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283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包括箱壳、底座和除菌组件,箱壳内设有水流通道,底座安装于箱壳底部,除菌组件设于底座上,且除菌组件位于水流通道下方;除菌组件包括UV灯珠、抗UV橡胶件和石英玻璃件,石英玻璃件安装于抗UV橡胶件中,UV灯珠位于石英玻璃下方,抗UV橡胶件覆盖UV灯珠的照射范围,抗UV橡胶件中设有与水流通道连通的除菌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除菌组件中的抗UV橡胶件形成密封式的除菌通道,并且覆盖UV灯珠的照射范围,阻挡UV灯珠的紫外线外露,避免照射到人体和装置上的其他配件,减少装置上其他配件对抗UV材料的需求,在保障产品相关配件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GUV紫外线杀菌家电(如加湿器、净化器等小型家用电器)中,其塑胶配件在应对紫外线照射所导致的老化加速、碎化等问题上,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将这些塑胶配件采用抗UV材料制作,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但在实际生产中,抗UV材料的成本通常要比普通塑胶配件高出许多,这就容易导致家电产品因成本过高而无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0003]此外,在这类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紫外线容易照射到人体而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皮肤、眼睛被射伤等现象出现,针对该问题,目前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对装置中的紫外线灯采用独立的通断电开关进行控制,在人体靠近时关闭紫外线灯,以避免紫外线照射到人体,但这种方式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通断电开关容易存在失效风险和关闭延时等问题,该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紫外线照射到人体的问题;(2)紫外灯关闭后,对装置内部也就起不到杀菌作用,其整体杀菌效率低,无法解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该装置可有效减少抗UV材料的使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除菌效率,也避免了装置使用过程中紫外线照射人体的现象发生。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包括箱壳、底座和除菌组件,箱壳内设有水流通道,底座安装于箱壳底部,除菌组件设于底座上,且除菌组件位于水流通道下方;除菌组件包括UV灯珠、抗UV橡胶件和石英玻璃件,石英玻璃件安装于抗UV橡胶件中,UV灯珠位于石英玻璃下方,抗UV橡胶件覆盖UV灯珠的照射范围,抗UV橡胶件中设有与水流通道连通的除菌通道。其中,抗UV橡胶件为密封硅胶件,一方面可起到密封作用,使水流通道和除菌通道连通形成一体单向式的连续通道,另一方面可覆盖UV灯珠的照射范围,阻挡UV灯珠的紫外线外露,避免照射到人体和装置上的其他配件,减少装置上其他配件对抗UV材料的需求。
[0006]所述UV灯珠通过安装板安装于底座上。
[0007]所述抗UV橡胶件的底部还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底部设于安装板上,固定座中部设有通孔,UV灯珠嵌入通孔中,固定座上部呈盘状结构,抗UV橡胶件整体安装于盘状结构中。该结构中,通孔从盘状结构的中部通至固定座底部,UV灯珠置于通孔中,UV灯珠发射出的紫外线射入抗UV橡胶件中,透过石英玻璃件后进入除菌通道中。
[0008]所述抗UV橡胶件包括橡胶件本体和覆盖部,橡胶件本体呈中空的柱状结构,石英玻璃件嵌入安装于柱状结构的径向截面中,覆盖部横置于橡胶件本体顶部,覆盖部下方与石英玻璃件之间形成除菌通道,覆盖部下方覆盖的区域为UV灯珠的照射范围。
[0009]所述UV灯珠的光射角度为60
°
。经试验,选择光射角度为60
°
的UV灯珠,可较好地将
其照射范围控制在抗UV橡胶件覆盖的范围内,避免紫外线从下述进水孔、出水孔等位置逃离。
[0010]所述箱壳内设有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上部腔体中形成水流通道,除菌组件设于下部腔体中。
[0011]所述箱壳内,上部腔体中设有隔板,隔板将上部腔体分隔成进水部和出水部,进水部的底部设有进水孔,进水部的一侧设有装置进水口,出水部的底部设有出水孔,出水部的一侧设有装置出水口,进水部通过进水孔与除菌组件中的除菌通道连通,出水部通过出水孔与除菌组件中的除菌通道连通。
[0012]所述箱壳的顶部还设有顶盖,顶盖与箱壳的相接处还设有密封圈。
