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瘘交换用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31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胃瘘交换用导管,所述胃瘘交换用导管包括:管体部,所述管体部的外径大小均匀一致;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套于所述管体部上,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管体部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部可以改变其与所述管体部之间的摩擦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调节部进行调整,进而改变管体部与调节部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调节部获得预定的固定效果,并且在移动调节部时又不会使其受到摩擦力过大问题的影响,进而提升操作人员对调节部进行移动操作和固定操作时的便捷性,能够有效解决胃瘘交换用导管在实际安装、换药、拆卸过程中固定板滑动不便的问题,利于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胃瘘交换用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胃瘘交换用导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困难而胃肠道功能又正常的患者,通常采用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术(PEG或PRG术)维持患者营养。以上手术是指在X线或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胃瘘导管到患者胃部内,并直接给予患者胃肠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术。
[0003]该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会将胃瘘交换用导管经患者腹部插入其胃内,在导管插入后医务人员从外部向导管末端的球囊内充入气体或液体,使球囊在患者胃内膨胀,最后医务人员会推动导管上套设的固定板,使其抵靠于患者腹部外侧,以对胃瘘交换用导管进行固定。
[0004]通常固定板与导管之间可以相对滑动,但固定板与导管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往往会比较大以保证固定板在固定时有足够的稳定性,在实际安装、更换、换药、拆卸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将固定板沿导管进行滑动,但由于固定板与导管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使得固定板的滑动操作十分不便,可能会使得患者胃内的球囊被拉坏,甚至会对患者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胃瘘交换用导管上的固定板不便滑动的缺陷,提供一种胃瘘交换用导管。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胃瘘交换用导管,其特点在于,所述胃瘘交换用导管包括:管体部,所述管体部的外径大小均匀一致;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套于所述管体部上,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管体部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部可以改变其与所述管体部之间的摩擦力。
[000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调节部进行调整,进而改变管体部与调节部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调节部获得预定的固定效果,并且在移动调节部时又不会使其受到摩擦力过大问题的影响,进而提升操作人员对调节部进行移动操作和固定操作时的便捷性,能够有效解决胃瘘交换用导管在实际安装、换药、拆卸过程中固定板滑动不便的问题,利于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
[0009]较佳地,所述调节部抵靠于所述管体部的外壁以限制所述调节部只能沿所述管体部的轴向滑动。
[00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提升了使用过程中对调节部自由度的约束作用,有效保证了调节部在固定完成后有更好的稳定性,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同时利于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0011]较佳地,所述调节部包括包裹于所述管体部外壁的充压体,所述充压体上设有施压孔,所述管体部穿过所述施压孔,通过对所述充压体内充压可以使所述施压孔的孔径缩
小,以增大所述充压体与所述管体部之间的摩擦力。
[00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内部压力作用下,充压体会向四周扩张,从而使其上的施压孔孔径缩小,施压孔孔径的减小会增大充压体对管体部外壁的压力,从而增大了充压体与管体部之间的摩擦力,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调整充压体的充压情况使调节部的固定效果达到使用要求,充压体的使用使得操作人员改变调节部与管体部之间摩擦力的过程更加方便,同时使得调节部的结构形式更加简单。
[0013]较佳地,所述充压体为环形气囊。
[00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其环形结构能够有效保证调节部在固定完成后有更好的稳定性,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利于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气囊结构质量更轻,弹性更好,保证调节部在固定好后足够稳定的前提下使得调节部的质量更加轻便,利于减轻对患者的负担。
[0015]较佳地,所述调节部还包括外部壳体,所述充压体设置于所述外部壳体内,所述外部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管体部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管体部的外径。
[00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外部壳体对充压体起到了保护效果,防止调节部在固定好后由于外部因素使得充压体破损,从而导致调节部出现松脱情况。
[0017]较佳地,在对所述充压体进行充压时,所述充压体的外侧抵靠于所述外部壳体的内壁。
[00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外部壳体对充压体的扩张起到了约束作用,有效防止充压体扩张程度过大产生破损,同时外部壳体对充压体外侧的约束作用使得充压体上的施压孔孔径能够更快收缩,使得充压体在充压后,充压体与管体部之间能够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利于提升调节部的固定效果。
[0019]较佳地,所述调节部还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一端与所述充压体相连通,所述控制阀的另一端露出于所述外部壳体的外表面并与外部的加压设备相连通。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控制阀的使用给操作人员对充压体进行充压和泄压带来了便利,同时控制阀有利于维持和调节充压体内的压力并保证充压体内的压力符合实际需求。
[0021]较佳地,所述控制阀包括连接管和控制开关,所述外部壳体上设有外接孔,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充压体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从所述外接孔穿出所述外部壳体并与所述加压设备相连通,所述控制开关设于所述外部壳体的外侧,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
[00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对充压体停止充压时不需要将充压体与加压设备分开,有效保证了充压体在充压结束时,充压体内能保持良好的密闭性使其不发生泄漏,进而利于保证调节部固定时的稳定性。
[0023]较佳地,所述胃瘘交换用导管还包括端部气囊,所述端部气囊与所述管体部的端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端部气囊在膨胀前其外径不大于所述管体部的外径。
[00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有利于当胃瘘交换用导管从端部气囊一端插入患者身体内时操作更加顺畅,同时有利于避免插入时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0025]较佳地,所述端部气囊上远离所述管体部的一端设为圆台结构或者圆锥结构。
[002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对操作人员给患者安装胃瘘交换用导管时带来了便利,保证了端部气囊一端插入患者身体内时更加顺畅,同时有利于操作人员插入导管时瞄准插入点。
[0027]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
[0028]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29]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调节部进行调整,进而改变管体部与调节部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调节部获得预定的固定效果,并且在移动调节部时又不会使其受到摩擦力过大问题的影响,进而提升操作人员对调节部进行移动操作和固定操作时的便捷性,能够有效解决胃瘘交换用导管在实际安装、换药、拆卸过程中固定板滑动不便的问题,利于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胃瘘交换用导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调节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调节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管体部1
[00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瘘交换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瘘交换用导管包括:管体部,所述管体部的外径大小均匀一致;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套于所述管体部上,所述调节部与所述管体部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部可以改变其与所述管体部之间的摩擦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瘘交换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抵靠于所述管体部的外壁以限制所述调节部只能沿所述管体部的轴向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瘘交换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包裹于所述管体部外壁的充压体,所述充压体上设有施压孔,所述管体部穿过所述施压孔,通过对所述充压体内充压可以使所述施压孔的孔径缩小,以增大所述充压体与所述管体部之间的摩擦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胃瘘交换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压体为环形气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胃瘘交换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还包括外部壳体,所述充压体设置于所述外部壳体内,所述外部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管体部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管体部的外径。6.如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军王赛博何阳苑天文孔鹏周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