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623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及方法,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对指定深度Z的混凝土进行XY面内的二维成像,通过控制各激励器激励的时间差,使各激励器发出的瑞利波同时到达某一聚焦点,对各激励器编号且计算激发时刻,通过平移接收器信号并将信号叠加,得到该聚焦点处的损伤程度,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得到任意点的损伤矩阵,改变激励波的波长,控制检测深度Z,实现混凝土不同深度的二维成像,从而生成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该方法不仅可以精准定位混凝土内的裂纹位置,还可以定位内部骨料钢筋位置,检测混凝土内部配筋是否锈蚀,混凝土覆盖或周边土体是否脱空,定位及检测速度快。定位及检测速度快。定位及检测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具体的是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展开,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工程质量检测,尤其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无损检测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混凝土工程结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有回弹法、雷达法、冲击回波法、P波波速法及超声波法等。回弹法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无损检测方法,但该方法检测深度浅,只能测得混凝土表面附近的平均强度,无法反映混凝土内部状况,而且回弹值分散性大,通常需要16个以上的有效回弹数据进行平均,作业效率低;雷达法对混凝土内部缺陷可以准确定位,但受钢筋等低电阻率物质的屏蔽影响大,尤其是钢筋密度较大时难以得到钢筋背后的电磁波影像,而且雷达无法提供强度方面的信息;冲击回波法可测得结构内部缺陷及构件的厚度,但其纵向分辨率低,检测精度受结构内部的钢筋和含水量影响大;超声波对穿测试,虽然可以得到材料整体的纵波速度,但无法应用于隧洞衬砌等无法对穿测试的结构物;P波速度法通常只能测得混凝土表层的P波速度,无法探测混凝土内部结构状况。虽然上述各种混凝土无损检测法各有所长,但共同的弱点是无法检测混凝土内部深处的力学性能,难以满足土木工程无损检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包括:待检测混凝土试块、超声相控阵列、连接部和检测装置;所述连接部为楔块,多个所述楔块固定于待检测混凝土试块的底部,所述检测装置通过楔块与待检测混凝土试块连接;所述超声相控阵列固定于待检测混凝土试块的表面,包括多个换能器,多个所述换能器呈圆形或十字形排列,各所述换能器激励瑞利波或接收瑞利波。
[0006]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测试探头、信号放大模块和示波器;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激励信号,形成入射波;多个所述测试探头固定于楔块表面,且通过排线与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连接,用于将入射波传输至待检测混凝土试块表面,形成振动波并输出给示波器;多个所述信号放大模块设置在信号发生器与测试探头、测试探头与示波器之间,用于对入射波和振动波进行能量放大;所述示波器连接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放大模块,用于显示入射波和振动波。
[0007]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高压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所述高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发生器连接,用于将入射波的能量放大;所述电压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测试探头,用于将振动波的能量放大。
[0008]进一步地,所述测试探头包括激励探头和接收探头;所述激励探头与高压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入射波传输至待检测混凝土试块的表面;所述接收探头与电压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待检测混凝土试块中传输后的振动波。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生器、高压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端均与示波器连接,所述示波器用于显示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入射波、经高压放大器放大后的入射波和经电压放大器放大后的振动波。
[0010]进一步地,所述楔块设置有四个,固定于待检测混凝土试块的底部,所述激励探头和接收探头均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且固定于楔块表面;各所述激励探头与信号发生器之间均设有一个高压放大器,各所述接收探头与示波器之间均设有一个电压放大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楔块为斜楔块,包括斜楔和滑块,所述滑块固定于待检测混凝土试块的底部,所述激励探头、接收探头均固定于斜楔表面,所述斜楔和滑块配合使用。
[0012]一种水下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

6所述的任意一种水下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0013]S1.垂直于水下待检测混凝土试块的表面放置24只换能器;其中,12只换能器激励瑞利波,12只换能器接收瑞利波;
