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实时计算及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643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实时计算及预警系统,涉及环保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观测信息不够便捷且效率低、容易造成预警信息不准确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总线、分析模块、预警模块,分析模块上的碳排放数据提取端首先将数据进行提取,然后经数据汇总端进行汇总,最后送至数据运算端进行数据运算,一端可经过处理器进入总线上,最终进入存储器使数据被存储,从分析模块出来的另一端可经过预警模块的信号接收装置、A/D转换器、单片机、信号发射模块后将信号发射,最后传输到客户端,使得观测信息更为便捷有效,传感装置能够作为另一个信息提取端进入信号接收装置,使得取样点增加,利于预警信息的准确性提升。利于预警信息的准确性提升。利于预警信息的准确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实时计算及预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实时计算及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系统是由发电、供电、用电设施以及为保障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的调节控制及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计量装置、调度自动化、电力通信等二次设施构成的统一整体。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
[0003]电力系统的主体结构有电源,变电所,输电、配电线路和负荷中心。各电源点还互相联接以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电能交换和调节,从而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输电线路与变电所构成的网络通常称电力网络。电力系统的信息与控制系统由各种检测设备、通信设备、安全保护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以及监控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系统组成。电力系统的结构应保证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电能生产与消费的合理协调。
[0004]建立结构合理的大型电力系统不仅便于电能生产与消费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分配,减少总装机容量,节省动力设施投资,且有利于地区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大限度地满足地区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电力系统建设往往是国家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0005]电力系统的主体结构有电源、电力网络和负荷中心。电源指各类发电厂、站,它将一次能源转换成电能;电力网络由电源的升压变电所、输电线路、负荷中心变电所、配电线路等构成。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必须在不同层次上依不同要求配置各类自动控制装置与通信系统,组成信息与控制子系统。它成为实现电力系统信息传递的神经网络,使电力系统具有可观测性与可控性,从而保证电能生产与消费过程的正常进行以及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处理。根据电力系统中装机容量与用电负荷的大小,以及电源点与负荷中心的相对位置,电力系统常采用不同电压等级输电,以求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0006]碳排放通常指温室气体排放,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本身也向外层空间辐射热量,其热辐射以3~30μm的长波红外线为主。当这样的长波辐射进入大气层时,易被某些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的气体分子所吸收。由于红外线的能量较低,不足以导致分子键能的断裂,因此气体分子吸收红外线辐射后没有化学反应发生,而只是阻挡热量自地球向外逃逸,相当于地球和外层空间的一个绝热层,即“温室”的作用。大气中某些微量组分对地球长波辐射吸收作用使近地面热量得以保持,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0007]中国专利CN113112176A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碳排放可视化预警系统,包括碳排放划分模块、企业碳排放量信息汇总模块和企业碳排放信息对比检测模块,所述碳
排放划分模块的输出端与企业碳排放量信息汇总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其中对于碳排放的预警信息不能够便捷地传输至客户端,观测信息不够便捷且效率低,同时对碳排放的信息取样点较为单一,容易造成预警信息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实时计算及预警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总线、客户端、网络接口,所述总线与所述客户端相连接,所述网络接口与所述总线相连接,还包括处理器、预警模块、分析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总线相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预警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相连接,所述客户端与所述预警模块相连接,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总线相连接,所述客户端包括大屏、手持设备、中继单元、显示器,所述手持设备与伸缩时中继单元相连接,所述显示器与所述中继单元相连接,所述大屏与所述中继单元相连接,所述分析模块包括数据运算端、数据汇总端、碳排放数据提取端,所述数据运算端与所述数据汇总端相连接,所述数据汇总端与所述碳排放数据提取端相连接,所述预警模块包括信号发射模块、单片机、A/D转换器、信号接收装置、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A/D转换器相连接,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相连接,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通信单元、照明驱动单元、警示灯单元、按键单元、按键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存储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照明驱动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警示灯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按键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照明驱动单元采用的光源为红色光源。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色光源按一定频率进行闪烁。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信单元采用的通信方式为无线通信。
[0012]传输方式涉及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选择的频段及调制方式。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主要有两种,即微波与红外线。在采用微波做为传输媒体的无线局域网依调制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扩展频谱方式与窄带调制方式。扩展频谱方式,在扩展频谱方式中,数据基带信号的频谱被扩展至几倍~几十倍再被搬移至射频发射出去。由于单位频带内的功率降低,对其它电子设备的干扰也减小了。采用扩展频谱方式的无线局域网一般选择所谓的ISM频段,这里ISM分别取自Industrial、Scientific及Medical的第一个字母。许多工业、科研和医疗设备辐射的能量集中于该频段。欧美日等国家的无线管理机构分别设置了各自的ISM频段。例如美国的ISM频段由902MHZ~928MHZ,2.4GHz~2.484GHz,5.725GHz~5.850GHz三个频段组成。如果发射功率及带外辐射满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要求,则无需向FCC提出专门的申请即可使用这些ISM频段。窄带调制方式,在窄带调制方式中,数据基带信号的频谱不做任何扩展即被直接搬移到射频发射出去。与扩展频谱方式相比,窄带调制方式占用频带少,频带利用率高。采用窄带调制方式的无线局域网一般选用专用频段,需要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许可方可使用。当然,也可选用ISM频段,这样可免去向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但带来的问题是,当临近的仪器设备或通信设备也在使用这一频段时,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通信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红外线方式,基于红外线的传输技术最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家电遥控器几乎都是采用的红外线传输
技术。做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方式,红外线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这种传输方式不受无线电干扰,且红外线的使用不受国家无线管理委员会的限制。然而,红外线对非透明物体的透过性极差,这导致传输距离受限制。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采用的型号是STM32。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碳排放实时计算及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线、客户端、网络接口,所述总线与所述客户端相连接,所述网络接口与所述总线相连接,还包括处理器、预警模块、分析模块,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总线相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预警模块与所述分析模块相连接,所述客户端与所述预警模块相连接,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总线相连接,所述客户端包括大屏、手持设备、中继单元、显示器,所述手持设备与伸缩时中继单元相连接,所述显示器与所述中继单元相连接,所述大屏与所述中继单元相连接,所述分析模块包括数据运算端、数据汇总端、碳排放数据提取端,所述数据运算端与所述数据汇总端相连接,所述数据汇总端与所述碳排放数据提取端相连接,所述预警模块包括信号发射模块、单片机、A/D转换器、信号接收装置、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与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A/D转换器相连接,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相连接,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通信单元、照明驱动单元、警示灯单元、按键单元、按键单元、中央控制单元、存储单元,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纪强朱亮宋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