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生物污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2456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生物污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抗生物污损材料包括基体树脂、抗生物污损助剂和其他助剂;所述抗生物污损助剂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有机蒙脱土和纳米氧化亚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抗生物污损材料具有长效和优异的抗生物污损性,能够满足水面光伏的近海应用。的近海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生物污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生物污损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抗生物污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水面光伏主要应用于内陆湖面,在近海应用时,浮体表面沾附大量藻类、藤壶和贝类生物,当各种生物大量附着后,导致水面光伏浮体系统的浮力降低,为了减少这种大量藻类生物附着现象,需要开发近海应用水面光伏的抗生物污损材料。
[0003]CN109207984A公开了一种耐腐蚀抗菌抗生物污损的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公开的方法首先通过化学反应在氧化石墨烯

OH官能团上原位合成纳米银,还原得到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随后将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与金属粉末进行球磨,形成金属/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粉末,接着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去应力退火,最后采用冷喷涂技术将复合粉末沉积成防护涂层。其公开的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化学反应条件、金属粉末的粒径分布、金属/石墨烯/纳米银的重量比和球磨时间,改变石墨烯/纳米银在金属基复合涂层中的分布状态,从而制备出具有良好耐腐蚀和抗菌抗生物污损性能的多功能金属基防护涂层。
[0004]目前,虽然已有许多关于抗生物污损材料的研究,但是会在长效性和有效性有一定的局限,例如抗生物污损材料易脱落,需要定期维护等。
[0005]综上,开发一种具备长效除污的抗生物污损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生物污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抗生物污损材料具有长效和优异的抗生物污损性,能够满足水面光伏的近海应用。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生物污损材料,所述抗生物污损材料包括基体树脂、抗生物污损助剂和其他助剂;
[0009]所述抗生物污损助剂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有机蒙脱土和纳米氧化亚铜。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生物污损材料具有长效和优异的抗生物污损性,能够满足水面光伏的近海应用。其中,所述抗生物污损助剂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有机蒙脱土和纳米氧化亚铜,其中,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有机蒙脱土复配,使聚合物表面带正电增强,而近海中藻类细胞带负电,可以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使藻类细胞形成絮团,进而达到除藻效果;再通过复配氧化亚铜,将一些未形成絮团的海洋微生物,通过氧化亚铜的毒性进行消杀,三者协同使用,可达到更好的抗生物污损效果,三者配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形成高熔点助剂,能够满足于吹塑浮体对加工温度需求,应用范围广。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其他助剂为抗生物污损助剂以外的助剂。
[0012]优选地,所述抗生物污损助剂还包括相容树脂。
[0013]优选地,所述抗生物污损助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
[0014][001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相容树脂的重量份数为50

70份,例如52份、54份、56份、58份、60份、62份、64份、66份、68份等。
[0016]所述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重量份数为15

30份,例如16份、18份、20份、22份、24份、26份、28份等。
[0017]所述有机蒙脱土的重量份数为5

10份,例如6份、7份、8份、9份等。
[0018]所述纳米氧化亚铜的重量份数为5

20份,例如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等。
[0019]优选地,所述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包括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组合。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优选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组合,原因在于:仅选用单一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会造成使用浓度偏高,而采用复配后的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可降低单一组分的配比,同时达到相同的防污效果,并且降低使用成本。
[0021]优选地,所述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质量比为1:(0.6

1.5),其中,0.6

1.5可以为0.7、0.8、0.9、1.0、1.1、1.2、1.3、1.4等。
[002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质量比控制在1:(0.6

1.5)范围内,原因在于: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占比过高,防污效果未能得到明显提升,导致复配后助剂成本上升。
[0023]优选地,所述相容树脂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
[0024]优选地,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在190℃和2.16kg条件下,熔融指数为1.5

3.5g/10min,例如1.6g/10min、1.8g/10min、2g/10min、2.2g/10min、2.4g/10min、2.6g/10min、2.8g/10min、3g/10min、3.2g/10min、3.4g/10min等。
[0025]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亚铜粒径30

500nm,例如50nm、100nm、150nm、200nm、250nm、300nm、350nm、400nm、450nm等。
[0026]优选地,所述抗生物污损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
[0027]基体树脂
ꢀꢀꢀꢀꢀꢀꢀꢀꢀꢀꢀꢀꢀꢀꢀꢀꢀꢀꢀꢀꢀꢀꢀꢀꢀꢀꢀꢀꢀꢀꢀꢀꢀꢀꢀꢀꢀꢀꢀꢀꢀ
85

95份
[0028]抗生物污损助剂
ꢀꢀꢀꢀꢀꢀꢀꢀꢀꢀꢀꢀꢀꢀꢀꢀꢀꢀꢀꢀꢀꢀꢀꢀꢀꢀꢀꢀꢀꢀꢀꢀꢀꢀꢀ2‑
10份
[0029]其他助剂
ꢀꢀꢀꢀꢀꢀꢀꢀꢀꢀꢀꢀꢀꢀꢀꢀꢀꢀꢀꢀꢀꢀꢀꢀꢀꢀꢀꢀꢀꢀꢀꢀꢀꢀꢀꢀꢀꢀꢀꢀꢀ
0.05

0.65份。
[003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基体树脂的重量份数为85

95份,例如86份、88份、90份、92份、94份等。
[0031]所述抗生物污损助剂的重量份数为2

10份,例如4份、6份、8份等。
[0032]所述其他助剂的重量份数为0.05

0.65份,例如0.1份、0.2份、0.3份、0.4份、0.5份、0.6份等。
[0033]优选地,所述基体树脂包括高密度聚乙烯。
[0034]优选地,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在190℃和21.6kg条件下,熔融指数为5

12g/10min,例如6g/10min、7g/10min、8g/10min、9g/10min、10g/10min、11g/10min等。
[0035]优选地,所述其他助剂包括抗氧剂和/或抗紫外助剂。
[0036]优选地,所述抗氧剂包括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的组合。
[0037]优选地,所述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的质量比为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生物污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物污损材料包括基体树脂、抗生物污损助剂和其他助剂;所述抗生物污损助剂包括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有机蒙脱土和纳米氧化亚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生物污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物污损助剂还包括相容树脂;优选地,所述抗生物污损助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生物污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包括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酸盐和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的质量比为1:(0.6

1.5);优选地,所述相容树脂包括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优选地,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在190℃和2.16kg条件下,熔融指数为1.5

3.5g/10min;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亚铜粒径30

5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生物污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物污损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基体树脂
ꢀꢀꢀꢀꢀꢀꢀꢀꢀꢀꢀꢀꢀꢀꢀꢀꢀꢀꢀꢀꢀꢀꢀꢀꢀꢀꢀꢀꢀꢀꢀꢀꢀꢀꢀꢀꢀꢀꢀ
85

95份抗生物污损助剂
ꢀꢀꢀꢀꢀꢀꢀꢀꢀꢀꢀꢀꢀꢀꢀꢀꢀꢀꢀꢀꢀꢀꢀꢀꢀꢀꢀꢀꢀꢀꢀꢀꢀ2‑
10份其他助剂
ꢀꢀꢀꢀꢀꢀꢀꢀꢀꢀꢀꢀꢀꢀꢀꢀꢀꢀꢀꢀꢀꢀꢀꢀꢀꢀꢀꢀꢀꢀꢀꢀꢀꢀꢀꢀꢀꢀꢀ
0.05

0.65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生物污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树脂包括高密度聚乙烯;优选地,所述高密度聚乙烯在190℃和21.6kg条件下,熔融指数为5

12g/1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争艳林河山吴昊吴维武李杰生余友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