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451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包括立柱安装面和挑梁,所述挑梁的中部对称定安装有加固钢筋,所述立柱安装面的中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立柱安装面通过安装孔与挑梁滑动连接,还包括连接环、第一固定螺栓、第一螺母和支撑机构,所述挑梁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机构中设置的支撑板对挑梁上的重量进行支撑,实现对砌体进行安全承重操作;通过将挑梁处于立柱安装面内外的长度比设置为2:1,将生产的挑梁三分之二安装在墙体的内部,实现对挑梁另一端承载砌体的稳定性,提高了砌体的安全性。了砌体的安全性。了砌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立柱双挑梁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挑梁是一种一端连接主体,另一端没有支承的竖向受力悬臂构件的建筑构件,其作用是为了支撑承挑廊、阳台、雨篷等,现有的挑梁在安装时,要不是通过将承重钢筋安装在规定位置,对承重钢筋的位置进行固定后,通过对预制板进行安装,后通过浇灌混凝土实现对砌体的生产,或者将浇筑好的挑梁放置在建筑主体的中部,通过继续对浇筑好的挑梁以及建筑主体进行浇筑固定,实现对挑梁的安装,这两种方式在使用时都是将挑梁作为砌体的受力组件,承受了砌体的全部组件,在一些农村建筑技术不成熟的地方来说,此生产技术的安全性较低,无法满足砌体的安全承重。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可对砌体进行安全承重的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包括立柱安装面和挑梁,挑梁的中部对称定安装有加固钢筋,立柱安装面的中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立柱安装面通过安装孔与挑梁滑动连接,还包括连接环、第一固定螺栓、第一螺母和支撑机构,挑梁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与立柱安装面贴合设置,连接环的中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固定螺栓穿过立柱安装面设置,第一固定螺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螺母,立柱安装面与挑梁之间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槽、第一弧形箍带、第二弧形箍带、第二固定螺栓、第二螺母、第三固定螺栓和第三螺母,挑梁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之间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穿过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螺母,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之间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固定螺栓,第三固定螺栓穿过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的一端安装有第三螺母。
[0006]现有的挑梁在安装时,要不是通过将承重钢筋安装在规定位置,对承重钢筋的位置进行固定后,通过对预制板进行安装,后通过浇灌混凝土实现对砌体的生产,或者将浇筑好的挑梁放置在建筑主体的中部,通过继续对浇筑好的挑梁以及建筑主体进行浇筑固定,实现对挑梁的安装。
[0007]优选的,挑梁处于立柱安装面内外的长度比为2:1。通过将生产的挑梁三分之二安装在墙体的内部,实现对挑梁另一端承载砌体的稳定性,提高了砌体的安全性。
[0008]优选的,支撑机构还包括安装框、第四固定螺栓、第四螺母、支撑板、第五固定螺栓、第五螺母、第六固定螺栓和第六螺母,立柱安装面的外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框,安装框的
中部安装有第四固定螺栓,第四固定螺栓穿过立柱安装面的一端安装有第四螺母,安装框的中部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安装框之间安装有第五固定螺栓,第五固定螺栓穿过支撑板和安装框的一端安装有第五螺母,支撑板远离安装框的一端安装有第六固定螺栓,第六固定螺栓穿过支撑板、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的一端安装有第六螺母。将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安装在挑梁的安装槽上,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二螺母以及第三固定螺栓和第三螺母对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对施工图纸中待施工的砌体进行测量,对安装框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将安装框放置在立柱安装面的表面,通过第四固定螺栓和第四螺母实现对安装框的固定,通过第五固定螺栓和第五螺母对支撑板的一端与安装框进行固定,实现对支撑板的安装,后转动支撑板将支撑板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的底部,通过第六固定螺栓和第六螺母实现对支撑板的整体安装。
[0009]优选的,支撑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安装角度可在45

60
°
之间进行调节。在对支撑板进行安装前,通过对施工图纸中待施工的砌体长度进行测量,针对不同长度以及重量的砌体进行预算,对安装框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实现对不同规格砌体生产时支撑板最佳承重位置的确认。
[0010]优选的,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均焊接在安装槽的内部。实现对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安装的固定性。
[0011]优选的,挑梁与安装孔紧密贴合滑动设置。实现挑梁位置的安装的稳定性,防止挑梁在安装孔内部发生抖动。
[0012]优选的,挑梁的一端设置在墙体的内部。实现对挑梁的稳定性。
