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塔筒及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993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机塔筒及风力发电设备,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预制塔筒、第二预制塔筒、钢筋锚固器、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第一预制塔筒和第二预制塔筒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在拼接第一预制塔筒和第二预制塔筒时,将钢筋锚固器设置在腔体内,将第一环筋的一端穿过钢筋锚固器并与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将第二环筋的一端穿过钢筋锚固器并与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即可将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上述连接方式,将现有技术中的钢筋连接问题转化为钢筋锚固,通过机械挤压传力,使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的传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并且,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无需焊接,疲劳和动力受力性能较好。疲劳和动力受力性能较好。疲劳和动力受力性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塔筒及风力发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机塔筒及风力发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设备是将风的动能转为电能的设备。风机塔筒是风力发电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风机塔筒大多由上部塔筒、变径塔筒和底部塔筒组成,上部塔筒的直径较小,底部塔筒的直径较大,变径塔筒的底部直径与底部塔筒直径相同,变径塔筒的顶部直径与上部塔筒直径相同。上部塔筒、变径塔筒和底部塔筒间通过钢绞线施加预应力连成整体。
[0003]为提高运输的便捷性,通常将变径塔筒进行竖向分片,运输至现场后,再将分片后的变径塔筒连接为整体。其中,分片后的变径塔筒底部的环筋通过焊接进行连接。
[0004]然而,在变径塔筒自重和预应力产生轴向力作用下,变径塔筒底部将产生较大的环向拉力,传力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塔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变径塔筒传力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塔筒,包括第一预制塔筒、第二预制塔筒、钢筋锚固器、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
[0007]沿所述风机塔筒的周向,所述第一预制塔筒和所述第二预制塔筒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预制塔筒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二预制塔筒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端面;两个所述第一端面和两个所述第二端面一一对应接触;所述第一端面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端面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腔体;沿所述风机塔筒的径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制塔筒贯穿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预制塔筒贯穿设置;
[0008]所述第一预制塔筒的底部具有第一环筋,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并伸入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螺纹;
[0009]所述第二预制塔筒的底部具有第二环筋,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并伸入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纹;
[0010]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环筋和所述第二环筋交错设置;
[0011]所述钢筋锚固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钢筋锚固器,且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与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钢筋锚固器,且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与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部分锚固板,所述第一部分锚固板与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螺纹连接;
[0013]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部分锚固板,所述第二部分锚固板与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螺纹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件还包括第一防松螺母,所述第一防松螺母与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防松螺母位于所述第一部分锚固板远离所述钢筋锚固器的一端;
[0015]所述第二紧固件还包括第二防松螺母,所述第二防松螺母与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防松螺母位于所述第二部分锚固板远离所述钢筋锚固器的一端。
[0016]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填充有灌浆料。
[0017]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环筋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环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环筋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环筋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一环筋和多个所述第二环筋交替设置。
[0018]进一步地,沿所述风机塔筒的径向,所述第一环筋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环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环筋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环筋间隔设置。
[0019]进一步地,所述钢筋锚固器的外轮廓为平行四边形。
[0020]进一步地,所述钢筋锚固器由钢板制成。
[0021]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凹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一预制塔筒的底面贯穿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预制塔筒的底面贯穿设置。
[0022]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设备,包括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塔筒。
[0023]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塔筒,包括第一预制塔筒、第二预制塔筒、钢筋锚固器、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沿所述风机塔筒的周向,所述第一预制塔筒和所述第二预制塔筒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预制塔筒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二预制塔筒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端面;两个所述第一端面和两个所述第二端面一一对应接触;所述第一端面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端面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腔体;沿所述风机塔筒的径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制塔筒贯穿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预制塔筒贯穿设置;所述第一预制塔筒的底部具有第一环筋,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并伸入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预制塔筒的底部具有第二环筋,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并伸入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纹;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环筋和所述第二环筋交错设置;所述钢筋锚固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钢筋锚固器,且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与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钢筋锚固器,且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与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第一预制塔筒和第二预制塔筒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在拼接第一预制塔筒和第二预制塔筒时,将钢筋锚固器设置在腔体内,将第一环筋的一端穿过钢筋锚固器并与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将第二环筋的一端穿过钢筋锚固器并与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由钢筋锚固器的两侧配合挤压钢筋锚固器,即可将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上述连接方式,将现有技术中的钢筋连接问题转化为钢筋锚固,通过机械挤压传力,使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的传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并且,第一环筋和第二环筋无需焊接,疲劳和动力受力性能较好。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塔筒的装配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塔筒的俯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塔筒的内侧立面图;
[0028]图4是图2的C

C向剖视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塔筒中钢筋锚固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塔筒中钢筋锚固器的主视图;
[003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塔筒的局部示意图;
[003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塔筒中第一环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标:1

风机塔筒;11

第一预制塔筒;111

第一凹槽;112

第一环筋;113

第一端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塔筒、第二预制塔筒、钢筋锚固器、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沿所述风机塔筒的周向,所述第一预制塔筒和所述第二预制塔筒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预制塔筒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二预制塔筒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端面;两个所述第一端面和两个所述第二端面一一对应接触;所述第一端面的底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端面的底部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形成腔体;沿所述风机塔筒的径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制塔筒贯穿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预制塔筒贯穿设置;所述第一预制塔筒的底部具有第一环筋,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凹槽并伸入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预制塔筒的底部具有第二环筋,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凹槽并伸入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上设有第二螺纹;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环筋和所述第二环筋交错设置;所述钢筋锚固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钢筋锚固器,且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与第一紧固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钢筋锚固器,且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与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部分锚固板,所述第一部分锚固板与所述第一环筋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部分锚固板,所述第二部分锚固板与所述第二环筋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瑞黄张裕刘源施辉沈卫明王雷陈晓辉刘长亮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海风电塔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