[0014]S2.各换能器激励信号的波形为:
[0015][0016]其中,N为正弦波周期数,f为激励频率,t为时间;调节激励频率f,根据已知的瑞利波速度c,计算瑞利波的波长λ=c/f;
[0017]S3.对混凝土内部一点,计坐标(x,y,z);其中,z为深度方向;瑞利波的影响深度主要集中在1/3波长范围内,因此计瑞利波沿z方向上的影响深度L=λ/3;
[0018]在深度L上,进行xy面内的二维成像,通过控制各激励器激励的时间差,使各激励器发出的瑞利波同时到达聚焦点(x0,y0);将激励器依次编号为1至8,计第一个激励器激发的时刻为t0,第i个激励器的坐标为(xi,yi),则第i个激励器的激发时刻为t0+Δti;其中,Δti的计算方式如下:
[0019][0020]S4.将12只接收器的接收信号进行平移,第一只接收器的信号不平移,第i只接收器的信号平移Δti,将平移后的8条信号叠加,得到(x0,y0,L)处的检测信号;当聚焦点存在构造物或损伤时,会引起回弹波,回弹波在各平移后的信号中将处于同一相位,通过将平移后的信号叠加,可以放大损伤引起的回波;否则,接收信号中为噪声,通过平移后噪声相互叠加,不会产生明显的放大效;
[0021]将叠加后的检测信号最大峰值记为(x0,y0,L)处的损伤程度D;
[0022]S5.改变聚焦点坐标(x0,y0),历遍L深度处的混凝土结构各点;改变S2中的激励频率f,重复步骤S2

3,获得混凝土内部任意一点的损伤程度矩阵D(x0,y0,L),从而生成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图。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将换能器圆形或十字形排列,方便检测混凝土中各种方向的裂纹。利用瑞利波,质点呈椭圆形振动,瑞利波传播远,可探测范围大。该装置无需正对混凝土方向设置,任何方向均可直接检测混凝土内部裂纹,自动生成三维图像,操作方便快捷。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方法,在进行检测时,首先对指定深度Z的混凝土进行XY面内的二维成像,通过控制各激励器激励的时间差,使各激励器发出的瑞利波同时到达某一聚焦点,对各激励器编号且计算激发时刻,通过平移接收器信号并将信号叠加,得到该聚焦点处的损伤程度,重复上述步骤可以得到任意点的损伤矩阵,改变激励波的波长,控制检测深度Z,实现混凝土不同深度的二维成像,从而生成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当聚焦点存在构造物时,会引起回弹波,通过信号叠加可以放大回波。该方法不仅可以精准定位混凝土内的裂纹位置,还可以定位内部骨料钢筋位置,检测混凝土内部配筋是否锈蚀,混凝土覆盖或周边土体是否脱空,定位及检测速度快。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换能器圆形排列图;
[0027]图2为换能器十字形排列图;
[0028]图3为瑞利波的影响深度示意图;
[0029]图4为波束逐点聚焦示意图;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检测混凝土试块、超声相控阵列、连接部和检测装置;所述连接部为楔块,多个所述楔块固定于待检测混凝土试块的底部,所述检测装置通过楔块与待检测混凝土试块连接;所述超声相控阵列固定于待检测混凝土试块的表面,包括多个换能器,多个所述换能器呈圆形或十字形排列,各所述换能器激励瑞利波或接收瑞利波;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测试探头、信号放大模块和示波器;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激励信号,形成入射波;多个所述测试探头固定于楔块表面,且通过排线与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连接,用于将入射波传输至待检测混凝土试块表面,形成振动波并输出给示波器;多个所述信号放大模块设置在信号发生器与测试探头、测试探头与示波器之间,用于对入射波和振动波进行能量放大;所述示波器连接信号发生器和信号放大模块,用于显示入射波和振动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高压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所述高压放大器的输入端与信号发生器连接,用于将入射波的能量放大;所述电压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测试探头,用于将振动波的能量放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探头包括激励探头和接收探头;所述激励探头与高压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将入射波传输至待检测混凝土试块的表面;所述接收探头与电压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待检测混凝土试块中传输后的振动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生器、高压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的输出端均与示波器连接,所述示波器用于显示信号发生器产生的入射波、经高压放大器放大后的入射波和经电压放大器放大后的振动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内部三维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设置有四个,固定于待检测混凝土试块的底部,所述激励探头和接收探头均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且固定于楔块表面;各所述激励探头与信号发生器之间均设有一个高压放大器,各所述接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深王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智慧基础设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