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时调控电力网络的负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655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时调控电力网络的负控装置,包括有主控制器本体、第一缓冲板、第二缓冲板、U型固定架、主CPU模块、电表模块、电力线调制调解器、信号处理单元、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人机交互接口、控制输出接口、显示单元、通信接口和通讯模块,主CPU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主控制器本体设置在U型固定架中,U型固定架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有益效果:电表模块和电力线调制调解器对电力网络上的负载监控,第一缓冲板在第一凹槽中的第一活动块、第一弹簧、铰接件和铰接杆实现缓冲,T型螺杆配合伸缩杆对支撑板上的第二弹簧和第二缓冲板对主控制器本体缓冲固定,散热风扇对主控制器本体散热,结构简单稳定,实用性能强。实用性能强。实用性能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时调控电力网络的负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网络负控相关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实时调控电力网络的负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生产的一大特征是发电功率必须与用电功率保持动态平衡。一个城市有成千上万个用电企业,对这些用户的用电负荷进行管理和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推进。目前已具备了对用户进行远程控制的条件和方法,能够实现发电功率与负荷功率的平衡。这样的系统即称之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按照各类用户不同的用电规律,合理地安排用电时间,把系统高峰分散,使得一部分高峰时间的负荷转移到低谷时间使用,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以求得发电、供电和用电之间的平衡。调整负荷是计划用电的一项内容,通过调整负荷,可以充分发挥发电、供电和用电设备的潜力,节约电力建设投资,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电需要,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力负荷管理已经实现了对用户负荷的按比例轮次控制,在电网供需紧张和故障时,基本可以快速通过用户的负荷控制维持电网平衡。
[0003]电力负荷需量控制调节单元被装在一个箱体内,由于电力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时调控电力网络的负控装置,包括有主控制器本体(1)、第一缓冲板(2)、第二缓冲板(3)、U型固定架(4)、主CPU模块(5)、电表模块(6)、电力线调制调解器(7)、信号处理单元(8)、控制信号输出单元(9)、人机交互接口(91)、控制输出接口(92)、显示单元(93)、通信接口(94)和通讯模块(9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主CPU模块(5),所述电表模块(6)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电力线调制调解器(7)的输入端上,所述电力线调制调解器(7)的输出端通过地址设定器(71)和电流检测器(72)连接至所述信号处理单元(8),所述信号处理单元(8)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主CPU模块(5),所述主CPU模块(5)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单元(9),所述主控制器本体(1)设置在所述U型固定架(4)中,所述U型固定架(4)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21),所述U型固定架(4)中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中两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22),所述第一活动块(22)之间连接有第一缓冲板(2),所述U型固定架(4)内部另一侧开设有第二凹槽(31),所述U型固定架(4)中位于所述第二凹槽(31)中端出螺纹贯穿连接有T型螺杆(32),且所述T型螺杆(32)的顶部通过旋转座(33)活动连接有支撑板(34),所述支撑板(34)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缓冲板(3),所述U型固定架(4)的内部一侧两端开设有散热凹槽(41),且所述U型固定架(4)上位于所述散热凹槽(41)中底部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42),所述第一缓冲板(2)和所述第二缓冲板(3)之间活动连接有所述主控制器本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时调控电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耀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芯亿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