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轮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46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导轮圈,涉及引导轮技术领域,包括轮圈主体,还包括给油结构以及连接结构,所述轮圈主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轴套,且轴套远离轮圈主体的一端均安装有多个固定螺栓,所述连接结构位于轴承内部的两侧和上下两端,所述轮圈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外壁安装有两个安装齿轮,所述轮圈主体内部的顶端开设有储油腔,且储油腔内部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注油管,所述给油结构位于轮圈主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配重滑块带动橡胶塞,使橡胶塞从出油管的内部抽出,此时出油管的通路打开,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即可通过出油管流向轴承,对其进行润滑,该结构实现了对轴承的定时给油,防止润滑油发生浪费。防止润滑油发生浪费。防止润滑油发生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导轮圈


[0001]本技术涉及引导轮
,具体为一种引导轮圈。

技术介绍

[0002]引导轮主要由引导轮轴、引导轮堵板、引导轮轮体和一些标准件组合而成,引导轮用来引导履带正确绕转,防止其跑偏和越轨,同时利用张紧装置使引导轮移动以调整履带的张紧度,所以引导轮既是履带的引导轮,又是张紧装置中的张紧轮多数液压挖掘机的引导轮同时起到支重轮的作用,这样可增加履带对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接地比压。
[0003]经过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486035U,公告日2014年3月19日,公开了一种焊接引导轮,文中提出“轮毂中间增设储油槽,起到了增加润滑油量,提高润滑效果,使引导轮转动灵活,减少磨损的效果,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储油槽位置位于引导轮的正中间位置,在引导轮使用的过程中,储油槽持续不断的进行润滑油的补充,易造成润滑油的浪费,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轮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造成润滑油浪费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引导轮圈,包括轮圈主体,还包括给油结构以及连接结构;
[0006]所述轮圈主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轴套,且轴套远离轮圈主体的一端均安装有多个固定螺栓,所述连接结构位于轴承内部的两侧和上下两端;
[0007]所述轮圈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外壁安装有两个安装齿轮,所述轮圈主体内部的顶端开设有储油腔,且储油腔内部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注油管,所述给油结构位于轮圈主体的内部;
[0008]所述给油结构包括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安装于储油腔内部的底端,且轮圈主体内部顶端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竖向安装有滑杆,且滑杆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配重滑块,所述配重滑块之间连接有橡胶塞。
[0009]优选的,所述轴套靠近轮圈主体的一端均延伸至轮圈主体的内部,且轴套与轮圈主体通过固定螺栓相互连接,所述注油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过轮圈主体,且注油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轮圈主体的前后两端。
[0010]优选的,所述出油管的底端穿过轮圈主体,且出油管的底端延伸至轮圈主体内部的顶端。
[0011]优选的,所述配重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穿过安装槽延伸至轮圈主体的内部,且橡胶塞均通过配重滑块与滑杆构成滑动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插槽、螺纹杆、旋钮和弧形齿板,所述插槽均开设于轴套内部的两侧和上下两端,且插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轴承的一端均
安装有旋钮,且螺纹杆靠近轴承的一端均通过转轴安装有弧形齿板。
[0013]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靠近轴承的一端均穿过轴套延伸至轴套的内部,且弧形齿板均与安装齿轮相互啮合。
[0014]优选的,所述插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且螺纹杆均与插槽通过螺纹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轮圈主体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势必会发生旋转,若储油腔移动到下方,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配重滑块即会在滑杆的外壁向靠近出油管的方向滑动,通过配重滑块带动橡胶塞,使橡胶塞逐渐靠近出油管,并将出油管进行阻塞,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会漏出,若储油腔移动到最上方,则在重力的作用下,配重滑块会在滑杆的外壁向远离出油管的方向滑动,通过配重滑块带动橡胶塞,使橡胶塞从出油管的内部抽出,此时出油管的通路打开,储油腔内部的润滑油即可通过出油管流向轴承,对其进行润滑,该结构实现了对轴承的定时给油,防止润滑油发生浪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轮圈主体;2、轴套;3、轴承;4、固定螺栓;5、安装齿轮;6、注油管;7、储油腔;8、橡胶塞;9、连接结构;901、插槽;902、螺纹杆;903、旋钮;904、弧形齿板;10、配重滑块;11、滑杆;12、出油管;13、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请参阅图1