[0013]上述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使用时,其原理是:箱壳一侧的装置进水口可外接进水管或进水装置,箱壳另一侧的装置出水口可外接出水装置或直接作为加湿器等装置的喷雾出口;水流从装置进水口进入箱壳内的进水部后,从进水部底面的进水孔处进入除菌组件中的除菌通道,在除菌通道中流动的过程中,UV灯珠发射的紫外线透过石英玻璃件后,在其照射范围内对除菌通道中的流水进行除菌处理,进过处理后的水流从出水部底面的出水孔处进入出水部中,最后由装置出水口处送出使用。在除菌过程中,由于UV灯珠的光射角度为60
°
,其杀菌区域可较好地控制在抗UV橡胶件(尤其是其覆盖部)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完全遮挡住直射的紫外线,避免紫外线从进水孔、出水孔处逃离而照射到顶盖和箱壳上,如此使得两者可以避免抗UV材料的使用,同时,由于水流通道和除菌通道连通形成了集中单向的过水方式,所以可以显著的提高除菌效率,改善除菌效果。
[001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通过设置主要由UV灯珠、抗UV橡胶件和石英玻璃件组成的除菌组件,利用抗UV橡胶件形成密封式的除菌通道,并且覆盖UV灯珠的照射范围,阻挡UV灯珠的紫外线外露,避免照射到人体和装置上的其他配件,减少装置上其他配件(如顶盖、箱壳等)对抗UV材料的需求,在保障产品相关配件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0016]本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在使用时可有效防止紫外线外射,有效提高产品使用时的安全性,可更好地改善消费者体验。
[0017]本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中,UV灯珠呈沉浸式结构安装于装置的底座上,除菌通道和箱壳中的水流通道在其上方形成一体单向式的过水方式,集中水流,有效提高除菌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各组成部件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上述各图中,各附图标记所示部件如下:1为箱壳,2为底座,3为UV灯珠,4为抗UV橡胶件,4

1为橡胶件本体,4

2为覆盖部,5为石英玻璃胶,6为安装板,7为固定座,8为通孔,9为除菌通道,10为隔板,11为进水部,12为出水部,13为进水孔,14为装置进水口,15为出水孔,16为装置出水口,17为顶盖,18为密封圈,19为按键,20为开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2]实施例
[0023]本实施例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如图1或图2所示,包括箱壳1、底座2和除菌组件,箱壳内设有水流通道,底座安装于箱壳底部,除菌组件设于底座上,且除菌组件位于水流通道下方。
[0024]其中,除菌组件主要包括UV灯珠3、抗UV橡胶件4和石英玻璃件5,UV灯珠通过安装板6安装于底座上,抗UV橡胶件的底部还设有固定座7,石英玻璃件安装于抗UV橡胶件中,UV灯珠位于石英玻璃下方,固定座底部设于安装板上,固定座中部设有通孔8,UV灯珠嵌入通孔中,固定座上部呈盘状结构(如图2所示),抗UV橡胶件整体安装于盘状结构中,抗UV橡胶件覆盖UV灯珠的照射范围,抗UV橡胶件中设有与水流通道连通的除菌通道9。其中,固定座上的通孔从盘状结构的中部通至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壳、底座和除菌组件,箱壳内设有水流通道,底座安装于箱壳底部,除菌组件设于底座上,且除菌组件位于水流通道下方;除菌组件包括UV灯珠、抗UV橡胶件和石英玻璃件,石英玻璃件安装于抗UV橡胶件中,UV灯珠位于石英玻璃下方,抗UV橡胶件覆盖UV灯珠的照射范围,抗UV橡胶件中设有与水流通道连通的除菌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V灯珠通过安装板安装于底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UV橡胶件的底部还设有固定座,固定座底部设于安装板上,固定座中部设有通孔,UV灯珠嵌入通孔中,固定座上部呈盘状结构,抗UV橡胶件整体安装于盘状结构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沉浸式紫外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UV橡胶件包括橡胶件本体和覆盖部,橡胶件本体呈中空的柱状结构,石英玻璃件嵌入安装于柱状结构的径向截面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辉朱真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呼博仕智能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