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移动设备及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0532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1:14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主移动设备及充电桩。该自主移动设备包括设置有储能组件的主体部以及能够拆卸地组装于主体部的尘盒,尘盒的底部设置有充电片。在尘盒与主体部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充电片与储能组件能够受控地电性导通。这样,用于充电的充电结构的主要部分不必占用主体部的空间,而将充电结构的主要部分设置在具有附加功能的尘盒,由此减小甚至消除由于主体部空间不足以设置充电结构对自主移动设备的整体结构设计造成的不良影响。充电桩设置有与充电片对应的供电触片,当供电触片与充电片处于抵靠状态时充电桩能够经由充电片和充电结构顺利向储能组件充电,从而有利于自主移动设备与充电桩实现电性导通。设备与充电桩实现电性导通。设备与充电桩实现电性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主移动设备及充电桩


[0001]本公开涉及自主移动设备及与其配套的充电桩的构造。

技术介绍

[0002]自主移动设备是指自主执行预设任务的智能移动设备,目前自主移动设备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机器人(例如智能扫地机、智能擦地机、擦窗机器人)、陪伴性移动机器人(例如智能电子宠物、保姆机器人)、服务型移动机器人(例如酒店、旅馆、会晤场所的接待机器人)、工业巡检智能装置(例如电力巡检机器人、智能叉车等)、安防机器人(例如家用或商用智能警卫机器人)。
[0003]上述自主移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利用自身携带的储能组件中电能行进以及完成其它功能。一旦储能组件中的电能耗尽,该自主移动设备需要与对应的充电桩实现电性导通来为储能组件充电。但是,现有的自主移动设备的主体部由于存在较多的功能模块和支撑结构而缺少多余的空间设置与充电桩实现电性导通的充电结构,这对自主移动设备的整体结构设计造成了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自主移动设备,其能够减小甚至消除由于主体部空间不足以设置充电结构对自主移动设备的整体结构设计造成的不良影响。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与上述自主移动设备配合的充电桩,有利于自主移动设备与充电桩实现电性导通。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如下的自主移动设备,其能够在行进面上自主移动,所述自主移动设备包括:
[0007]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储能组件;r/>[0008]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能够拆卸地组装在一起,所述第二部分具有面向所述行进面且与所述行进面间隔开的底面,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底面上设置有充电片,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充电片与所述储能组件能够电性导通。
[0009]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部分相接触的第一交界面,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交界面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储能组件受控地电性导通,
[0010]所述第二部分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接触的第二交界面,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交界面上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充电片始终电性导通,
[0011]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交界面与所述第二交界面抵靠,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插接在一起以实现电性导通。
[0012]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有第一收纳腔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收
纳腔相连接的导轨,
[0013]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基体和从所述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部分伸出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能够在所述导轨的引导下伸入所述第一收纳腔。
[0014]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还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与所述储能组件电性导通,所述清洁组件能够利用所述储能组件的电能以对所述行进面进行清洁作业,
[0015]所述第二部分形成有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二收纳腔在所述伸出部形成有开口,在所述伸出部伸入所述第一收纳腔的状态下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清洁组件开放。
[0016]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储能组件电性导通,在所述控制组件的控制下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利用所述储能组件供给的电能驱动所述自主移动设备移动。
[0017]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如下的充电桩,所述充电桩设置有与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的充电片匹配的供电触片,在所述自主移动设备相对于所述充电桩处于预定位置的状态下,每个所述供电触片抵靠一个所述充电片,使得所述供电触片与所述充电片电性导通。
[0018]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充电桩具有组装在一起的本体和基板,所述本体载置于所述基板且相对于所述基板立起,
[0019]所述供电触片设置于所述基板且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隆起,在所述自主移动设备处于所述预定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基板和所述供电触片位于所述行进面和所述充电片之间。
[0020]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充电桩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将所述自主移动设备引导并限位于所述预定位置。
[0021]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与所述自主移动设备的第一部分的底面形成的凸起配合,用于引导所述自主移动设备且将所述自主移动设备限位于所述预定位置;
[0022]或者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引导凸起,所述引导凸起与所述自主移动设备的第一部分的底面形成的凹槽配合,用于引导所述自主移动设备且将所述自主移动设备限位于所述预定位置。
[0023]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彼此间隔开的限位凸起,各所述限位凸起形成有面向所述自主移动设备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自主移动设备的外周面的轮廓匹配,用于将所述自主移动设备限位于所述预定位置。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主移动设备及与其配合的充电桩。该自主移动设备包括设置有储能组件的第一部分(例如主体部)以及能够拆卸地组装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例如尘盒),第二部分的底部设置有充电片。在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充电片与储能组件能够受控地电性导通。这样,用于充电的充电结构的主要部分不必占用主体部的空间,而将充电结构的主要部分设置在具有附加功能的附加部分,由此减小甚至消除由于主体部空间不足以设置充电结构对自主移动设备的整体结构设计造成的不良影响。充电桩设置有与充电片对应的供电触片,当供电触片与充电片处于抵靠状态时充电桩能够经由充电片和充电结构顺利向储能组件充电,从而有利于自主移动设
备与充电桩实现电性导通。
附图说明
[0025]图1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自主移动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1B是示出了图1A中的自主移动设备的仰视示意图。
[0027]图1C是示出了图1A中的自主移动设备的第一部分(主体部)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1D是示出了图1A中的自主移动设备的第二部分(尘盒)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充电桩的立体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AM—自主移动设备;
[0032]1—第一部分(主体);1s—第一交界面;1p—第一接口;1h—第一收纳腔;11—清洁组件;12—驱动组件;121—万向轮;122—驱动轮;13—导轨;
[0033]2—第二部分(尘盒);2s—第二交界面;2p1—第二接口;2p2—第一吸尘对接口;2p3—开口;2h—第二收纳腔;21—基体;22—伸出部;23—充电片;
[0034]CP—充电桩;
[0035]3—本体;3p—第二吸尘对接口;
[0036]4—基板;4c—引导槽;41—供电触片;42—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对照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移动设备,其能够在行进面上自主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主移动设备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设置有储能组件;以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能够拆卸地组装在一起,所述第二部分具有面向所述行进面且与所述行进面间隔开的底面,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底面上设置有充电片,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充电片与所述储能组件能够电性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部分相接触的第一交界面,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交界面上设置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储能组件受控地电性导通,所述第二部分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部分相接触的第二交界面,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交界面上设置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充电片始终电性导通,在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下,所述第一交界面与所述第二交界面抵靠,且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插接在一起以实现电性导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形成有第一收纳腔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收纳腔相连接的导轨,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基体和从所述基体朝向所述第一部分伸出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能够在所述导轨的引导下伸入所述第一收纳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还设置有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与所述储能组件电性导通,所述清洁组件能够利用所述储能组件的电能以对所述行进面进行清洁作业,所述第二部分形成有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二收纳腔在所述伸出部形成有开口,在所述伸出部伸入所述第一收纳腔的状态下所述开口朝向所述清洁组件开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主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茗邢兴国高家旺
申请(专利权)人:速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