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梁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452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起重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梁起重机,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通过液压缸、支撑脚、防滑垫、万向轮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于运行时更加稳定,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的功能,解决了对于运行时不太稳定,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的问题,通过液压缸对装置运行时可自动上下移动避免使用者手动调整长短不慎受伤,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通过支撑脚、防滑垫对装置具有一定的支撑性,避免地面积水过多太光滑导致机器稳定性较差,保障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障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障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梁起重机


[0001]本技术涉及起重机制造
,具体是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梁起重机。

技术介绍

[0002]桥式起重机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它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起重机械。
[0003]现有的双梁起重机对于运行时不太稳定,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设备运行时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实用性;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梁起重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双梁起重机对于运行时不太稳定,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设备运行时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实用性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梁起重机。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梁起重机,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内侧壁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连接杆的一侧通过支撑柱设置有吊梁,所述吊梁的一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的内侧壁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底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设置有收卷柱,收卷柱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收卷柱的外壁设置有钢丝绳,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
[0007]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钢丝绳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底端设置有吊钩,所述机壳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通过防护箱设置有驱动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万向轮的顶部紧密贴合支撑柱的底部,且万向轮的中心线与吊梁的中心线之间相重合,通过万向轮提升了设备的可移动性,提升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保障了设备的灵活性。
[0009]优选的,所述齿轮通过滑动块与滑轨构成滑动结构,且齿轮的中心线与滑动块之间通过卡合连接,通过齿轮与滑动块使得装置运行时进行左右移动以便于对不同范围内的货物进行钩取,增加该装置的灵活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0010]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顶部与第一固定板的顶部紧密贴合,且液压缸的中心线与
第一固定板的中心线之间相重合,通过液压缸对装置运行时可自动上下移动,避免使用者手动调整长短不慎受伤,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也保障了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脚与防滑垫之间通过胶粘连接,且支撑脚的顶部紧密贴合液压缸的底部,通过支撑脚与防滑垫对装置具有一定的支撑性,避免地面积水过多太光滑导致机器稳定性较差,保障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
[0012]优选的,所述收卷柱的内部尺寸与转轴的外部尺寸之间相吻合,且转轴与驱动电机构成旋转结构,通过收卷柱对于不同高度的物体都能进行钩取,增加该装置的灵活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
[0013]优选的,所述滑块与螺纹杆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的内部尺寸与螺纹杆的外部尺寸之间相吻合,通过滑块与螺纹杆可对装置进行前后移动以便对不同角度的物体都可以进行钩取,增加了该装置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同时也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率。
[0014]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5]1.本技术通过液压缸、支撑脚、防滑垫、万向轮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于运行时更加稳定,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的功能,解决了对于运行时不太稳定,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移动的问题,通过液压缸对装置运行时可自动上下移动避免使用者手动调整长短不慎受伤,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通过支撑脚、防滑垫对装置具有一定的支撑性,避免地面积水过多太光滑导致机器稳定性较差,保障了设备使用时的安全性,通过万向轮提升了设备的可移动性,提升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0016]2.本技术通过齿轮、滑动块、滑轨、转轴、收卷柱、驱动电机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设备运行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实用性的功能,解决了设备运行时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及实用性的问题,通过齿轮、滑动块、滑轨使得装置运行时进行左右移动以便于对不同范围内的货物进行钩取,增加该装置的灵活性,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性,通过转轴、收卷柱、驱动电机对于不同高度的物体都能进行钩取,增加该装置的灵活性,提高了该装置整体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为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的机壳等零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的第二滑轮、吊钩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的第一固定板、液压缸、支撑脚、防滑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实施例的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3]图中:1、支撑柱;2、第一固定板;3、液压缸;4、支撑脚;5、滑块;6、螺纹杆;7、连接杆;8、吊梁;9、滑轨;10、机壳;11、滑动块;12、防滑垫;13、万向轮;14、第一固定块;15、转轴;16、钢丝绳;17、收卷柱;18、限位块;19、防护箱;20、齿轮;21、第一滑轮;22、第二滑轮;23、第二固定块;24、吊钩;25、连接块;26、第二固定板;27、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梁起重机,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内侧壁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杆6,所述滑块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底部设置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4,所述支撑脚4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12,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3所述连接杆7的一侧通过支撑柱1设置有吊梁8,所述吊梁8的一侧设置有滑轨9,所述滑轨9的内侧壁设置有滑动块11,所述滑动块11的底部设置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的外壁设置有机壳10,所述机壳10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4,所述第一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双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1);所述支撑柱(1)的内侧壁设置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内壁设置有螺纹杆(6),所述滑块(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7),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底部设置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4),所述支撑脚(4)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12),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3)所述连接杆(7)的一侧通过支撑柱(1)设置有吊梁(8),所述吊梁(8)的一侧设置有滑轨(9),所述滑轨(9)的内侧壁设置有滑动块(11),所述滑动块(11)的底部设置有齿轮(20),所述齿轮(20)的外壁设置有机壳(10),所述机壳(10)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4),所述第一固定块(14)的一侧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外壁设置有收卷柱(17),收卷柱(17)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18),所述收卷柱(17)的外壁设置有钢丝绳(16),所述机壳(10)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滑轮(21),所述钢丝绳(16)的外壁设置有第二滑轮(22),所述第二滑轮(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23),所述第二固定块(23)的底端设置有吊钩(24),所述机壳(10)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箱(19),所述防护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兆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永力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