驱动部,经所述变径熔融筒熔融后耗材能够冷却通过所述弯曲管输送至所述打印机主体的喷头。
[0006]进一步地,所述变距挤丝部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的两个输送组,设置在两个所述输送组上的两个不同方向的两个螺纹孔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的双向螺纹杆;
所述双向螺纹杆匹配穿插在两个所述螺纹孔内,其中;螺旋转动所述双向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孔能够带动两个所述输送组对向滑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的滑杆,设置在所述滑杆上的驱动马达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马达上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适于侧抵耗材,其中;驱动所述驱动马达,所述驱动轮能够摩擦耗材沿所述输送孔上升。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侧端呈圆周设置有若干条槽;所述驱动轮侧端设置有贯穿若干所述条槽的环槽;所述环槽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中;所述环槽适于侧抵耗材。
[0009]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组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的滑框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能够连接所述滑杆,其中;所述环槽侧抵耗材时,所述弹簧能够压缩。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变径熔融筒包括铜材锥管,设置在所述铜材锥管上的陶瓷管以及设置在所述陶瓷管上端的铜材直管;所述铜材直管与所述弯曲管下端之间留有间隙。
[0011]进一步地,所述铜材直管外壁套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为螺旋状;所述水冷管两端连接外置水循环系统,其中;所述水冷管适于水冷所述铜材直管。
[0012]进一步地,所述风冷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上的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上端平行处的风筒以及连通设置在所述风筒上的两个出风部;两个所述出风部通过外置固定杆连接于所述打印机主体,其中;驱动所述风扇,风能够通过所述风筒分流至两个所述出风部,以使两个所述出风部风冷耗材。
[00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出风部反向堆叠连接;所述出风部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风筒上的直筒管,设置在所述直筒管上的弧形管,设置在所述弧形管上的弧形环,设置在所述弧形管内壁的若干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弧形管内壁的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弧形环能够与所述弧形管构成环腔,其中;风通过所述风筒分流至两个所述直筒管后进入两个所述弧形管,风贯穿若干所述干第一通孔和若干所述第二通孔,以使耗材风冷散热。
[0014]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为没有驱动装置的皮带输送机构。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变距挤丝部对于不同线径的耗材进行调节输送,使耗才通过变径熔融筒被预熔融塑形,风冷驱动部通过传动部带动变径熔融筒旋转,让耗才均匀受热而变径熔融,且风冷驱动部同步风冷作用于耗才的熔融段,加快耗才熔融段的冷却塑形效果,使符合打印机主体的喷头的尺寸耗材通过弯曲管二次被挤出而用于打印工作,此结构能让不同尺寸的耗材被应用于桌面级打印机,提高了打印工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层的出风部俯视内部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层的出风部俯视内部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滑框正视图。
[0018]图中:1、打印机主体;2、传动部;3、变距挤丝部;31、输送组;32、螺纹孔;33、双向螺纹杆;34、滑杆;35、驱动马达;36、驱动轮;361、条槽;362、环槽;37、滑框;38、弹簧;4、变径熔融筒;41、铜材锥管;42、陶瓷管;43、铜材直管;5、风冷驱动部;51、风扇;52、风筒;53、出风部;531、直筒管;532、弧形管;533、弧形环;534、第一通孔;535、第二通孔;6、弯曲管;7、水冷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0]如图1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轮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图;如图4所示,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层的出风部俯视内部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层的出风部俯视内部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滑框正视图,请参阅1

6所示,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包括:打印机主体1,打印机主体1能够承载变距挤丝部3、变径熔融筒4、风冷驱动部5和弯曲管6,打印机主体1上设置有输送孔;变距挤丝部3,变距挤丝部3设置在打印机主体1上并共线于输送孔下端,变距挤丝部3置于耗材输送始端位置,变距挤丝部3能够输送耗材;变径熔融筒4,变径熔融筒4设置在打印机主体1上并共线于输送孔下端;风冷驱动部5,风冷驱动部5设置在打印机主体1上并通过传动部2连接于变径熔融筒4,弯曲管6,弯曲管6一端连接打印机主体1的喷头,弯曲管6另一端平行于变径熔融筒4且置于风冷驱动部5内部,其中;耗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机主体(1),所述打印机主体(1)上设置有输送孔;变距挤丝部(3),所述变距挤丝部(3)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1)上并共线于所述输送孔下端,所述变距挤丝部(3)置于耗材输送始端位置,所述变距挤丝部(3)能够输送耗材;变径熔融筒(4),所述变径熔融筒(4)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1)上并共线于所述输送孔下端;风冷驱动部(5),所述风冷驱动部(5)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1)上并通过传动部(2)连接于所述变径熔融筒(4),弯曲管(6),所述弯曲管(6)一端连接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喷头,所述弯曲管(6)另一端平行于变径熔融筒(4)且置于所述风冷驱动部(5)内部,其中;耗材能够依次穿插所述变距挤丝部(3)和所述输送孔;驱动所述风冷驱动部(5),所述传动部(2)能够带动所述变径熔融筒(4)旋转,以使耗材通过所述变距挤丝部(3)输送后进入所述变径熔融筒(4)熔融;驱动所述风冷驱动部(5),经所述变径熔融筒(4)熔融后耗材能够冷却通过所述弯曲管(6)输送至所述打印机主体(1)的喷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距挤丝部(3)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1)上的两个输送组(31),设置在两个所述输送组(31)上的两个不同方向的两个螺纹孔(32)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1)上的双向螺纹杆(33);所述双向螺纹杆(33)匹配穿插在两个所述螺纹孔(32)内,其中;螺旋转动所述双向螺纹杆(33),两个所述螺纹孔(32)能够带动两个所述输送组(31)对向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31)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打印机主体(1)上的滑杆(34),设置在所述滑杆(34)上的驱动马达(35)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马达(35)上的驱动轮(36);所述驱动轮(36)适于侧抵耗材,其中;驱动所述驱动马达(35),所述驱动轮(36)能够摩擦耗材沿所述输送孔上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桌面级打印机用变径挤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6)侧端呈圆周设置有若干条槽(361);所述驱动轮(36)侧端设置有贯穿若干所述条槽(361)的环槽(362);所述环槽(362)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中;所述环槽(362)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晨郑兰斌吴志华艾晓蕾赵薇孙文明吴贫卞晨桂鑫崔怿然桂鹏潘正村宗泽周翔吴文双丁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春谷三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