[0013]本方案还提供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1)、在进行现场施工前,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通过对施工图纸的分析,确定挑梁安装的位置,后对建筑主体进行建设,在对建筑主体进行建设的同时,将加固钢筋安装在相对于立柱安装面的位置,浇筑混凝土后实现对挑梁以及建筑主体的生产,或者先通过浇筑混凝土预制成挑梁,将挑梁安装在建筑主体上需安装的位置,后通过浇筑混凝土实现建筑主体的生产以及对挑梁的安装,通过第一固定螺栓的安装,将挑梁上的连接环稳定安装在立柱安装面上;2)、后将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安装在挑梁的安装槽上,分别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二螺母以及第三固定螺栓和第三螺母对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对施工图纸中待施工的砌体进行测量,对安装框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将安装框放置在立柱安装面的表面,通过第四固定螺栓和第四螺母实现对安装框的固定;3)、通过第五固定螺栓和第五螺母对支撑板的一端与安装框进行固定,实现对支撑板的安装,后转动支撑板将支撑板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的底部,通过第六固定螺栓和第六螺母实现对支撑板的整体安装;4)、后通过对挑梁上的建筑结构模板进行组合,实现对砌体的生产。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进行现场施工前,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通过对施工图纸的分析,确定两个挑梁安装的位置,后对建筑主体进行建设,在对建筑主体进行建设的同时,将加固钢筋安装在相对于立柱安装面的位置,对建筑的模板位置进行浇筑混凝土,实现对挑梁以及建筑主体的
生产,或者先通过模具对挑梁的形状进行固定,通过对模具浇筑混凝土预制成挑梁,将挑梁安装在建筑主体上需安装的位置,后通过浇筑混凝土实现建筑主体的生产实现对挑梁的安装,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一螺母的组合将挑梁上的连接环稳定安装在立柱安装面上,在对支撑板进行安装前,通过对施工图纸中待施工的砌体长度进行测量,针对不同长度以及重量的砌体进行预算,对安装框的安装位置进行确定,实现对不同规格砌体生产时支撑板最佳承重位置的确认,通过第四固定螺栓将安装框安装在立柱安装面上,通过第四螺母对安装框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将支撑板的一端安装在爱安装框的内部,将第五固定螺栓穿过支撑板和安装框,通过第五螺母对支撑板的一端与安装框进行固定,实现对支撑板的安装,后将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安装在挑梁的安装槽上,后分别将第二固定螺栓和第三固定螺栓穿过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通过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对第一弧形箍带和第二弧形箍带的位置进行固定,后转动支撑板将支撑板的另一端安装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包括立柱安装面(1)和挑梁(2),所述挑梁(2)的中部对称定安装有加固钢筋(3),所述立柱安装面(1)的中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立柱安装面(1)通过安装孔(4)与挑梁(2)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环(5)、第一固定螺栓(6)、第一螺母(7)和支撑机构(8),所述挑梁(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环(5),所述连接环(5)与立柱安装面(1)贴合设置,所述连接环(5)的中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6),所述第一固定螺栓(6)穿过立柱安装面(1)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螺栓(6)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螺母(7),所述立柱安装面(1)与挑梁(2)之间安装有支撑机构(8),所述支撑机构(8)包括安装槽(81)、第一弧形箍带(82)、第二弧形箍带(83)、第二固定螺栓(84)、第二螺母(85)、第三固定螺栓(86)和第三螺母(87),所述挑梁(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81),所述安装槽(81)的内部对称安装有第一弧形箍带(82)和第二弧形箍带(83),所述第一弧形箍带(82)和第二弧形箍带(83)之间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84),所述第二固定螺栓(84)穿过第一弧形箍带(82)和第二弧形箍带(83)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螺母(85),所述第一弧形箍带(82)和第二弧形箍带(83)之间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固定螺栓(86),所述第三固定螺栓(86)穿过第一弧形箍带(82)和第二弧形箍带(83)的一端安装有第三螺母(8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梁(2)处于立柱安装面(1)内外的长度比为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柱双挑梁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8)还包括安装框(88)、第四固定螺栓(89)、第四螺母(810)、支撑板(811)、第五固定螺栓(812)、第五螺母(813)、第六固定螺栓(814)和第六螺母(815),所述立柱安装面(1)的外侧对称安装有安装框(88),所述安装框(88)的中部安装有第四固定螺栓(89),所述第四固定螺栓(89)穿过立柱安装面(1)的一端安装有第四螺母(810),所述安装框(88)的中部安装有支撑板(811),所述支撑板(811)与安装框(88)之间安装有第五固定螺栓(812),所述第五固定螺栓(812)穿过支撑板(811)和安装框(88)的一端安装有第五螺母(813),所述支撑板(811)远离安装框(88)的一端安装有第六固定螺栓(8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杨飏白建飞李凤仪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第十一工程局广东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