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03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包括光伏玻璃基板、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多孔二氧化硅膜,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设置于光伏玻璃基板的绒面,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膜设置于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与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之间,通过在光伏玻璃基材的绒面之上依次设置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多孔二氧化硅膜,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以防止玻璃基底中的钠离子通过膜的孔洞析出,造成孔洞的填堵和透过率下降,同时可防止水汽进行光伏玻璃表面,进而造成玻璃水解,造成AR玻璃出现彩虹斑,造成透过率降低。造成透过率降低。造成透过率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


[0001]本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玻璃领域,涉及一种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组件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如沿海盐碱地区,亚热带湿热气候地区,此类应用环境水汽重,常规AR镀膜组件很容易出现由于水汽渗透造成玻璃腐蚀产生彩虹斑的。
[0003]CN106277825A中公开了一种含有二氧化硅减反膜层的玻璃基材及其制备方法,其公开的二氧化硅减反膜层的玻璃基材,包括玻璃和二氧化硅减反膜层,所述二氧化硅减反膜层为复合结构,包括设于玻璃上的介孔二氧化硅膜层和设于介孔二氧化硅膜层上的致密二氧化硅膜层。此结构中,介孔二氧化硅膜层直接设置于玻璃基材之上,玻璃基底中的钠离子容易通过孔洞析出,造成孔洞的填堵,膜层透过率会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目的是提高光伏玻璃的透过率和或隔绝水汽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所述无开孔高透AR膜玻璃包括光伏玻璃基板、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多孔二氧化硅膜,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设置于光伏玻璃基板的绒面,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膜设置于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与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之间。
[0007]所述光伏玻璃基板的厚度为1~5mm。
[0008]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厚度为70mm~90mm
[0009]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的折射率为1.40~1.50。
[0010]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膜厚度为90mm~110mm。
[0011]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膜的折射率为1.25~1.30。
[0012]所述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厚度为10mm~20mm。如果膜层过薄封孔的效果会变差,太厚的话会影响整体膜层的透过率。
[0013]所述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的折射率为1.40~1.50。
[0014]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膜的孔径为20~60nm,孔隙率为40~60%。
[0015]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的孔径均为2~20nm,孔隙率均为0~10%。
[0016]本技术提供的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通过在光伏玻璃基材的绒面之上依次设置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多孔二氧化硅膜,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以防止玻璃基底中的钠离子通过膜的孔洞析出,造成孔洞的填堵和透过率下降,同时可防止水汽进行光伏玻璃表面,进而造成玻璃水解,造成AR玻璃出现彩虹斑,造成透过率降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中的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光伏玻璃基板、2

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3

多孔二氧化硅膜,4

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9]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包括光伏玻璃基板、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多孔二氧化硅膜,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设置于光伏玻璃基板的绒面,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膜设置于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与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之间。
[0020]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厚度为70mm~90mm,折射率为1.40~1.50。
[0021]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膜厚度为90mm~110mm,折射率为1.25~1.30。
[0022]所述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厚度为10mm~20mm,折射率为1.40~1.50。
[0023]通过使用低折射率的致密或多孔二氧化硅膜以保证光伏玻璃具有较高的透光率。
[0024]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膜的孔径为20~60nm,孔隙率为40~60%。
[0025]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的孔径均为2~20nm,孔隙率均为0~10%。
[00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通过辊涂机把致密的二氧化硅溶液涂布在光伏玻璃基板上,经过固化炉固化形成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然后经过冷却段降温,再通过辊涂机把高孔隙率的二氧化硅溶液涂布在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上然后固化,接下来再通过辊涂机把致密的二氧化硅溶液涂布在多孔二氧化硅膜上,最后经过固化、钢化工艺获得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
[0028]本技术提供的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通过在光伏玻璃基材的绒面之上依次设置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多孔二氧化硅膜,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以防止玻璃基底中的钠离子通过膜的孔洞析出,造成孔洞的填堵和透过率下降,同时可防止水汽进行光伏玻璃表面,进而造成玻璃水解,造成AR玻璃出现彩虹斑,造成透过率降低,本技术提供的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透过率在94.2%以上,透过率较常规AR镀膜玻璃高0.3~0.5%,组件功率提升0.5%以上。
[0029]上述参照实施例对一种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包括光伏玻璃基板、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多孔二氧化硅膜,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设置于玻璃基板的绒面,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膜设置于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与第二致密二氧化硅膜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厚度为70mm~9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致密二氧化硅膜的折射率为1.40~1.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二氧化硅膜厚度为90mm~1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开孔高透AR膜光伏玻璃,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友情邵世强陈林刘笑荣徐小明杨文金
申请(专利权)人:信义光伏产业安徽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