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465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改造方法,包括:在细纱机外侧设置集体落纱装置;所述集体落纱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锭子外部的集落气架、由集落气架驱动的集落抓管器、位于所述锭子下部的筒管座和筒管输送轨道、以及筒管;通过对细纱机墙板的墙板支撑腿的外侧部分进行切削,使得所述筒管输送轨道安装在所述墙板支撑腿外侧后,确保所述集落抓管器能垂直方向在锭子和筒管座处抓出、放入筒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切削墙板支撑腿,使集落抓管器能垂直方向在锭子和筒管座处抓出、放入筒管,这样不需要增加新的机构,稳定度高,而且工期短,成本明显降低。成本明显降低。成本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改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旧细纱机加装集体落纱改造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细纱机是纺织行业生产流程中面大、量广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而细纱机纺纱过程中的落纱工序是劳动强度最大的,因此,配高度自动化的集体落纱装置的细纱机已是市场的主流。对于市场现有没有配备集体落纱装置的细纱机进行技术改造,也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0003]现有的细纱机的集体落纱装置运动过程是这样的:安装集落抓管器的集落气架在人字形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做升降运动,并在横向运动的进出气缸的作用下随人字形连杆机构沿进出方向作摆动,集落抓管器通过集落气架的升降和摆动来接近或离开筒管,从而实现对筒管的抓取和放下。而通过集体落纱装置下方的筒管座固定筒管循环运动来实现抓管器对空管和落纱管的存放和抓取,并通过其它机构将筒管在机器的头尾向运送、装卸筒管,这种人字形连杆机构简单可靠,但其运动规律要求纱管的纺纱位和下部的筒管座上的筒管的存取位必须在一条垂直的直线上。
[0004]由于细纱机的结构和空间所限,集落下方筒管输送轨道循环运动、装卸筒管,其输送轨道方向必须与细纱机头尾方向平行且与细纱机的墙板垂直。对于过去设计的旧细纱机而言,为了追求机器的稳定性,往往将墙板下方的支撑腿设计比较宽,如附图1所示,这就不能满足集体落纱纱管的纺纱位和下部的筒管座上的筒管的存取位在一条垂直的直线上。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技术方案有:1.停机后拆下旧的墙板,然后更换细纱机墙板,使墙板的支撑腿回缩。缺点:更换墙板成本高,增加细纱机的拆装费用和时间,而且装机的时候还需要调整精度,耗时很长,耽误正常生产。2.增加机构使纱管落纱时外移,如专利CN105755601A、CN212640721U、CN216864430U等,缺点是:机构多可靠性差,改造成本高。3.采用倾斜式下轨道或倾斜式筒管座,如专利CN209584453U。缺点是:细纱机落纱机构可靠性差,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改造成本高、机构可靠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7]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改造方法,包括:
[0008]在细纱机外侧设置集体落纱装置;所述集体落纱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锭子外部的集落气架、由集落气架驱动的集落抓管器、位于所述锭子下部的筒管座和筒管输送轨道、以及筒管;
[0009]通过对细纱机墙板的墙板支撑腿的外侧部分进行切削,使得所述筒管输送轨道安装在所述墙板支撑腿外侧后,确保所述集落抓管器能垂直方向在锭子和筒管座处抓出、放入筒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过对细纱机墙板的墙板支撑腿的外侧部分进行切削,使得所述
筒管输送轨道安装在所述墙板支撑腿外侧后,确保所述筒管座、筒管和集落抓管器三者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过对细纱机墙板的墙板支撑腿的外侧部分进行切削中:
[0012]切削掉的墙板支撑腿部分的宽度为X;
[0013]所述X满足:a≤X<b;其中,a为所述墙板支撑腿的外竖筋的宽度;b为所述墙板支撑腿外边缘到墙板支撑腿的螺孔靠近墙板支撑腿外边缘的面的距离。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
[0015]设置龙筋组件;所述龙筋组件包括龙筋本体、龙筋托座和垫块;所述龙筋本体用于安装设置锭子;所述龙筋托座与墙板连接;所述垫块设置在龙筋本体和龙筋托座之间,用于将所述龙筋本体向墙板外侧移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垫块的厚度为Y;
[0017]所述Y满足:将所述龙筋本体向墙板外侧移动后的细纱机两侧的所述锭子的中心距D2=D1+2Y=D3+2(c+d);
