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66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缓冲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以变形且耐久性高的缓冲材料。缓冲材料(1)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缓冲体(2)、和配置于第1缓冲体(2)的上方且至少覆盖所述第1缓冲体(2)的上表面的第2缓冲体(3),第1缓冲体(2)包括三维网状构造体,该三维网状构造体通过使热塑性树脂的连续线条不规则地局部熔接从而形成环而得到,第2缓冲体(3)由纤维以厚度方向取向的纵向型无纺布构成。向的纵向型无纺布构成。向的纵向型无纺布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缓冲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为车辆用、火车用、飞机用等的车辆用座位或床垫等使用的缓冲材料。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绝大多数的车辆用座位采用轻型、容易量产、廉价的聚氨酯制的座位作为缓冲材料。但是,近年认识到使聚氨酯燃烧时的气体是有毒的问题,在世界各地出现了欲减少聚氨酯使用的行为。具体而言,从2020年度起也开始采用欧盟标准的EN45545,需要尽早开发代替聚氨酯的耐久性、轻型、环境性能高的车辆用座位。
[0003]另外,聚氨酯制的缓冲材料虽然耐久性优良,但存在透水性差、容易闷热的问题。
[0004]因此,研究了使用代替聚氨酯的材料的车辆用座位。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座位,由通过布料、缓冲层、背面深冲形状部形成的背部和座部构成,该座位的特征在于,缓冲层由表观密度为0.01g/cm3~0.2g/cm3的网状体构成,其中该网状体由通过使纤度为100000旦尼尔以下的连续的线条弯曲并相互接触从而形成了该接触部的大部分熔接的三维立体构造体的热塑性弹性树脂构成,并且该树脂成形体与该网状体一体接合。
[0005]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具有能够进行拆装更换的坐垫和与该坐垫相同形状的凹部的车辆用座位。在能够进行拆装更换的坐垫中,纤维构造体被纤维罩包覆,构成纤维构造体的纤维的纵向/横向比(T/W比)为1.5以上。公开了如下内容:这样的坐垫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于具有凹部的聚氨酯制的车辆用座位。
[0006]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座位,座位座部包括缓冲层,该缓冲层具有(i)由热塑性弹性树脂构成的线条形成环而使得彼此的接触部的大部分接合而得到的三维网状构造体、和(ii)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纤维接合而成的无纺布的层压构造,(ii)无纺布位于就坐面侧,上述车辆用座位的特征在于,(i)具有三维网状构造体的至少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两面的切断端被压缩接合的构造。另外,公开了如下内容:该无纺布是通过使热粘合纤维与由热塑性非弹性树脂构成的短纤维混合开纤而形成三维构造,并使接触部的大部分通过热粘合成分接合一体化来制造的。
[0007]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具备缓冲性填充物的车辆用座位,上述缓冲性填充物由网形成,上述网是通过在由非弹性聚酯系卷曲短纤维集合体构成的基体纤维中,作为粘合成分而分散混入由具有比构成该短纤维的聚酯聚合物的熔点低40℃以上的熔点的热塑性弹性体、和非弹性聚酯构成且前者至少在纤维表面露出的弹性复合纤维而成的纤网,并且在将沿着其长度方向的纤维的总数设为A、沿着横向的总数设为B时,满足A>3B/2的条件,在上述缓冲性填充物中,上述纤网沿着其长度方向以林立状态依次折叠,此时在该纤网中,分布有(a)在该弹性复合纤维彼此交叉的状态下相互通过热熔接而形成的挠性热固着点、和(b)在该弹性复合纤维与该非弹性聚酯系短纤维交叉的状态下通过热熔接而形成的挠性热固着点。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10470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

