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及烘干方法,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进行热交换的热源通道和气体通道,热源通道包括相通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和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和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内的热源分别用于对来自两个方向的冷源气体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气体直接进入壳体的中空腔;烘干方法步骤包括:先敞开烘干设备的门,然后启动风机引入冷源气体,再关闭烘干设备的门,开启甲醇供应系统,燃烧嘴点火燃烧,开始烘干物料;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具有使用成本低、热源利用率高且能够提高烘干果蔬品质的优点。利用率高且能够提高烘干果蔬品质的优点。利用率高且能够提高烘干果蔬品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干设备及烘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果蔬烘干
,具体涉及一种烘干设备及烘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果蔬烘干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燃煤加热的烘干设备,另一种是基于电加热的烘干设备,然而,这两种烘干设备设备都存在能耗大和成本高的问题。此外,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以甲醇为燃料的烘干设备,如文献CN210832970U公开的基于甲醇加热的烘干机,其包括烘干机本体及甲醇加热器;其中,甲醇加热器包括换热筒,换热筒的中心设置有加热管,加热管与换热筒的外壁间形成换热腔,换热腔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换热介质从换热口出进出与换热腔换热;加热管内叠放有若干层催化饼及蓄热饼;换热筒的底部连接有风机及甲醇喷头。这种烘干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成本,但存在热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更为关键的是,前述烘干设备用于烘干果蔬却不甚理想,特别是烘干后的花椒开口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热源利用率高且能够提高烘干果蔬品质的烘干设备,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花椒开口率高的烘干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烘干设备,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用于进行热交换的热源通道和气体通道,其特征在于:热源通道包括相通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和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和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内的热源分别用于对来自两个方向的冷源气体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气体直接进入壳体的中空腔。
[0006]作为优选方案,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立式布置,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水平布置,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与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通过分配管连通。
[0007]为降低烘干设备的使用成本,在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进口设置有燃烧嘴,燃烧嘴连接甲醇供应系统。
[0008]为进一步提高烘干器的热源利用率,在位于导风部下方的壳体上设置有能够开闭的门,当门处于敞开状态时,门外的冷源气体也能够进入中空腔,共有来自三个方向的冷源气体能够进入中空腔。
[0009]为进一步降低烘干设备的使用成本,门正对冷源气体出口处的风机。
[0010]作为优选方案,在位于导风部上方的壳体侧壁以及壳体顶壁分别设置有窗口,窗口部位分别安装构成所述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和所述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的三维内外肋片换热管。
[0011]设置在壳体上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进口位于烘箱内,设置在壳体上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进口与烘箱外的环境相通;烘箱内的顶部空间与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进口相通,风机的出风口位于烘箱内的物料托架下方。
[0012]为提高烘干设备的烘干效率,所述烘干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连接烘干设备的甲醇供应系统、温湿度传感器、风机、燃烧嘴处的电子点火开关,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步骤1,当烘箱内顶部空间的气流湿度达到预设湿度值,且门被关闭后,启动甲醇供应系统和燃烧嘴处的电子点火开关,实施燃烧加热;步骤2,当烘箱内物料按照预设温度和预设时间烘干结束后,关闭甲醇供应系统和风机;燃烧加热过程中,当火焰探针感应到火焰熄灭后,立即重新启动甲醇供应系统和电子点火开关。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前述烘干设备的果蔬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先敞开烘干设备的门,然后启动风机,在预设时间段内往烘箱内引入冷源气体;步骤2,步骤1结束后,关闭烘干设备的门,开启甲醇供应系统,燃烧嘴点火燃烧,开始烘干物料;步骤3,烘干结束后,关闭甲醇供应系统、风机。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前述烘干设备的花椒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步骤1,先敞开烘干设备的门,然后启动风机,往烘箱内引入冷源气体,时间控制为4
‑
8小时;步骤2,步骤1结束后,关闭烘干设备的门,开启甲醇供应系统,燃烧嘴点火燃烧,开始烘干物料;其中,烘干物料的工序依次为:在32℃、34℃、35℃、36℃、40℃、42℃、44℃、46℃、48℃、50℃、52℃的氛围下分别烘两小时;步骤3,烘干结束后,关闭甲醇供应系统、风机。
[001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烘干设备使用成本低,相比于常规电加热烘干设备的使用成本可降低50%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烘干设备能够实现较精确的控温,控温误差为
±
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烘干设备热源利用率非常高,从热源通道出口排走的烟气温度仅比环境温度高3
‑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烘干设备热源通道温升快,能够瞬间实现约32℃的目标温升;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烘干设备及方法烘干青花椒,能够确保烘干后的花椒色泽均匀、翠绿,含水率稳定在10
‑
15%,开口率大于95%,且能够将烘干时间从常规的30小时以上缩短至22小时。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实施例1中烘干器设备主向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烘干器设备左向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烘干器设备俯向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烘干器设备立体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烘干器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6是实施例1中烘干器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图7是实施例1中烘干器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三(燃烧烘干前);图8是实施例1中烘干器设备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四(燃烧烘干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
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改进也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18]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6,一种烘干设备,包括壳体5,以及设置在壳体5上的用于进行热交换的热源通道16和气体通道,热源通道16包括相通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和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是指三维内外肋片换热管6的内腔,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是指三维内外肋片换热管7的内腔,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和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内的热源分别用于对来自两个方向的冷源气体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气体直接进入壳体5的中空腔19。
[0019]其中,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立式布置,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水平布置,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与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通过分配管8连通。
[0020]在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的进口部位(如图1所示编号13所指位置)设置有燃烧嘴12,燃烧嘴12连接甲醇供应系统,甲醇供应系统包括盛装甲醇的容器,容器通过管路和分配管3连接燃烧嘴12,管路上设置有泵2用于按需调节甲醇流量,图中仅画出了泵2及其接头1,盛装甲醇的容器省略未画出。
[0021]本实施例中,在热源通道16入口处设置有导风部10,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的入口和燃烧嘴12位于导风部10内部空间,在位于导风部10下方的壳体5上设置有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设备,包括壳体(5),以及设置在壳体(5)上的用于进行热交换的热源通道(16)和气体通道,其特征在于:热源通道(16)包括相通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和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和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内的热源分别用于对来自两个方向的冷源气体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气体直接进入壳体(5)的中空腔(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立式布置,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水平布置,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与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通过分配管(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进口设置有燃烧嘴(12),燃烧嘴(12)连接甲醇供应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导风部(10)下方的壳体(5)上设置有能够开闭的门(11),当门(11)处于敞开状态时,门(11)外的冷源气体也能够进入中空腔(19),共有来自三个方向的冷源气体能够进入中空腔(1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门(11)正对冷源气体出口处的风机(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导风部(10)上方的壳体(5)侧壁以及壳体(5)顶壁分别设置有窗口,窗口部位分别安装构成所述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和所述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的三维内外肋片换热管。7.根据权利要求1
‑
6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壳体(5)上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进口位于烘箱(20)内,设置在壳体(5)上的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B(17)进口与烘箱(20)外的环境相通;烘箱(20)内的顶部空间与三维肋片换热管内腔A(16)进口相通,风机(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程林,傅朋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龙归换热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