[0018]其中D1为改造前细纱机两侧的所述锭子的中心距;D3为细纱机切削后的两侧墙板支撑腿外边缘之间的距离;c为所述筒管座的中心轴线到所述筒管输送轨道的距离细纱机最近的侧面之间的距离;d为所述筒管输送轨道与所述墙板支撑腿之间的最小距离,d≥0。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
[0020]将所述龙筋组件下降;所述下降的高度为H;
[0021]所述H满足:使细纱机经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体落纱改造方法改造后的纺纱角度与细纱机改造前的纺纱角度相同。
[0022]进一步的,所述通过对细纱机墙板的墙板支撑腿的外侧部分进行切削中,采用切削机进行现场切削。
[0023]进一步的,所述切削机为锯带切削机。
[002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切削墙板支撑腿,使集落抓管器能垂直方向在锭子和筒管座处抓出、放入筒管,这样不需要增加新的机构,稳定度高,而且工期短,成本明显降低。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筒管座、筒管和集落抓管器三者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能够使得集体落纱装置的运动更加精准,纺纱效率和质量更高。
[0026](3)本专利技术切削掉的墙板支撑腿部分的宽度满足不小于墙板支撑腿的外竖筋的宽度且不大于墙板支撑腿外边缘到墙板支撑腿的螺孔靠近墙板支撑腿外边缘的面的距离,这样的切削方式,一方面确保不用切在支撑腿的外竖筋上,只需要切掉侧筋和底筋,因此使得切削量小,切削效率高,且对切割刀具的材质、切割锋利度、功率要求也较低;另一方面,能够保留螺孔,这样依然可以保留固定墙板的螺柱,无需取下螺柱并另外攻丝安装螺柱,改造方便,成本低,而且确保了改造后的细纱机的稳固度。
[0027](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垫块将安装锭子的龙筋往细纱机外部移动,这样能够确保在墙板支撑腿切削掉部分后依然不能达到要求时,外移锭子,以满足抓出、放入筒管的要求。
[0028](5)本专利技术垫块的厚度能够满足确保筒管座、筒管和集落抓管器三者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配合切削的尺寸,本专利技术的方案能够满足各种旧细纱机的集体落纱改造。
[0029](6)在龙筋外移后,纺纱角度会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影响细纱机的正常的高精度运行,因此,本专利技术将龙筋向下移动,使细纱机经过集体落纱改造方法改造后的纺纱角度与细纱机改造前的纺纱角度相同。
[0030](7)本专利技术的切削采用现场切削的方式,无需对细纱机进行拆装,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细纱机的正常运行,成本最低。
[0031](8)本专利技术锯带切削机,切削效率高,易于控制,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3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33]图1为改造前的细纱机侧视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对墙板的改造示意图。
[0035]图3为经过本专利技术改造后的细纱机侧视示意图。
[0036]图4为经过本专利技术改造前后的细纱机侧视对比示意图。
[0037]附图中标号为:
[0038]墙板100、墙板支撑腿110、外竖筋111、螺孔112;
[0039]龙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细纱机外侧设置集体落纱装置(400);所述集体落纱装置(400)包括位于所述锭子(300)外部的集落气架(410)、由集落气架(410)驱动的集落抓管器(420)、位于所述锭子(300)下部的筒管座(440)和筒管输送轨道(450)、以及筒管(430);通过对细纱机墙板(100)的墙板支撑腿(110)的外侧部分进行切削,使得所述筒管输送轨道(450)安装在所述墙板支撑腿(110)外侧后,确保所述集落抓管器(420)能垂直方向在锭子(300)和筒管座(440)处抓出、放入筒管(4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细纱机墙板(100)的墙板支撑腿(110)的外侧部分进行切削,使得所述筒管输送轨道(450)安装在所述墙板支撑腿(110)外侧后,确保所述筒管座(440)、筒管(430)和集落抓管器(420)三者的中心轴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细纱机墙板(100)的墙板支撑腿(110)的外侧部分进行切削中:切削掉的墙板支撑腿(110)部分的宽度为X;所述X满足:a≤X<b;其中,a为所述墙板支撑腿(110)的外竖筋(111)的宽度;b为所述墙板支撑腿(110)外边缘到墙板支撑腿(110)的螺孔(112)靠近墙板支撑腿(110)外边缘的面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龙筋组件(200);所述龙筋组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峰胡文君徐梅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途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