193042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

260278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

318066号公报
[0012]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座位中,由于仅由三维网状构造体构成,因此存在感觉到凹凸的触感的问题。另外,变形较大且耐久性不充分。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座位中,特别是在使用者坐下时位于大腿部之下的座位前端部的区域为聚氨酯制,因此存在通气性不充分,聚氨酯削减量也较少的问题。专利文献3的座位是无纺布与网状构造体的层压体,但作为上层来使用的无纺布是通过将热粘合纤维与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短纤维混合解纤来进行三维构造化而得到的,其抗变形性、耐久性不充分。另外,由于将上层的无纺布与下层的网状构造体的切断端压缩接合,因此也存在产品形状受限的问题。在专利文献4的座位中,由于仅由通过以厚度方向取向的纤维形成的纤维构造体构成,所以缓冲性、臀部等的支撑力不充分。另外,特别是施加有载荷的座位前方区域的形状保持性较低,耐久性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缓冲性、就坐舒适度,难以变形且耐久性较高的缓冲材料。
[0014]本专利技术的缓冲材料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缓冲体;和第2缓冲体,配置于上述第1缓冲体的上方,至少覆盖上述第1缓冲体的上表面,上述第1缓冲体含有三维网状构造体,该三维网状构造体是通过使热塑性树脂的连续线条不规则地局部熔接从而形成环而得到的,上述第2缓冲体由纤维以厚度方向取向的纵向型无纺布构成。
[0015]这里,“纤维以厚度方向取向”是指:在将相对于无纺布的厚度方向平行地纵向排列的纤维的总根数设为(X)、将相对于无纺布的厚度方向垂直地横向排列的纤维的总根数设为(Y)时,X比Y多。另外,构成纵向型无纺布3的纤维的纵向/横向比(X/Y比)优选为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8.0。
[0016]优选为,上述缓冲材料用于车辆用座位,上述纵向型无纺布具备折褶式的折叠构造,在车辆用座位的前方区域具备堆积密度比内部高的高密度部。
[0017]优选为,上述纵向型无纺布的25%压缩硬度比上述三维网状构造体小。
[0018]优选为,上述缓冲材料用于车辆用座位,上述第1缓冲体嵌合于在上述第2缓冲体的下表面设置的槽部从而一体化形成。
[0019]优选为,在上述第2缓冲体中,比上述第1缓冲体的前表面靠前的区域是堆积密度比除此以外的区域高的高密度部。由此,通过保持没有三维网状构造体的前方区域的缓冲性,确保第2缓冲体的高密度部的厚度,也能够提高形状保持性。
[0020]优选为,上述缓冲材料用于车辆用座位,在上述第1缓冲体以及上述第2缓冲体的下方具备弹簧承接构件。
[0021]优选为,上述弹簧承接构件由堆积密度为0.5~0.01g/cm3、厚度为0.5~25mm的三维网状构造体构成,上述三维网状构造体是通过使热塑性树脂的连续线条不规则地局部熔接从而形成环而得到的,构成上述弹簧承接构件的三维网状构造体的堆积密度比上述第1缓冲体所包含的三维网状构造体的堆积密度高。
[0022]优选为,上述缓冲材料用于车辆用座位,上述第1缓冲体所包含的三维网状构造体
具有将沿车辆用座位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稀疏部和致密部在前后方向上反复设置的疏密构造,在车辆用座位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具备上述致密部。
[0023]优选为,上述第1缓冲体由多层构成,包含作为上层的三维网状构造体、和作为位于比上层靠下方的层的第2纵向型无纺布,上述第2纵向型无纺布的堆积密度比构成上述第2缓冲体的上述纵向型无纺布高。
[0024]优选为,上述第1缓冲体由多层构成,包含作为上层的三维网状构造体、和作为位于比上层靠下方的层的、纤维以横向取向的无纺布。
[0025]优选为,上述第1缓冲体由多层构成,包含作为上层的三维网状构造体、和作为位于比上层靠下方的层的聚氨酯发泡体。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缓冲体;和第2缓冲体,配置于所述第1缓冲体的上方,至少覆盖所述第1缓冲体的上表面,所述第1缓冲体包含三维网状构造体,该三维网状构造体是通过使热塑性树脂的连续线条不规则地局部熔接从而形成环而得到的,所述第2缓冲体由纤维以厚度方向取向的纵向型无纺布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用于车辆用座位,所述纵向型无纺布具备折褶式的折叠构造,在车辆用座位的前方区域具备堆积密度比内部高的高密度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型无纺布的25%压缩硬度比所述三维网状构造体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用于车辆用座位,所述第1缓冲体嵌合于在所述第2缓冲体的下表面设置的槽部从而一体化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缓冲体中,比所述第1缓冲体的前表面靠前的区域是堆积密度比除此以外的区域高的高密度部。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材料用于车辆用座位,在所述第1缓冲体以及所述第2缓冲体的下方具备弹簧承接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承接构件由堆积密度为0.5~0.01g/cm3、厚度为0.5~25mm的三维网状构造体构成,其中,该三维网状构造体是通过使热塑性树脂的连续线条不规则地局部熔接从而形成环而得到的,构成所述弹簧承接构件的三维网状构造体的堆积密度比所述第1缓冲体所包含的三维网状构造体的堆积密度高。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冈佳久小林慎吾
申请(专利权)人:喜恩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