4,一种引导轮圈,包括轮圈主体1,还包括给油结构以及连接结构9;
[0023]轮圈主体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轴套2,且轴套2远离轮圈主体1的一端均安装有多个固定螺栓4,轴套2靠近轮圈主体1的一端均延伸至轮圈主体1的内部,且轴套2与轮圈主体1通过固定螺栓4相互连接,连接结构9位于轴承3内部的两侧和上下两端;
[0024]轮圈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轴承3,且轴承3的外壁安装有两个安装齿轮5,轮圈主体1内部的顶端开设有储油腔7,且储油腔7内部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注油管6,注油管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过轮圈主体1,且注油管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轮圈主体1的前后两端,给油结构位于轮圈主体1的内部;
[0025]请参阅图1

4,一种引导轮圈还包括给油结构,给油结构包括出油管12,出油管12安装于储油腔7内部的底端,且轮圈主体1内部顶端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的内部均竖向安装有滑杆11,且滑杆11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配重滑块10,配重滑块10之间连接有橡胶塞8;
[0026]出油管12的底端穿过轮圈主体1,且出油管12的底端延伸至轮圈主体1内部的顶端;
[0027]配重滑块1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穿过安装槽13延伸至轮圈主体1的内部,且橡胶塞8均通过配重滑块10与滑杆11构成滑动结构;
[0028]具体地,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在重力的作用下,配重滑块10会在滑杆11的外壁向远离出油管12的方向滑动,通过配重滑块10带动橡胶塞8,使橡胶塞8从出油管12的内部抽出,此时出油管12的通路打开,储油腔7内部的润滑油即可通过出油管12流向轴承3,对其进行润滑。
[0029]实施例2:连接结构9包括插槽901、螺纹杆902、旋钮903和弧形齿板904,插槽901均开设于轴套2内部的两侧和上下两端,且插槽901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杆902,螺纹杆902远离轴承3的一端均安装有旋钮903,且螺纹杆902靠近轴承3的一端均通过转轴安装有弧形齿板904;
[0030]螺纹杆902靠近轴承3的一端均穿过轴套2延伸至轴套2的内部,且弧形齿板904均与安装齿轮5相互啮合;
[0031]插槽901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且螺纹杆902均与插槽901通过螺纹连接;
[0032]具体地,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轮圈,包括轮圈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给油结构以及连接结构(9);所述轮圈主体(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轴套(2),且轴套(2)远离轮圈主体(1)的一端均安装有多个固定螺栓(4),所述连接结构(9)位于轴承(3)内部的两侧和上下两端;所述轮圈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轴承(3),且轴承(3)的外壁安装有两个安装齿轮(5),所述轮圈主体(1)内部的顶端开设有储油腔(7),且储油腔(7)内部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注油管(6),所述给油结构位于轮圈主体(1)的内部;所述给油结构包括出油管(12),所述出油管(12)安装于储油腔(7)内部的底端,且轮圈主体(1)内部顶端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的内部均竖向安装有滑杆(11),且滑杆(11)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配重滑块(10),所述配重滑块(10)之间连接有橡胶塞(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2)靠近轮圈主体(1)的一端均延伸至轮圈主体(1)的内部,且轴套(2)与轮圈主体(1)通过固定螺栓(4)相互连接,所述注油管(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穿过轮圈主体(1),且注油管(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轮圈主体(1)的前后两端。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公强张加霖韦庆秀吴国喜张怀强廉明辉吴井傲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金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