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95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视觉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包括箱壳和组成双目的两台相机,所述相机与识别检测器电性连接,两台所述相机设置在所述箱壳的左右两侧,所述相机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平行的两个条状光源,所述条状光源的两端铰接在所述箱壳内,所述条状光源的后侧中部设置有摆臂,上下两个所述摆臂共同与连杆的两端铰接,所述连杆连接有摆动机构。在视觉相机的两侧设置两条平行的条状光源,保证了光照强度;条状光源铰接在箱壳内,并通过摆臂连接往复摆动机构进一步实现光源的往复摆动,进一步增加了光照范围。进一步增加了光照范围。进一步增加了光照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视觉相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双目视觉相机配合视觉识别单元可对列车或其他设备不易观察的位置进行部件松动检测,当双目相机采用较大视场角时可增加检测范围,但视场边缘处由于光照强度不佳,光照不均匀,严重影响了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采用将两条设置在相机两侧的条状光源,条状光源铰接在箱壳内,并通过摆臂连接往复摆动机构,解决了视场边缘处由于光照强度不佳,光照不均匀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包括箱壳和组成双目的两台相机,所述相机与识别检测器电性连接,两台所述相机设置在所述箱壳的左右两侧,所述相机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平行的两个条状光源,所述条状光源的两端铰接在所述箱壳内,所述条状光源的后侧中部设置有摆臂,上下两个所述摆臂共同与连杆的两端铰接,所述连杆连接有摆动机构。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孔,所述连杆的中下侧设置有条状滑槽,所述条状滑槽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铰接孔之间的连线垂直,所述条状滑槽的一侧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轴心一侧平行的设置有滑轴,所述滑轴在所述条状滑槽内往复滑动连接。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转盘的轴心处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有控制器。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转盘远离所述滑轴的一侧设置有配重部。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条状光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轴和限位轴,所述铰接轴与所述限位轴平行,所述条状光源通过铰接轴与所述箱壳铰接,所述箱壳与所述限位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轴心与所述铰接轴的轴心共线,所述限位轴穿入在所述弧形槽内。
[000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箱壳通过接口连接有压力气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视觉相机的两侧设置两条平行的条状光源,保证了光照强度;2、条状光源铰接在箱壳内,并通过摆臂连接往复摆动机构进一步实现光源的往复摆动,进一步增加了光照范围;3、通过设置的转盘与连杆中下侧设置的条状滑槽配合,可驱动条状光源往复摆动,摆动更加规律、连续、可靠;4、通过在转盘中设置配重部,并由伺服电机驱动,进一步增加条状光源摆动中的规律性,提高可控性,提高设备使用寿命;5、通过向箱壳内不断充入压力气体,在箱壳内形成正向气压,避免条状光源摆动时灰尘进入箱壳内。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打开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的剖视图。
[0014]图4为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中条状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箱壳;10、上盖;11、弧形槽;12、接口;2、相机;21、镜片;3、条状光源;31、摆臂;32、铰接轴;33、限位轴;4、连杆;40、铰接孔;41、条状滑槽;5、转盘;51、滑轴;52、配重部;6、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7]结合图1

4所示,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包括箱壳1和组成双目的两台相机2,所述相机2与识别检测器电性连接,两台所述相机2设置在所述箱壳1内部的左右两侧,箱壳1与所述相机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镜片21,箱壳1的上部设置有上盖10,所述相机2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平行的两个条状光源3,所述条状光源3的两端铰接在所述箱壳1内,所述条状光源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轴32和限位轴33,所述铰接轴32与所述限位轴33平行,所述条状光源3通过铰接轴32与所述箱壳1铰接,所述箱壳1与所述限位轴3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弧形槽11,所述弧形槽11的轴心与所述铰接轴32的轴心共线,所述限位轴33穿入在所述弧形槽11内。
[0018]所述条状光源3的后侧中部设置有摆臂31,设置有连杆4,其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孔40,两个所述摆臂31分别通过所述连杆4两端的铰接孔40铰接在一起。所述连杆4连接有摆动机构。所述连杆4的中下侧设置有条状滑槽41,所述条状滑槽41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铰接孔40之间的连线正交垂直,所述条状滑槽41的一侧设置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轴心一侧平行的设置有滑轴51,所述转盘5远离所述滑轴51的一侧设置有配重部52,所述转盘5的轴心处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滑轴51在所述条状滑槽41内往复滑动连接。所述箱壳1通过接口12连接有正压力气源。
[0019]使用时,结合图1

4所示,相机2上下两侧的条状光源3通过连杆4实现同步摆动的联动,由于滑轴51在转盘5中圆周运动,滑轴51与条状滑槽41滑动连接,进而带动连杆4的上下摆动,这里的滑轴51可以设置为轨迹轴承,提高精度的同时增加使用寿命。连杆4的摆动配合条状光源3的铰接轴32实现条状光源3在一定范围内的往复弧形摆动,提高了光源的照射扫描范围,保证了光源强度的均匀性,机构运转过程中冲击小,使用寿命长。
[0020]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包括箱壳(1)和组成双目的两台相机(2),所述相机(2)与识别检测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两台所述相机(2)设置在所述箱壳(1)的左右两侧,所述相机(2)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平行的两个条状光源(3),所述条状光源(3)的两端铰接在所述箱壳(1)内,所述条状光源(3)的后侧中部设置有摆臂(31),上下两个所述摆臂(31)共同与连杆(4)的两端铰接,所述连杆(4)连接有摆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目视觉防松标记检测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铰接孔(40),所述连杆(4)的中下侧设置有条状滑槽(41),所述条状滑槽(41)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所述铰接孔(40)之间的连线垂直,所述条状滑槽(41)的一侧设置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轴心一侧平行的设置有滑轴(51),所述滑轴(51)在所述条状滑槽(41)内往复滑动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海张春英张寒侯伟刘凤春杨光辉王立亚杨爱民薛涛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莱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